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冲
- 作品数:17 被引量:206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从'译丛文库'特色看译者身份认同
- 现当代中文小说的英译主要有三大阵地,分别是中国内地、香港地区和英语世界,其中香港地区的英译活动较为现有研究所忽略。香港在地理位置上与中国内地相连,历史变迁和政治局势的变革则造成了多元文化共生与竞争的局面,二十世纪的香港汇...
- 王颖冲
- 中文小说英译研究若干问题被引量:5
- 2015年
- 近年来,学界对中国文学英译活动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但在研究角度、涉及广度和分析深度方面仍需拓展。本文从中文小说英译的研究现状分析出发,提出3个需要着重探讨解决的问题:1)英译书目编纂有待完善;2)个案研究缺乏相互联系与比较;3)译本传播机制尚需探明。对这3个课题的探讨,将有助于理解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历史语境和受容过程。
- 王颖冲
- 关键词:中文小说英译书目
- 洞见、不见与偏见——考察20世纪海外学术期刊对中文小说英译的评论被引量:9
- 2015年
- 中国文学的域外接受问题一直是文学"中译外"研究的薄弱环节。在英美国家,翻译文学的受众颇为局限,主要集中于一批专业读者,由他们的评价管窥英译接受的情况是较为现实有效的方法。本文从20世纪主要国外学术期刊里搜集、整理了英译中文小说的400多篇译评,由此透视其在目标语社会的影响。基于译评数量、来源和内容,笔者分析了各个历史阶段中文小说海外接受的特征,指出英语世界对译本的整体认知度较低;评论家倾向于选择非文学视角来审读译本,由此了解中国社会现实,而不太注重作品的艺术性;但限于受热评的译作类型,这样的认识又难免片面。
- 王颖冲王克非
- 关键词:中文小说英译译评
- 论中国特色文化词汇的翻译被引量:98
- 2016年
- 本文从文化翻译观入手,探讨中国特色文化词汇的翻译。作者指出中国特色文化词汇的翻译难点就在于"空缺"现象,并将中国特色文化词汇的翻译分为"完全空缺"和"不完全空缺"两类,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1)完全空缺时,音译直译优先,初次出现辅以释义;(2)部分空缺时,文本和超文本因素决定了翻译策略的多样化。最后,作者对中国特色文化词汇翻译研究的前景作了展望。
- 王克非王颖冲
- 关键词:翻译策略
- 中国文学外译之再思被引量:2
- 2020年
-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一部分由中国本土发起的中国文学英译本在海外接受情况不佳,令人对文学对外翻译产生质疑。但影响译本接受的因素复杂多样,对外翻译其实亦可讲求方式和方法。本文基于中国当代文学对外翻译的实例指出,影响译本传播的因素主要在于选材主题是否契合目标语社会的总体环境,以及出版节奏、推介策略是否恰当。“走出去”不必局限于自主翻译、本地出版,而应集合国内外各界的资源,优化选题、发行和宣传等各个环节。只有历史化地看待文学对外翻译及其效果,才能加深对“走出去”的理解,并以灵活多元的方式实现有效传播。
- 王颖冲
- 中文小说译介渠道探析被引量:17
- 2014年
- 中国小说的英译活动在19世纪末初具规模,20世纪下半叶有了长足发展,英译发起方和渠道更加多样化:不仅有中国大陆的"译出",也有英语国家的主动"译入";不仅有官方资助的,也有大学出版社、非政府机构和个人自发组织的。由于现有研究对各类译介渠道的梳理和探索尚不充分,本文通过考察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版的中文小说英译本,将其分为官方组织、学术引导、商业驱动和个人主持四种类型。经分析和比较国内外的中文小说英译活动,笔者认为各类赞助人的译介目的和组织方式有所不同,其译介形式对翻译选材和策略也有相应的影响。
- 王颖冲
- 关键词:赞助人
- 文学翻译中的常态与变态——从《黄金时代》第一章及其四个译本谈起
- 英汉对比研究普遍认为,中英文在句式上存在重大差别,例如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其中典型的例子是两种语言联接成分的频率高低。本文以王小波的小说《黄金时代》为原材料,统计全文的连词数量,对比汉语原创文学,发现原文违背了汉语的...
- 王颖冲
- 关键词:陌生化
- 文献传递
- 文学翻译中的常态与变态——从《黄金时代》第一章及其四个英译本谈起
- 0.引子王力曾将语言的基本组织手段分为意合和形合,并指出现代汉语虽然有欧化的趋势,但复合句的常态仍是意合法;意合法在古英语里也很常见,不过现代英语则呈现出形合为主的态势(1984:89—90,468—469)。连接成分的...
- 王颖冲
- 关键词:文学翻译
- 文献传递
- 从“译丛文库”特色看译者身份认同被引量:2
- 2015年
- 现当代中文小说的英译主要有三大阵地,分别是中国大陆、香港地区和英语世界,其中香港地区的英译活动较为现有研究所忽略。本文以"译丛文库"平装本为例,对女性小说和香港小说的译介进行了分析,考察译者的身份认同对丛书选材和翻译策略的影响。出于主要编译者的性别认同、地域背景和文化传承,"译丛文库"给女性和香港文学的篇幅远远超过其他作品;并通过副文本、加注和遣词造句突出了女性的力量和对爱情的追求,以及香港人的"城籍"归属。
- 王颖冲
- 关键词:身份认同女性意识
- 中文小说英译的译者工作模式分析被引量:17
- 2013年
- 早期中文小说英译时,译者群体尚未职业化,工作方式呈"个人主义"色彩。随着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从事中文小说英译的群体逐渐扩大,不仅合译的案例增加,还出现了集体翻译、作者译者合作等情况。译介活动中各行动者之间协同互动,译者的工作模式总体呈多样化和网络化发展。本文讨论译者与译者、译者与作者、译者与机构等几组关系,梳理译者工作模式的发展过程,探索它对翻译策略和译文效果的影响,这有助于对翻译过程和译者类型等问题的研究。
- 王颖冲王克非
- 关键词:中文小说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