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东明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免疫
  • 1篇电镜
  • 1篇电镜观察
  • 1篇染色
  • 1篇组织病理变化
  • 1篇屋尘螨
  • 1篇哮喘
  • 1篇哮喘模型
  • 1篇免疫染色
  • 1篇免疫治疗
  • 1篇抗原定位
  • 1篇蛔虫
  • 1篇蛔虫性
  • 1篇肺组织
  • 1篇肺组织病理
  • 1篇肺组织病理变...
  • 1篇P1
  • 1篇HE染色
  • 1篇变应原
  • 1篇病理变化

机构

  • 2篇深圳大学
  • 1篇江西医学院
  • 1篇深圳市微生物...

作者

  • 2篇苏东明
  • 2篇刘志刚
  • 1篇严涛
  • 1篇包莹
  • 1篇付仁龙
  • 1篇李盟
  • 1篇罗时文
  • 1篇方勇

传媒

  • 1篇昆虫学报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蛔虫性哮喘免疫治疗肺组织病理变化的动态观察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为了观察人蛔虫变应原免疫治疗哮喘豚鼠后肺组织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 ,以及探讨蛔虫变应原致喘机理。方法 用人蛔虫变应原激发豚鼠哮喘后 1、2 4和 72h ,电镜观察不同实验组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阴性对照组和佐剂对照组豚鼠在激发后 1h、2 4h、72h肺泡间质无明显炎性细胞浸润 ,气血屏障结构完整、清晰。I型、II型肺泡上皮细胞结构正常。而阳性激发组豚鼠肺组织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纤毛脱落或缺失 ,分泌物增多 ;并对肺泡上皮细胞、气血屏障造成严重的损伤 ,使细胞器出现空泡、肿胀或呈碎裂状改变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减少。结论 用蛔虫变应原诱发豚鼠哮喘后 ,使得大量炎性细胞渗出、浸润 ,对气道上皮形成炎性损伤 ,进一步引起肺功能降低。
刘志刚方勇苏东明罗时文严涛
关键词:哮喘模型电镜观察
屋尘螨Ⅰ类变应原Der p1的体内定位被引量:11
2005年
对过敏性疾病主要过敏原屋尘螨Dermatophagoides pteronyssinusⅠ类变应原(Der p1)进行了抗原定位研究。选用经表达和纯化的Der p1抗原蛋白,按常规方法免疫小鼠,分离血清获抗重组Der p1的抗体(Ⅰ抗),用抗鼠IgG荧光抗体为Ⅱ抗,屋尘螨经石蜡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对其特异性变应原的定位进行观察。HE染色显示屋尘螨消化系统占据大部分体腔。组织免疫荧光发现屋尘螨Ⅰ类变应原主要定位于螨的中肠组织及肠内容物,而螨的生殖系统、排泄系统等脏器以及几丁质甲壳均呈阴性反应。据此认为屋尘螨Ⅰ类变应原存在于螨的肠内容物和中肠组织中。
刘志刚李盟包莹付仁龙苏东明
关键词:屋尘螨P1抗原定位HE染色免疫染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