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申艳

作品数:28 被引量:531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机械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农业科学
  • 4篇机械工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5篇黑土
  • 14篇土壤
  • 13篇有机碳
  • 9篇东北黑土
  • 9篇团聚体
  • 8篇免耕
  • 6篇土壤有机
  • 5篇水稳性
  • 5篇水稳性团聚体
  • 5篇土壤有机碳
  • 5篇近红外
  • 5篇近红外光
  • 5篇近红外光谱
  • 5篇耕地
  • 5篇光谱
  • 5篇红外
  • 5篇红外光
  • 5篇红外光谱
  • 4篇坡耕地
  • 4篇耕作

机构

  • 28篇中国科学院
  • 2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8篇申艳
  • 28篇梁爱珍
  • 28篇张晓平
  • 15篇时秀焕
  • 14篇范如芹
  • 10篇方华军
  • 10篇李文凤
  • 3篇杨学明
  • 3篇陈学文
  • 2篇魏守才
  • 1篇贾淑霞
  • 1篇张学林
  • 1篇罗金明

传媒

  • 5篇土壤学报
  • 4篇土壤通报
  • 4篇农业系统科学...
  • 4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地理科学
  • 1篇核农学报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11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北黑土水稳性团聚体及其结合碳分布特征被引量:31
2008年
以东北黑土区32对自然和耕作黑土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两种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其结合碳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自然土壤0~30cm水稳性大团聚体(>0.25mm)质量分数及其结合碳均高于微团聚体;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大团聚体及其结合碳逐渐降低,而微团聚体(<0.25mm)及其结合碳显著增加(P<0.01).耕作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与自然土壤相反,与自然土壤相比,耕作土壤大团聚体数量及其结合碳急剧降低,且>1mm的大团聚体降低幅度远大于其他粒级团聚体.自然土壤大团聚体质量分数与土壤有机碳(SOC)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0.01),尤其是>1mm大团聚体;耕作土壤>1mm大团聚体质量分数与土壤总SOC相关不显著;自然与耕作土壤总SOC与各级团聚体结合碳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自然土壤相比,耕作土壤大团聚体结合碳明显降低,而微团聚体结合碳增加了37.1%,总SOC含量下降了29.5%,表明大团聚体在总SOC变化中起主要作用.水稳性大团聚体对管理措施响应迅速,可以作为评价农业管理措施转变对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影响的指标.
梁爱珍张晓平申艳李文凤杨学明
关键词:水稳性团聚体黑土
土壤CO_2排放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4
2010年
由于当今世界气候变暖问题日趋严重,CO2作为一种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较大的温室气体日益受到重视。影响土壤CO2排放的因素很多,本文介绍了土壤呼吸的概念、测量方法,就影响土壤CO2排放的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及人类活动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并针对未来应加强的土壤CO2排放研究因素方面进行了展望。
时秀焕张晓平梁爱珍申艳范如芹杨学明
关键词: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
免耕对黑土蚯蚓数量和土壤密度的影响被引量:18
2007年
