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莉蕊 作品数:54 被引量:323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盖艾滋病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社会学 更多>>
2017—2022年广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掌握广州市2017—202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HFRS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市2017—202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数据,分析流行病学特征,利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探索HFRS的季节性趋势。结果广州市2017—2022年共报告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例569例,年均发病率为0.52/10万,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集中趋势M=0.38,病例报告主要在1—6月。各区均有HFRS病例报告,以海珠区(175例,30.76%)、白云区(95例,16.70%)和番禺区(83例,14.59%)较多。发病男女性别比为2.77∶1,年龄分布以30岁组(25.31%)和40岁组(22.85%)中青年为主。职业分布以家务及待业人员(31.99%)为主。结论广州市2017—2022年发病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特定人群发病风险有所增加,应继续强化重点人群防控策略。 祁娟 陈海燕 许聪辉 樊莉蕊 陈守义 魏跃红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 发病率 2018-2020年广州市孕妇碘营养状况调查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了解2018-2020年广州市孕妇碘营养状况,为孕妇碘缺乏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的抽样方式,于2018-2020年对广州市11个区的孕妇开展抽样调查,每年每个区调查100名孕妇,并采集尿样和盐样进行检测。结果共对3300名孕妇开展调查,总体尿碘中位数为165.77μg/L。尿碘值<150μg/L的占43.64%,150~<250μg/L的占28.64%,250~<500μg/L的占21.36%,≥500μg/L的占6.36%。不同监测区孕妇尿碘中位数在146.59~201.00μg/L之间,其中从化区和海珠区的孕妇尿碘中位数<150μg/L,不同监测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74.074,P<0.01);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孕妇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82.00、158.00、160.6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3.330,P<0.01);尿碘含量与孕周之间成负相关关系(r=-0.035,P=0.042);不同年份、不同年龄组别孕妇尿碘中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1.670,P=0.430;Z=-0.040,P=0.970)。本次调查孕妇食用盐碘中位数为24.91 mg/kg,整体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6.09%。2018-2020年孕妇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96.09%、96.73%、9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59,P=0.035),合格碘盐食用率与年份成正相关关系(r=0.056,P=0.035);不同监测区孕妇合格碘盐食用率在92.00%~99.33%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014,P<0.01);不同年龄组别、不同孕期孕妇合格碘盐食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792,P=0.055;χ^(2)=8.365,P=0.079)。结论2018-2020年广州市孕妇碘营养整体处于适宜状态,但尿碘分布存在不均衡;孕早期尿碘水平高于孕中期和孕晚期,尿碘含量随着孕周的增加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许聪辉 张豪 陈海燕 任文锋 徐建敏 陈守义 樊莉蕊 魏跃红关键词:尿碘 碘营养 孕妇 广州市部分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点患者脱失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广州市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患者脱失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008年9月30日至2010年10月31日期间在广州市天河、海珠及白云区等3个MMT治疗点接受治疗的患者,根据脱失与否分为脱失组和维持组,比较2组患者在社会人口学特征、毒品滥用情况、家庭及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差别,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患者脱失的因素。结果共调查患者1 021例,其中脱失组218例,维持组803例;男性933例,女性88例;2组病例首次吸毒年龄分别为23.11与24.80岁;平均吸毒花费分别为191.09及154.77元;过去1个月平均注射吸毒次数分别为105.24及106.40次;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过去1个月与吸毒朋友交往次数的多少(OR=1.524)与首次吸毒年龄的大小(OR=0.773)是影响广州市天河区等3个MMT门诊患者脱失的主要因素。