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伟志

作品数:15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马鞍山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病理
  • 6篇乳腺
  • 5篇临床病理
  • 4篇细胞
  • 4篇腺癌
  • 4篇临床病理分析
  • 4篇病理分析
  • 3篇乳头
  • 3篇乳头状
  • 3篇乳腺癌
  • 3篇肿瘤
  • 3篇免疫
  • 3篇浸润性
  • 2篇导管
  • 2篇预后
  • 2篇乳腺浸润
  • 2篇乳腺浸润性
  • 2篇上皮
  • 2篇免疫组化
  • 2篇MRI

机构

  • 6篇马鞍山市中心...
  • 4篇马钢集团控股...
  • 4篇安徽省马鞍山...
  • 3篇苏州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马鞍山市人民...
  • 1篇淮安市肿瘤医...
  • 1篇安徽省马鞍山...
  • 1篇绍兴市柯桥区...

作者

  • 14篇赵伟志
  • 3篇马岩
  • 3篇叶晓霞
  • 3篇胡春洪
  • 3篇陈传新
  • 2篇石岚
  • 2篇叶晓霞
  • 1篇陈家祥
  • 1篇尹玉
  • 1篇季洪爱
  • 1篇祁正茂
  • 1篇张超
  • 1篇郑奇传
  • 1篇杨小兵
  • 1篇赵薇
  • 1篇周晓军
  • 1篇房纪武
  • 1篇焦俊霞
  • 1篇朱默
  • 1篇杨洪

