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国栋

作品数:10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胸腔
  • 4篇手术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4篇外科
  • 3篇动脉
  • 3篇胸腔镜
  • 3篇手术治疗
  • 2篇动脉内
  • 2篇动脉内膜
  • 2篇动脉内膜切除...
  • 2篇动脉狭窄
  • 2篇胸腔积液
  • 2篇气胸
  • 2篇外科手术
  • 2篇外科手术治疗
  • 2篇外科学
  • 2篇膜切除术
  • 2篇内膜
  • 2篇内膜切除

机构

  • 9篇北京市房山区...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北京吉因加科...

作者

  • 9篇武国栋
  • 5篇赵金超
  • 3篇王子军
  • 3篇邵磊
  • 3篇张方
  • 3篇张子瑜
  • 2篇陈学明
  • 1篇崔玉尚
  • 1篇赵军
  • 1篇梁政
  • 1篇赵跃峰
  • 1篇孙娟
  • 1篇高超
  • 1篇赵胜雷
  • 1篇王翔

传媒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北京医学
  • 1篇武警医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胸腔积液在肺腺癌基因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采用肺腺癌患者的胸腔积液进行基因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评估胸腔积液上清在肺腺癌基因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2月至2019年12月经病理确诊为肺腺癌的患者145例,其中来自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129例,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16例。对其胸腔积液上清样本55例、血浆样本52例、肿瘤组织样本48例,进行常见的1021个肿瘤相关基因的靶向高通量测序,比较胸腔积液上清与肿瘤组织、血浆的基因突变检出情况。结果胸腔积液上清肿瘤相关基因的突变检出率为100.00%,中位最大体细胞等位基因频率为16.40%,基因拷贝数变异检出率为45.45%,与肿瘤组织样本(分别为95.56%、26.55%和45.83%)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血浆(分别为90.38%、2.50%和9.6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与用药相关的驱动基因中,胸腔积液上清、肿瘤组织和血浆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检出率分别为61.82%、58.33%和38.46%,胸腔积液上清的EGFR突变检出率与肿瘤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于血浆(P<0.05)。结论胸腔积液上清在检测基因突变方面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当肺腺癌患者在临床上难以获取肿瘤组织时,可作为替代样本用于基因检测。
武国栋谷文光袁明明赵军李生
关键词:肺腺癌胸腔积液基因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一侧颈动脉重度狭窄合并对侧颈动脉闭塞的外科手术治疗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治疗一侧颈动脉重度狭窄合并对侧颈动脉闭塞患者的效果。方法行CEA患者320例,其中一侧颈动脉重度狭窄合并对侧颈动脉闭塞患者42例,术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14例,术前闭塞侧患过脑梗死18例,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1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脑血管造影明确颈动脉狭窄程度(直径狭窄率均>80%),评价颅内血管侧支循环情况。结果术后临床症状改善42例,包括TIA消失、记忆力和嗜睡症状明显好转、语言障碍恢复等。术后42例通过颈动脉超声及临床随访,发现手术部位再狭窄2例,狭窄率4.8%。结论 CEA是治疗一侧颈动脉重度狭窄合并对侧颈动脉闭塞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法。
王子军邵磊王翔高超武国栋赵金超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脑血管造影术
胸骨骨折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胸骨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经过急诊处理,检查胸片后收住武国栋院。根据病情收入普通或ICU病房,根据胸骨骨折及其合并损伤情况进行相应治疗。结果所有49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均要求定期复查,随访2个月。结论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不稳定胸骨骨折以及错位明显的胸骨骨折有效方法,可以迅速恢复胸廓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具有手术简单易行,术后恢复好的特点。
武国栋崔玉尚
关键词:胸骨骨折外科
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腔内治疗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应用腔内技术治疗主髂动脉闭塞症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1月—2011年5月34例主髂动脉闭塞的患者行腔内技术治疗,其中男28例,女6例;年龄42~79(平均58.3)岁。左侧髂动脉病变15例,右侧髂动脉病变12例,双侧髂动脉病变7例,包括累及腹主动脉末端2例。合并高血压30例,冠心病13例,糖尿病7例,脑血管病2例。术前均行CTA明确诊断。结果:34例主髂动脉闭塞的患者共植入支架44枚,临床症状改善。术后3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6个月,1例再狭窄,狭窄程度50%,缺血症状不明显,未治疗。结论:应用腔内技术治疗主髂动脉闭塞症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方法。
王子军武国栋赵金超邵磊张方陈学明
关键词:主髂动脉腔内治疗
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77例被引量:1
2014年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是胸外科常见的疾病,常见于青年,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法。目前电视胸腔镜下行肺大泡切除术已经成为国内外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标准术式。我科自2009年10月至2013年6月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气胸77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武国栋
关键词: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操作孔肺大泡切除术原发性气胸
颈动脉狭窄的外科手术治疗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方法对2001年1月—2011年5月9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93次,其中男78例,女15例;年龄50~78(平均65.6岁)。术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62例(TIA),31例术前患过脑梗死。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脑血管造影和\或CTA明确颈动脉狭窄,狭窄程度均>80%。对侧颈动脉狭窄或闭塞者22例。结果 90例术后临床症状改善,包括TIA消失,记忆力明显好转,语言障碍恢复等。术后80例获得随访1~36个月。15例发现有手术部位再狭窄,狭窄率小于25%,其中1例脑卒中,1例TIA保守治疗好转。其余13例无临床症状。结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王子军武国栋赵金超邵磊张方陈学明
关键词:预后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分析
2023年
研究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及VAS评分。方法 回顾我院2016年1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3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案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疾病控制情况、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血液相关指标、VAS评分。结果 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与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在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它能够提供较好的疾病控制效果,同时减少手术相关指标的不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此外,它还能改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和血液相关指标。因此,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治疗选择,可以改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武国栋张子瑜张威张高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VAS评分
胸腔镜钛镍合金爪形肋骨板治疗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疗效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胸腔镜钛镍合金爪形肋骨板治疗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疗效。方法总结2007-03至2013-12收治的24例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行电视胸腔镜钛镍合金爪形肋骨板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24例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患者均治愈。全部患者均在术后24~48 h下床活动,无一例并发切口感染、胸腔感染及深静脉血栓。结论电视胸腔镜钛镍合金爪形肋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武国栋张子瑜赵金超赵胜雷
关键词:胸腔镜多发肋骨骨折血气胸
微创引流用于恶性胸腔积液治疗临床研究
2015年
目的观察将微创引流用于恶性胸腔积液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方法 6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抽取胸腔积液的手术方式,实验组患者采用胸腔微创引流的手术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胸膜腔积液的减少比率及出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采用微创引流术的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胸膜腔积液的减少比率及出院时间的数据比较中均优于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抽液的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恶性胸腔积液的手术治疗中,采用微创引流的方式能够提高手术质量,更有效的减轻患者胸腔积液的症状,对患者恢复时间的缩短具有明显的作用。
赵跃峰孙娟张方武国栋张子瑜赵金超梁政
关键词:恶性胸腔积液微创引流B超定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