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东平

作品数:9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护理
  • 2篇循证
  • 2篇循证护理
  • 2篇术后
  • 2篇健康
  • 2篇健康教育
  • 1篇胆道
  • 1篇胆道支架
  • 1篇胆管
  • 1篇导管
  • 1篇导管插入
  • 1篇导管插入术
  • 1篇植入
  • 1篇置入
  • 1篇置入术
  • 1篇置入中心静脉...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患者
  • 1篇乳腺癌患者术...

机构

  • 8篇东南大学
  • 1篇盐城市第三人...

作者

  • 8篇王东平
  • 3篇李青荷
  • 2篇单红兰
  • 2篇蔡霞
  • 2篇陈坚
  • 1篇孙剑珊
  • 1篇张思文
  • 1篇郭琦
  • 1篇徐霞
  • 1篇王萍
  • 1篇吴翠干
  • 1篇高小华
  • 1篇王娟
  • 1篇高岚
  • 1篇沈晓洁
  • 1篇李巧芳

传媒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护理学报
  • 1篇肿瘤药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胆道支架联合支架旁^(125)I粒子条植入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15例胆道支架联合支架旁125I粒子条植入术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通过对15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进行胆道支架联合支架旁125I粒子条植入的护理,观察术前准备和心理疏导、术中护理配合、术后基础护理及病情与并发症的护理效果。结果术后1周患者无任何并发症出院,1个月后随访,15例支架无堵塞,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均较术前明显下降。结论该治疗方法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取得手术圆满成功及良好的疗效与护士的细心护理、精心配合与指导、密切观察病情是密不可分的。
蔡霞陈坚李青荷王东平
关键词:植入护理
糖尿病联络护士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索糖尿病联络护士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合并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成立糖尿病联络小组,对组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并选取100例合并糖尿病的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均由糖尿病联络护士开展糖尿病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法,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教育。对比两组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识评分、遵医行为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糖尿病知识评分、遵医行为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95、4.508,P<0.01),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教育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健康教育方法。结论糖尿病联络护士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开展教育,提高了非内分泌科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知识掌握程度和遵医行为,促进了疾病的康复。
高小华王东平高岚
关键词:糖尿病联络护士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
手术患者健康教育评分标准的设计与应用
2010年
目的:手术患者健康教育评分标准的设计与应用。方法:200例手术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我院设计的手术患者健康教育评分标准进行宣教,对照组采取随机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认知的优良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对疾病认知的优良率和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6%和58%(P<0.01)、95%和62%(P<0.01)。结论:实验组患者对疾病认知的优良率及满意度优于对照组;该结论有利于实施护理三级监控、增强护士责任心、提高护理质量。
张思文王东平单红兰
关键词:手术患者健康教育评分标准
循证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作用观察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影响,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患者1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每组73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护理质量。结果循证护理组的生活量表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循证护理组患者恶心呕吐、静脉炎、脱发和焦虑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单红兰张翠保王东平郭琦吴翠干
关键词:乳腺癌循证护理化疗
ICU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吸痰的影响被引量:24
2013年
目的探讨ICU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吸痰的影响。方法将76例ICU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编号由QuickCalcs软件随机生成,序号单数的38例为观察组,采用氧气驱动喷雾面罩加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q 6h,并根据吸出痰液评估后,按需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恒速小量气道湿化,湿化液为0.45%的氯化钠溶液;序号双数的38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间断给予0.9%氯化钠气道湿化的方法。比较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在吸痰过程中患者心率、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及刺激性呛咳等体症。结果两组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在吸痰中及吸痰后患者的心率和SpO2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且两组患者吸痰中的反应症状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采用氧气驱动气管切开面罩加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q 6h和微量注射泵持续恒速小量的0.45%的氯化钠气道湿化方法,能使患者心率变化范围及SpO2下降幅度小,刺激呛咳反应轻,极少发生呼吸窘迫,湿化及吸痰效果满意。
王东平王萍
关键词:ICU气管切开气道湿化吸痰
改良PICC导管长度体外预测量方法的效果被引量:22
2010年
目的探讨改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长度体外预测量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某院需行PICC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的体外测量法,即患者平卧位,外展手臂45°,采用从穿刺点至肩峰再由肩峰至右侧锁骨头的体外测量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体外测量法,即患者平卧位,外展手臂90°,采用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反折至第三肋间的体外测量法。比较两种体外测量方法的偏差率及不同测量方法对PICC置管位置的影响。结果应用改良法测量的偏差次数较少,观察组的偏差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7%vs41.7%,χ2=5.55,P<0.05)。观察组患者PICC导管末端位置的准确率(95%)高于对照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9,P<0.05)。结论改良的PICC体外测量方法可降低PICC置管体外预测量的客观和主观误差,有效提高PICC管置入上腔静脉的准确率,提高置管的准确性及安全性。
徐霞王娟沈晓洁王东平李青荷李巧芳
关键词: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体外测量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循证护理在内镜下置入胆管记忆合金支架术中的应用及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对循证护理在内镜下置人胆管记忆合金支架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疗效评价。方法对6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通过与医生的配合在DSA及十二指肠镜直视下放置镍钛记忆合金支架,并施行护理干预。结果67例均一次性成功置入支架,护理得当,术后病情得到缓解。结论内镜下置入记忆合金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疗效肯定,安全性高,是一种有效的姑息疗法。而循证护理的实施,是确保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蔡霞孙剑珊陈坚王东平李青荷
关键词:循证护理内镜记忆合金支架置入术
建造模式视野下粮仓建筑被动式环境调控技术研究--以20世纪下半叶恩施地区为例
建筑设计构思过程受各种因素影响,最终的设计选择受到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建造模式的制约,也受到其时其地设计主体和生产主体专业背景及组织模式的影响。前者由建筑活动的物质属性决定,可以在一定时间、地域内提供一个有限的选择范围,而...
王东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