结论过去1个月与吸毒朋友交往次数越多、首次吸毒年龄越小的患者越容易脱失治疗,应针对影响患者脱失的因素采取多种形式的干预手段,提高治疗维持率。 赵宇腾 徐慧芳 樊莉蕊 秦发举 梁颖茹 韩志刚关键词:海洛因成瘾者 美沙酮维持治疗 脱失 56广州市1991-2013年艾滋病相关死亡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2 2015年 目的 分析广州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中艾滋病相关死亡的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1991-2013年广州市疫情资料,使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艾滋病相关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广州市HIV/AIDS病例中,报病时病程阶段为AIDS (HR=2.717,95%CI:2.039~ 3.621)、由医疗机构诊疗发现(HR=1.516,95%CI:1.159~ 1.981)、未接受过CD4+T淋巴细胞检测(HR=4.866,95%CI:3.674~6.444)、符合治疗标准未治疗(HR=12.213,95%CI:8.467~ 17.61 6)、报病时年龄40岁以上的病例发生艾滋病相关死亡的风险更高.另外,不符合治疗标准而未治疗的病例发生艾滋病相关死亡的风险也高于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病例(HR=1.936,95%CI:1.145~3.272).结论 及早发现HIV/AIDS病例,接受CD4+T淋巴细胞检测和抗病毒治疗可降低HIV/AIDS的死亡风险,延长生存时间. 韩志刚 程伟彬 钟斐 秦发举 樊莉蕊 徐慧芳关键词:艾滋病 影响因素 广州市2017年首例输入性莱姆病病例调查分析 2023年 目的对广州市2017年一起疑似输入性莱姆病病例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与核实,为当地莱姆病的调查处置和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合该疑似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该疑似病例2017年5月12日至5月25日有疫源地暴露史和蜱叮咬史,其身体出现5.0cm×8.0cm的游走性红斑,持续低烧十余天,C反应蛋白升高(24.49mg/L),莱姆病双份血清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抗体阳性。结论调查核实该病例为广州市2017年首例输入性莱姆病病例。莱姆病尚未列入我国疾病监测,缺乏有效防控措施,建议提高医务工作者对其重视程度及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目前在无疫苗可用的情况下,广州市疾控部门应协同政府相关部门,加强莱姆病的宣传工作,做好蜱的监测与防治,对蜱叮咬做好预防措施,完善疑似患者的诊治流程,尽量避免漏诊和误诊。被蜱虫叮咬出现疑似病例时,广州市各级疾控部门应尽快对其开展病原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源地灭蜱等一系列工作,避免疫情扩散。 徐建敏 张豪 魏跃红 陈守义 许聪辉 陈海燕 樊莉蕊 任文锋 陈坤才关键词:莱姆病 游走性红斑 血清学检测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三峡工程及水位变化对坝区鼠密度的影响 2010年 目的 了解三峡大坝水位变化对当地鼠类生存的影响,为鼠传播疾病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在三峡坝区,选择位于坝区上下游的银杏沱村、龙潭坪村、石板村、沙坪村为调查点,采用Elton夹夜法,每次连续捕鼠2 d.收集鼠夹,计算鼠密度并鉴定鼠种,比较室内外鼠种、鼠密度及水库156 m蓄水前后鼠密度变化,分析蓄水及清库对坝区鼠密度的影响.结果共捕鼠678只,其中室内517只,室外161.室内黄胸鼠为优势鼠种,共捕获189只,占36.49%(189/517);室外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共捕获91只,占56.88%(91/161);室内外鼠种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8.00,P<0.01).共布有效夹8036夹次,平均鼠密度为8.44%(678/8036),其中室内鼠密度为14.44%(517/3581),室外鼠密度为3.61%(161/4455),室内外鼠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1.04,P<0.01).大坝蓄水至156 m后鼠密度(10%,513/5132)明显高于蓄水前(5.68%,165/2904),蓄水前后鼠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68,P<0.01).坝区上游鼠密度随蓄水的升高变化明显,在2007年5月至2008年5月,鼠密度形成一个高位平台,依次为12.25%(80/653)、13.16%(90/684)、12.95%(90/695),到下一次清库后有所下降(8.38%,28/334).结论三峡大坝工程及水库蓄水后的水位变化改变了鼠类的生存环境,致当地的鼠密度发生了改变,今后应加强对坝区鼠类的监测,防止鼠传播疾病的局部爆发或流行. 刘安平 彭良斌 运珞珈 罗枝笋 胡继云 刘文东 樊莉蕊 张琦 张刚 陈广杰 吴瑞肖 白尧 张旭 吴传松 余小垓关键词:鼠科 数据收集 社会工作者介入美沙酮维持治疗综合干预服务模式初探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广州市社会工作机构介入美沙酮维持治疗(MMT)干预服务模式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方法依托MMT门诊的驻点社工,构建广州市MMT社工干预服务模式,收集并比较分析开展和未开展社工干预服务的门诊的受治者,在治疗依从性、毒品偷吸等行为、与家庭关系等方面的差别情况。结果随着MMT门诊社工服务模式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与没有开展社工服务的门诊相比,有社工服务的门诊的受治者治疗脱失率较低(21.03%vs 58.68%,χ2=98.730,P<0.001),新入组受治者12个月尿检阳性率呈逐步下降的趋势(χ2=293.378,P<0.001),受治者与家庭关系较差的比例较低(2.22%vs 7.66%,χ2=10.186,P<0.001),自述存在毒品偷吸行为的比例较低(7.96%vs 25.74%,χ2=45.985,P<0.001)。