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辉
- 作品数:8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治疗途径个体化探讨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途径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1年3月至2012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自愿行介入治疗的PDA患者18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经不同途径行介入封堵术,经胸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术后24~48 h的封堵结果及随访1~ 12个月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本研究封堵技术成功率为97.8% (178/182),经常规途径封堵技术成功率为97.9% (143/146);经动静脉轨道途径封堵技术成功率为100% (22/22);经单静脉途径封堵的患者均为婴幼儿,技术成功率为92.9% (13/14).封堵成功患者术后24~48 h及1~ 12个月均无主要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封堵PDA疗效可靠、安全,但应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酌情选择介入途径封堵.
- 吴志勇关瑞锦蒋辉陈斌卢荔红
-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国产封堵器
- 成年巨大房间隔缺损封堵治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评价成年巨大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介入封堵治疗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监视下经导管置入国产封堵器治疗成年巨大继发孔型ASD47例,TTE检查评价术后48~72h、随访1~12个月封堵情况、肺动脉收缩压(SPAP)、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DD)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7例ASD患者缺损为(33.6±2.7)mm,植入国产封堵器46个,除1个封堵器直径为10mm外,其他封堵器直径为34~48mm。心导管检测术中SPAP从(50.2±10.8)mmHg降至术后(41.1±9.3)mmHg(P〈0.05)。其手术成功率为93.6%(44/47),并发症发生率为12.8%(6/47)。TTE示术后即刻、术后48~72h、随访(6.0士2.3)个月时存在少至中量残余分流分别为7例(15.6%)、5例(11.4%)、4例(9.3%)。与术前比较,术后SPAP降低,RVDD缩小。随访(6.0±2.3)月,所有封堵成功患者均未发现新的心律失常、血栓栓塞、房室瓣功能障碍、封堵器移位和脱落。结论合理选择适应证,熟练掌握操作技巧,成年巨大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是安全可行、有效,并发症低,近期疗效满意。
- 吴志勇关瑞锦蒋辉卢荔红陈斌陈海峰陈明光浦晓东陈威
-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心脏导管插入术国产封堵器
- 应用小直径旋磨头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的疗效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应用小直径旋磨头行冠状动脉(冠脉)斑块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治疗冠脉重度钙化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4月收治12例冠脉重度钙化病变患者,行冠脉斑块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分析冠脉斑块旋磨特征、血管造影成功率、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随访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的发生率。结果 12例患者16处病变均成功行冠脉斑块旋磨术并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均为C型严重钙化病变,旋磨术后冠脉狭窄程度由术前的82.7%±7.6%降到术后的35.2%±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22枚药物洗脱支架。血管造影成功率为100%(16/16)。使用的旋磨头直径与血管直径比值为0.50±0.02,其中93.8%(15/16)病变旋磨头直径≤1.50 mm。手术成功率为91.7%(11/12)。术中1例(8.3%)出现慢血流、围手术期心肌梗死。术中未发生急性血管闭塞、冠脉穿孔、夹层、死亡及急诊冠脉旁路移植术病例。所有患者随访(7.1±2.5)个月,无再发心绞痛,未见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应用小直径旋磨头行冠脉斑块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治疗冠脉严重钙化病变安全、有效,近期疗效满意。
- 吴志勇关瑞锦陈诗泉蒋辉林锋郭延松陈斌卢荔红陈海峰陈威陈明光
- 关键词:钙质沉着症旋磨术
- 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效果评价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评价经导管置人国产封堵器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2年11月至2012年6月我院在经胸超声心动图监视下经导管置入国产封堵器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278例,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术后48 ~72 h、随访1~12个月封堵情况与肺动脉压、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合并畸形者同期进行介入治疗.结果 278例房间隔缺损患者缺损最大直径为5.5 ~41.0 mm,平均(21.5 ±6.7) mm;植入国产封堵器278个,封堵器直径6.0~48.0 mm,平均(26.3±7.2) mm;包括细腰型4例,带孔封堵器6例,双封堵器12例.其技术成功率95.7% (266/278),其手术成功率95.3%(265/278).术中心导管监测肺动脑收缩压从封堵前(37.7±8.6) mmHg降至封堵术后即刻(31.5±5.8) mmHg(t=4.403,P<0.001).严重并发症总发生率约2.5%(7/278),包括封堵器脱载1例,封堵器释放后移位2例,术后封堵器脱落1例,封堵器血栓形成1例,少量心包积液1例,死亡1例.其他并发症总发生率4.0%(11/278),包括一过性下壁导联ST段抬高5例,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4例,右股动静脉瘘1例.经胸超声心动图示少量至中量残余分流:术后即刻22例,术后48~72 h 10例,随访1~12个月7例.术前、术后48~72 h,随访1~ 12个月,肺动脉压与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分别为(41.5 ±16.3)、(36.4±11.2)、(29.5±9.3)mmHg与(37.3 ±8.7)、(34.1±6.8)、(30.3 ±7.2) mm,术后肺动脉收缩压显著降低,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缩小(F值分别为30.387、28.223,P均<0.001).随访1~12个月,所有封堵成功患者均未发现新的心律失常、血栓栓塞、溶血、房室瓣功能障碍、封堵器移位和脱落.结论 经导管置入国产封堵器治疗继发孔型ASD有效可行,近期疗效安全可靠,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作为大多数继发孔型ASD首选治疗方法.