以自2001年秋在吉林省德惠市中层黑土上进行的耕作定位试验小区为研究对象,对比免耕和常规耕作对东北黑土蚯蚓数量和土壤密度的影响。试验设计为裂区随机区组设计(免耕和常规秋翻两个处理),4个区组,种植作物为玉米和大豆。在玉米6叶期和8月末或9月初两次测定蚯蚓数量,土壤密度秋收后测定。采用SAS软件对2004~2006年的蚯蚓数量和土壤密度进行方差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耕作方式、作物类型和采样时间对蚯蚓数量的影响较大,均达显著差异(P<0.05)。免耕处理的蚯蚓数量是秋翻处理蚯蚓数量的2.4倍,种植大豆的蚯蚓数量是种植玉米蚯蚓数量的1.6倍,第1次的蚯蚓数量是第2次蚯蚓数量的1.9倍。耕作方式和作物类型对土壤密度没有显著影响。虽然免耕处理使5cm^10cm的土壤密度略有增加,但免耕的土壤密度与秋翻的土壤密度相比,并无显著差异。因此,同常规秋翻相比,免耕明显增加土壤中的蚯蚓数量,而且不会引起土壤的板结。图1,表3,参32。
李文凤张晓平梁爱珍申艳方华军杨学明
关键词:免耕黑土蚯蚓
光谱预处理及不同光谱区对黑土有机碳近红外光谱模型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申艳张晓平杨学明梁爱珍时秀焕范如芹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土壤有机碳偏最小二乘法
耕作及水蚀影响下坡耕地土壤有机碳动态模拟被引量:13
2006年
土壤侵蚀和沉积明显影响土壤有机碳(SOC)的积累与损耗,在以往土壤碳平衡模拟中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以典型黑土漫岗坡耕地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CENTURY模型模拟特定质地下自然黑土有机碳的积累过程,估算研究区黑土有机碳及各组分的背景值;对比研究侵蚀泥沙对SOC富集的影响,将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进行统计比较来验证模型;进而模拟侵蚀区开垦后SOC以及各组分随时间的变化,定量研究土壤侵蚀对SOC各组分损失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黑土有机碳的累积大致可分为初期的快速积累和后期缓慢积累两个阶段,前期慢性有机碳库的累积对SOC库的增加贡献最大,后期SOC累积主要由惰性有机碳缓慢累积来完成。达到平衡状态时,研究区黑土有机碳含量为7 240 g m-2,以慢性和惰性有机碳为主,约占总SOC的97.4%。考虑泥沙对SOC的富集作用,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更加吻合。自然黑土开垦后,微生物分解矿化作用是活性和慢性有机碳损失的主要途径,土壤侵蚀明显降低惰性有机碳含量,其贡献率随侵蚀速率的增加而增大。因研究区侵蚀不严重,土壤侵蚀对开垦以来的SOC库损耗贡献较小。
方华军杨学明张晓平梁爱珍申艳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黑土
免耕对东北黑土水稳性团聚体中有机碳分配的短期效应被引量:29
2009年
【目的】探讨免耕措施下黑土总有机碳和水稳性团聚体中有机碳分配的动态变化,以及免耕对团聚体结合碳和总有机碳之间相关关系的影响,为筛选出免耕对黑土结构和质量影响的评价指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在吉林省德惠市中层黑土上进行了5年田间定位试验的小区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免耕(NT)、秋翻(MP)和垄作(RT)3种耕作处理下耕层(0~30cm)黑土有机碳和团聚体结合碳的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5年的NT处理并没有增加耕层有机碳(SOC)平均含量,但显著增加了表层(0~5cm)的SOC含量,增加量为2001年的9.9%。NT试验前后,黑土总有机碳和>1000μm级团聚体结合碳变化趋势一致,总有机碳除在表层(0~5cm)变化显著外,其它土层变化均不明显,但>1000μm级团聚体结合碳各层均有显著变化,说明>1000μm级团聚体结合碳对耕作方式的响应较总有机碳更为敏感。相关分析表明,NT处理下黑土总有机碳与>1000μm级团聚体结合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黑土>1000μm级团聚体可以用于评价免耕对黑土结构和肥力的短期影响。
梁爱珍杨学明张晓平申艳时秀焕范如芹方华军
关键词:免耕土壤有机碳水稳性团聚体黑土
东北黑土区坡耕地表层土壤颗粒有机碳和团聚体结合碳的空间分布被引量:66
2006年