与开展社工服务前相比,HIV阳性受治者治疗脱失率显著降低(14.57%vs 43.02%,χ2=13.688,P<0.001)。结论社会工作机构介入MMT干预服务模式具有适宜性和有效性,能有效提高MMT的效益,此经验可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提供参考。 赵宇腾 徐慧芳 钟莹 徐楚钧 潘文亮 樊莉蕊 顾菁关键词:美沙酮维持治疗 社会工作者 干预 2019—2020年广州市本地新发现HIV/AIDS病例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分析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2019—2020年广州市本地新发现HIV/AIDS病例接受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情况。方法访问艾滋病防治信息系统,收集2019—2020年在广州本地发现和报告、现住址为广州市的HIV/AIDS病例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IV/AIDS病例接受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2743例HIV/AIDS病例治疗率为91.5%(2509/2743),已婚有配偶[aOR(95%CI):1.65(1.10~2.46)],外地户籍[aOR(95%CI):1.38(1.02~1.88)],文化程度为初中[aOR(95%CI):1.75(1.15~2.64)]、高中或中专[aOR(95%CI):1.95(1.25~3.06)]、大专及以上[aOR(95%CI):3.16(1.90~5.25)],报告单位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医院[aOR(95%CI):1.74(1.16~2.61)]、疾控中心[aOR(95%CI):2.81(1.76~4.48)]、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镇卫生院[aOR(95%CI):1.76(1.07~2.90)],确诊时已进入艾滋病期[aOR(95%CI):1.68(1.23~2.30)]的病例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高,≥50岁[aOR(95%CI):0.65(0.44~0.96)],通过异性性行为[aOR(95%CI):0.58(0.41~0.82)]或其他途径感染[aOR(95%CI):0.25(0.10~0.61)]的病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例低。结论2019—2020年广州市本地新发现HIV/AIDS病例抗病毒治疗依从性较好,应根据病例的特征有针对性地做好告知和治疗转介工作。 李顺铭 樊莉蕊 赵宇腾 陈希 陈韵聪 罗业飞 古羽舟 刘方华 韩志刚 蔡衍珊关键词:HIV 抗病毒治疗 新发现病例 治疗依从性 广东省大学生文爱行为及其与高危性行为关系的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广东省大学生文爱行为现状、有文爱行为学生的特征,及其与性行为、高危性行为之间的关系,旨在为促进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有文爱行为学生的特征,以及文爱行为与性行为、高危性行为和安全套使用情况之间的关联。结果共纳入37所高等学校的45392名学生,其中发生过文爱行为的百分比为4.1%。有文爱行为者的特征是男性、高年级、同性恋和双性恋、非单身、高可支配月收入,发生过文爱行为的人更有可能发生插入式性行为(aOR=7.72,95%CI:6.93~8.61)和高危性行为,包括约炮(aOR=13.24,95%CI:11.41~15.34)、药物助性(aOR=26.23,95%CI:20.85~33.10)和无保护措施性交(aOR=1.91,95%CI:1.67~2.19),未来使用安全措施的意愿也更低(aOR=1.67,95%CI:1.51~1.85)。结论广东省大学生中文爱行为流行程度较低,但有文爱行为的人发生性行为和高危性行为可能性更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加强对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和网络安全知识普及。 马媛媛 杜瑶瑶 汪昊 徐慧芳 樊莉蕊 李菁华 顾菁关键词:大学生 性行为 高危性行为 应用RE-AIM模型探讨广东省高校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应用RE-AIM模型探讨广东省高校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37所高校及其部分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基于RE-AIM模型从组织层面分析比较高校间艾滋病/性健康教育活动情况的差异,并采用二水平广义线性混合模型探索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学生有效问卷45 392份。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81.10%。学生水平因素中,认同学校艾滋病/性健康教育活动的内容符合需求、形式受喜爱、对自己能有所帮助、数量频次适宜、对教育活动满意、作为组织者参与过教育活动与知晓率呈正向关系。高校水平因素中,专科学校与知晓率呈负向关系。医药、农业、青春健康项目类学校;2019年上半年出现艾滋病疫情的学校;RE-AIM总体得分等级优良;落实维度中成立校级工作小组、具有制度和文件、教师数量大于5人;覆盖维度中有组织新生活动、近5年活动数量11项以上、核心活动覆盖率80%~100%;实施维度中活动形式4~6个形式、大于等于7个、有活动方案、有固定经费支持;效果维度中等级中等及以上、有效果评估与知晓率呈正向关系。结论组织(学校)水平变量及个体(学生)水平变量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具有独立影响作用。要提高青年学生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在个体水平应加强关注女生、来自农村、非住校、父母教育程度低的学生,在组织水平应加强落实国家有关疫情通报、组织制度、师资队伍的政策要求,加强新生和同伴教育,教育内容和方法应契合学生需求。 樊莉蕊 杜瑶瑶 汪昊 马媛媛 陈韵聪 何蔚云 韩志刚 徐慧芳 顾菁关键词:青年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