传媒

  • 2篇诊断病理学杂...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世界肿瘤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右上唇皮肤混合瘤一例被引量:1
2011年
皮肤混合瘤又称黏液性汗腺瘤或软骨样汗管瘤.临床少见,有报道皮肤混合瘤在上皮性肿瘤中占0.010%~0.098%。作者在临床工作中收治1例右上唇皮肤混合瘤,报道如下。
杨洪汪芳赵伟志石岚
关键词:皮肤混合瘤上唇上皮性肿瘤汗腺瘤黏液性
肝胰肿瘤264例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
2003年
目的 对比分析细针吸取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对肝细胞癌及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在B超引导下进行定位穿刺 ,应用细胞学和组织学方法观察了 2 6 4例临床怀疑肝、胰占位性病变患者的针吸标本。结果 本组恶性肿瘤 114例 ,良性病变 15 0例。肝、胰恶性肿瘤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为 89 5 % (10 2 /114 ) ,其中肝恶性肿瘤诊断正确率为 90 1% (82 /91) ;胰恶性肿瘤诊断正确率为 86 7% (13/15 )。结论 肝、胰恶性肿瘤的细胞学和组织学联合检查对提高诊断的阳性率及肿瘤准确分型有重要意义。
季洪爱吉耘赵伟志周晓军祁正茂
关键词: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组织学诊断
肾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5岁,因体检B型超声发现左肾占位2天于2010年10月25日就诊马鞍山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门诊,于当天入院。患者无腰腹部肿块,无疼痛及血尿症状。
邵恩明尹玉张超赵伟志郑奇传
关键词: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超声检查免疫组织化学病例报告
成人型肺母细胞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成人型肺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2例成人型肺母细胞瘤进行临床、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观察。结果 2例均为男性,21岁及40岁,左、右肺各1例。镜下均为双相型,以具有胚胎特征的上皮和间叶组织构成。免疫组织化学示:上皮成分表达CK等;间叶成分表达Vimentin等。结论 成人型肺母细胞瘤是一恶性度极高的肿瘤。诊断上应注意与肺的癌肉瘤、肺腺癌及儿童型肺母细胞瘤等鉴别。
叶晓霞赵伟志
关键词:肺母细胞瘤病理
浸润性乳腺癌组织HER2与Ki67联合表达与蒽环类化疗药物的疗效及预后相关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HER2与Ki67的表达与蒽环类化疗药物疗效及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数据库预测HER2基因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Ki67的关联性分析;利用Nanostring n Counter技术检测53例浸润性乳腺癌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HER2的mRNA表达情况,并分析蒽环类化疗药物的疗效;收集2008—2012年浸润性乳腺癌的组织蜡块222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ER2与Ki67的蛋白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化疗疗效及预后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GEPIA数据库分析显示HER2 mRNA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Ki67的表达具有相关性;Nanostring nCounter技术检测53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HER2 mRNA的表达水平,阳性16/53(30.19%),阴性为37/53(69.81%),HER2阳性患者中3例化疗有效(18.80%),13例无效(81.20%),HER2阴性患者中19例(51.35%)有效,18例(48.65%)无效;222例浸润性乳腺癌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显示,HER2^(-)/Ki67^(+)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有较好的化疗疗效和预后。结论:HER2阴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中,Ki67高表达预示有较好的化疗疗效,HER2^(-)/Ki67^(+)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预示有较好的生存期。
赵伟志赵薇赵薇杨小兵
关键词:浸润性乳腺癌KI67化疗疗效预后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2005年
目的 了解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石蜡切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采用SP法。结果 5例均为女性,年龄9-26(平均17)岁,手术后均无复发。肿瘤较大,平均直径9.9cm,有包膜,由实性与囊性坏死区混合组成。组织学上,瘤细胞大小形态较一致,核圆形或卵圆形,核异型不明显,核分裂相偶见,以肿瘤细胞围绕血管排列成假乳头为其特征,瘤细胞退变、出血、泡沫细胞和胆固醇裂隙常见。免疫组化:肿瘤细胞阳性表达α1—AT4例,α1—ACT3例,Vimentin 3例,NSE、CK8、S100、PR均1例;ER、insulin均阴性。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多发生于年轻女性,具有良性临床病程和较高的手术治愈率。
叶晓霞石岚赵伟志房纪武
关键词: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比较磁共振对绝经前后女性致密型乳腺中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通过比较绝经前后女性致密型乳腺中乳腺癌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探讨MRI对绝经前后女性致密型乳腺中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318例符合要求的女性病例资料,由2名有经验的影像诊断医生依据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2003版)标准进行盲法评判、分析。结果:318例中绝经前患者189例(59.43%),绝经后129例(40.57%);其中绝经前致密型乳腺96例(恶性54例,良性42例),绝经后致密型乳腺83例(恶性56例,良性27例)。绝经前不同乳腺类型中乳腺病变的良性与恶性所占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9);而绝经后女性乳腺癌更常见于致密型乳腺(r=0.356,P〈0.001)。MRI对绝经前、后致密性乳腺中乳腺癌的诊断准确度分别为75.93%和92.86%,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31,P=0.014)。结论:绝经后女性乳腺癌更常见于致密型乳腺;MRI可以作为绝经后致密型乳腺人群乳腺癌的有效筛查方法。
陈传新胡春洪朱默马岩赵伟志
关键词:乳腺癌病理学乳腺X线摄影术
乳腺癌组织中VEGF-C、flt-4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2
2004年
叶晓霞赵伟志石岚汤代军闫东霞
关键词:FLT-4乳腺癌组织淋巴结转移VEGF-C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特异性
乳头状甲状腺癌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探讨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CT表现与病理学特点,以提高CT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PTC的CT资料,并与其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3例为实性,3例为囊实性,肿瘤最大长径为0.75-4.6cm,平均3.3cm。在平扫及增强中,瘤灶密度均低于正常甲状腺组织。6例(37.5%,6/16)病灶内分布颗粒状钙化。13例(81.2%,13/16)显示瘤体边缘模糊及瘤周甲状腺连续性中断。3例(18.8%,3/16)边界清晰,病理为PTC滤泡亚型。4例较小瘤灶(微小癌)强化程度明显低于较大者。结论 PTC具有一定的CT特异征象,结合临床特点及病灶内钙化灶的形态与分布有帮于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陈传新胡春洪马岩赵伟志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性甲状腺肿乳头状甲状腺癌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胃肠道神经鞘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神经鞘瘤(GSs)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方法对4例GSs患者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免疫表型进行观察,结合文献进行讨论分析。结果 4例患者,平均年龄(61.3±9.9)岁,女3例,男1例。患者无特殊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像学瘤体表现为界清的稍低密度均质实体灶。大体观察肿瘤无包膜,界清,切面呈实性,有光泽感。镜下瘤组织外围均有丰富的淋巴细胞增生形成的淋巴细胞套,梭形瘤细胞呈交叉束状排列,局部区域细胞核呈不显著的栅栏状,局灶可有显著的核异型性,但核分裂罕见。肿瘤边缘局灶区域可见瘤细胞分隔、包裹胃壁平滑肌现象。免疫组化显示4例瘤细胞S-100、Vimentin呈弥漫强阳性,2例GFAP片灶性阳性,Ki-67阳性指数<3%,Desmin、CD34、CD117、DOG-1均为阴性。术后随访均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 GSs是胃肠道罕见的间叶源性良性肿瘤,掌握其相对特征性病理学形态结合S-100、CD117、CD34、DOG-1等标记物检测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赵伟志叶晓霞
关键词:免疫组化临床病理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