以东北黑土区典型漫岗坡耕地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侵蚀程度地形部位表层土壤不同粒级有机碳、水稳性团聚体及其结合碳含量,探讨土壤侵蚀和沉积作用对表层土壤有机碳(SOC)损失、迁移和累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侵蚀微弱的坡顶相比,严重侵蚀的坡肩部位表层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矿质结合碳(IOC)和团聚体结合碳含量分别减少23%、17.5%和8.7%,而土壤颗粒有机碳(POC)含量无明显差异。长期处于沉积状态的坡脚部位,表层土壤大团聚体、POC和大团聚体结合碳含量分别较坡顶低56.1%、47.9%和67%;而IOC和微团聚体结合碳分别较坡顶高10%和18.7%。研究结果反映了土壤侵蚀以及耕作倾向于破坏水稳性大团聚体,其内部包裹的轻质、细颗粒物质易被地表水流迁移流失,加上下层土壤的稀释作用,导致侵蚀部位SOC减少。轻质活性碳组分在迁移和累积过程中易被微生物利用分解,沉积区土壤以IOC和微团聚体碳为主,形成一个惰性碳汇。
方华军杨学明张晓平梁爱珍申艳
关键词:水稳性团聚体颗粒有机碳黑土
耕作方式对黑土团聚体含量及特征的影响被引量:52
2010年
【目的】研究保护性耕作对东北黑土团聚体粒级分布和稳定性的影响,为探索有利于东北黑土结构改善的耕作方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1年(耕作试验开始前)和2008年(耕作试验实施7年后)吉林省中层黑土为对象,分析探讨了免耕(NT)、秋翻(MP)和垄作(RT)处理0—30cm深度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干团聚体特征和土壤结构稳定性。【结果】与2001年相比,2008年各处理(RT、MP、NT)>1mm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在0—5cm表层中均有所增加,且除MP外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中RT和NT增加幅度分别为2001年的4.78和3.38倍,且显著高于MP。0.25—0.053mm水稳性微团聚体变化趋势则与大团聚体相反。>8mm干团聚体在0—10cm土层的相对数量表现为RT>NT>MP,且均高于2001年背景值,其中0—5cm土层RT显著高于MP及2001年背景值(P<0.05)。0.25—1mm干团聚体RT4mm干团聚体相反的变化趋势。2008年各处理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和>0.25mm团聚体含量(R0.25)均比2001年有所提高,且湿筛法得到的结果远远低于干筛法,说明供试土壤的团聚体中水稳性团聚体比例很小。2008年3种耕作处理的土壤结构体破碎率和不稳定团粒指数(ELT)在各个土层均为MP>NT>RT,且除了MP处理5—20cm略高外,其它均低于2001年背景值。【结论】传统耕作不利于土壤大团聚体的增加和土壤结构的稳定,使土壤更易遭受风水侵蚀。保护性耕作,尤其垄作,促进了黑土稳定土壤结构体的形成,有利于土壤结构的改善。
范如芹梁爱珍杨学明张晓平申艳时秀焕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团聚体土壤结构
黑土颗粒态有机碳与矿物结合态有机碳的变化研究被引量:28
2010年
梁爱珍张晓平杨学明申艳时秀焕范如芹方华军
关键词:黑土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
黑土坡耕地侵蚀和沉积对物理性组分有机碳积累与损耗的影响被引量:20
2007年
以侵蚀和沉积过程明显的黑土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地形部位表层和典型剖面土壤不同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颗粒态有机碳(POC)以及团聚体结合态有机碳含量,探讨土壤侵蚀和沉积对土壤有机碳(SOC)损失、迁移和累积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坡三个侵蚀部位表层土壤大团聚体、矿质结合态有机碳(MOC)以及团聚体结合态有机碳含量随侵蚀速率增加而减小;沉积部位(尤其是坡脚)POC含量和POC/SOC较低,而MOC含量和MOC/SOC较高。始终处于沉积状态的坡脚部位,各粒级有机碳组分的深度分布均表现出土壤累积和埋藏特征,并随着粒级的减小累积现象趋于明显。上述结果反映了土壤侵蚀优先使与细颗粒和微团聚体结合的SOC迁移流失,并在低洼的沉积区累积;埋藏层中的侵蚀物质(如微团聚体、颗粒态有机质)通过深埋作用和重新团聚作用形成稳定的大团聚体,最终促进SOC的固定。
方华军杨学明张晓平梁爱珍申艳
关键词:土壤侵蚀水稳性团聚体颗粒态有机碳黑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