- 吴志勇关瑞锦蒋辉卢荔红陈斌陈海峰陈明光浦晓东陈威
-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心脏导管插入术国产封堵器
- 先天性心脏病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介入封堵联合伐地那非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CHD)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PAH)介入封堵联合盐酸伐地那非综合治疗的应用。方法:术前、后常规给予29例患者口服盐酸伐地那非治疗,对有介入封堵适应证的患者置入封堵器进行试验性封堵测压,若肺动脉压降低幅度为原来压力的20%或下降30mmHg(1mmHg=0.133kPa)以上后进行永久封堵,术后继续采用超声多普勒心动图随访患者肺动脉收缩压(SPAP)、肺循环、体循环收缩压比值(Pp/Ps)、右室大小(RV)、左室射血分数(LVEF)12个月。结果:本组29例患者经术前、后常规予盐酸伐地那非治疗后,27例行介入试验性封堵测压,随后有25例肺动脉压降低幅度为原来压力的20%或下降30mmHg以上。对这25例患者进行永久封堵,且5例使用带孔封堵器,随访12个月,除1例死亡外,其余心功能恢复Ⅰ级以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均恢复在0.95以上、SPAP、Pp/Ps、LVEF、RV均有显著改善(均P<0.05)。4例无法封堵的患者除1例转心外科手术后死亡外,其余心功能由Ⅳ级恢复到Ⅲ级、SaO2在0.90以上、动脉血氧分压>60mmHg。结论:介入试验性封堵联合盐酸伐地那非综合治疗微创、简便、安全、可靠,给CHD并发重度PAH的患者带来根治的希望。
- 卢荔红关瑞锦吴志勇陈斌陈新敬蒋辉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重度肺动脉高压介入封堵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介入治疗效果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I)径向及圆周应变量化评价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左室心肌室壁运动功能变化,同时评价PCI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35例CTO患者,应用常规二维心动图检测PCI治疗术前、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室壁运动指数(WMSI);STI检测术前、术后左室基底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部水平收缩期峰值径向(RS)及圆周应变(CS)。结果 (1)PCI治疗后CTO患者LVEF由治疗前(48.7%±6.90%)显著提高至(55.3%±7.31%)(P<0.05);左室WMSI由治疗前(1.52±0.17)显著降低至(1.33±0.25)(P<0.05);(2)PCI治疗后CTO患者基底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部分室壁节段RS及CS与术前比较显著升高(P<0.05);运动减弱和运动消失节段RS和CS及运动正常节段RS与术前比较显著升高(P<0.05)。结论 STI技术能够准确定量评价CTO患者PCI治疗后左室心肌室壁运动功能,同时血管介入重建治疗可改善CTO患者左室心肌运动及功能。
- 卢荔红叶振盛郭薇陈斌陈威蒋辉
-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冠状血管心肌心肌收缩
- 瑞舒伐他汀对野百合碱诱导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干预及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干预野百合碱诱导大鼠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和野百合碱组(n=40),正常对照组予皮下注射生理盐水,野百合碱组一次性皮下注射1%野百合碱50mg/kg,4周后再随机分为肺动脉高压组(n=16)、瑞舒伐他汀低剂量组[2mg/(kg·d),n=12]、瑞舒伐他汀高剂量组[10mg/(kg·d),n=12],瑞舒伐他汀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于野百合碱注射第4周末起每日给予瑞舒伐他汀灌胃,正常对照组、肺动脉高压组仅予生理盐水灌胃,干预4周。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各组干预结束后测量平均右心室压力(mRVP)、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和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HE染色观察肺小动脉管壁厚度与血管外径之比(WT%)和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Western blot法检测骨形成蛋白Ⅱ型受体(BMPR-Ⅱ)、Smad4蛋白在肺动脉中的表达水平。结果瑞舒伐他汀能降低mRVP[瑞舒伐他汀低剂量组(24.58±1.38)、瑞舒伐他汀高剂量组(21.56±3.05)比肺动脉高压组(35.28±2.81)mmHg,均P<0.05],降低mPAP[瑞舒伐他汀低剂量组(30.26±1.57)、瑞舒伐他汀高剂量组(27.88±2.17)比肺动脉高压组(41.23±2.63)mmHg,均P<0.05],减轻肺小动脉管壁厚度(P<0.01)、右心室肥厚程度(均P<0.05),上调肺动脉BMPR-Ⅱ和Smad4蛋白的表达(均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缓解已经形成的肺动脉高压,减轻右心室肥厚,可能是通过上调BMPR-Ⅱ、Smad4蛋白的表达来实现的。
- 翁金日关瑞锦蒋辉许锋吴志勇陈金灶
-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瑞舒伐他汀SMAD4
- 复合先天性心脏病同期介入治疗临床评价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经导管同期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治疗策略和疗效.方法 2006年11月至2013年9月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共17例.先天性心脏病的复合畸形为室间隔缺损(VSD)并发房间隔缺损(ASD)7例,ASD并发动脉导管未闭(PDA)3例,ASD并发肺动脉瓣狭窄(PS)2例,VSD并发PDA 5例.介入治疗的顺序依次为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PBPV)、VSD封堵术、PDA封堵术,最后行ASD封堵术.术后48 h,1~6个月随访检查心电图、X线胸片和超声心动图.结果 17例复合畸形均一次性治疗成功,手术成功率100%.并发症发生率5.9% (1/17),1例VSD并ASD术后发生残余分流伴溶血经治疗后停止,余随访无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 严格掌握适应证,术中采取适当的治疗策略,操作规范,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的同期介入治疗安全可行、有效,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 吴志勇关瑞锦蒋辉卢荔红陈斌陈海峰陈明光浦晓东陈威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导管插入术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