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关节
  • 3篇韧带
  • 3篇踝关节
  • 3篇骨折
  • 2篇手术
  • 2篇踝关节骨折
  • 2篇关节骨折
  • 2篇关节镜
  • 1篇折手
  • 1篇韧带损伤
  • 1篇三角韧带
  • 1篇三角韧带损伤
  • 1篇生物力学
  • 1篇手术治疗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切口
  • 1篇前交叉韧带
  • 1篇切口
  • 1篇踝关节不稳
  • 1篇膝关节

机构

  • 6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6篇胡力
  • 4篇童新延
  • 4篇苏应军
  • 3篇叶英文
  • 2篇黄黎
  • 2篇苏尚贤
  • 1篇毕兴林
  • 1篇阎丽
  • 1篇谢海莲
  • 1篇李景新

传媒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关节镜下成形全内缝合术在半月板损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综合分析关节镜下成形全内缝合术在半月板损伤中的应用效果,为治疗半月板损伤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在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半月板损伤患者临床资料79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关节镜下接受成形全内缝合术的治疗方法.术后随访10个月,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半月板损伤患者在接受关节镜下成形全内缝合术前后的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IKDC评分以及术后膝关节的优良率等参数指标.结果:(1)膝关节活动度:关节镜下成形全内缝合术前,79例半月板损伤患者的活动度为(120±10)°;关节镜下成形全内缝合术后,79例半月板损伤患者的活动度为(134±8)°;(2)Lysholm膝关节评分:关节镜下成形全内缝合术前,79例半月板损伤患者的膝关节评分为50±8分;关节镜下成形全内缝合术后,79例半月板损伤患者的膝关节评分为84±3分;(3)IKDC评分:关节镜下成形全内缝合术前,79例半月板损伤患者的IKDC评分为66±6分;关节镜下成形全内缝合术后,79例半月板损伤患者的IKDC评分为87±7分;(4)术后膝关节的优良率88.61%(70/79).关节镜下成形全内缝合术前后的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IKDC评分等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成形全内缝合术在半月板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IKDC评分和术后优良率等.
苏尚贤毕兴林叶英文童新延胡力
关键词:半月板损伤
踝关节骨折合并Wagstaffe损伤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合并Wagstaffe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03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1108例,其中合并Wagstaffe损伤患者60例,所有患者进行外踝前方进行骨折复位并固定,分析患者Wagstaffe骨折解剖情况,采用螺钉和丝线进行修补治疗,观察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均恢复到伤前活动水平,X线检查显示患者踝部骨折愈合完好,同时无创伤性关节炎并发,其关节功能评分在82∽98分,其优良率为87.5%。结论:Wagstaffe骨折在踝关节骨折中易被忽略,在旋后-外旋类踝关节骨折中多见,对其进行准确复位和固定能够稳固其恢复胫腓骨的对位和稳定性。
苏应军胡力童新延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骨折手术
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应用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采用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51例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对断骨实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而损伤三角韧带则行切开探查修复来恢复踝关节内结构的稳定。手术后进行X线检查,并根据美国骨科足踝协会(AOFAS)制定的踝-后足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来评定手术前后踝-后足功能评分以及疼痛评分,了解疗效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在251例患者中,优为224例,良为20例,优良率为97.21%;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2.6±1.9)周。术后AOFAS评分与术前比较明显升高[(92.48±5.29)分vs(30.48±5.11)分],VAS评分与术前比较明显降低[(1.83±1.44)分vs(8.63±1.1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手术方案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的患者是临床中最佳的治疗方案,优良率高,术后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佳,疼痛得到大幅缓解。
苏应军童新延胡力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三角韧带损伤手术
以踝关节解剖结构及生物力学特征分析慢性踝关节不稳被引量:29
2015年
背景:长期慢性踝关节不稳可引起创伤性关节病及继发粘连关节囊炎,甚至成为永久性功能障碍。目的:分析踝关节的生物力学,明确慢性踝关节不稳的形成原因,探讨慢性踝关节不稳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方法:检索1990年1月至2014年12月Pub Med数据库和万方医学网,选取与慢性踝关节不稳有关解剖、生物力学、诊治等相关方面的综述及基础实验研究的文章。检索词:"慢性踝关节不稳,踝关节解剖,生物力学,治疗方法,研究进展"和"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Anatomy of ankle joint,Biomechanics,Therapy,Research"。经过筛选后纳入40篇文献,对踝关节解剖学结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机制及分级、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等内容的总结。结果与结论:慢性踝关节不稳的诊断方法包括踝关节内翻应力试验、踝关节前抽屉试验、超声检测、现代影像学检测;慢性踝关节不稳的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可分为非解剖学重建和受损韧带解剖修复。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应进行早期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应综合踝关节解剖结构、生物力学特征、发病原因、诊断结果等因素决定治疗方案。
苏应军童新延胡力
关键词:踝关节关节不稳定性解剖学踝关节不稳
关节镜下应用同种异体胫前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临床分析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对32例前交叉韧带(ACL)断裂在关节镜下应用同种异体胫前肌腱移植重建治疗,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所有病人术后无明显严重并发症以及病毒、细菌感染;其中1例术后切口渗液2周,经换药后愈合。
叶英文苏应军胡力黄黎阎丽李景新
关键词:膝关节损伤肌腱移植交叉韧带关节镜
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并发症临床分析
2012年
跟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骨折,多为高处坠落后跟骨受到直接暴力压缩所致,占跗骨骨折的60%-65%[1]。目前大多数骨科医师均认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具有对跟骨的长度、宽度、高度、角度、关节间塌陷进行针对性复位的优势,但其术后出现皮缘坏死、伤口裂开、感染、
叶英文苏尚贤谢海莲胡力黄黎
关键词:跟骨骨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