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志刚

作品数:5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职工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干细胞
  • 4篇帕金森
  • 4篇细胞
  • 3篇多巴
  • 3篇多巴胺
  • 3篇帕金森病
  • 3篇脐血
  • 3篇脐血干细胞
  • 3篇脐血干细胞移...
  • 3篇干细胞移植
  • 2篇多巴胺含量
  • 2篇帕金森病大鼠
  • 2篇纹状体
  • 2篇细胞移植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移植后
  • 1篇早老素
  • 1篇早老素1
  • 1篇神经功能

机构

  • 4篇郑州大学
  • 2篇河南职工医学...
  • 1篇安阳工学院

作者

  • 5篇樊志刚
  • 3篇韩雪飞
  • 2篇邢莹
  • 2篇鄢文海
  • 2篇白瑞樱
  • 2篇刘芳
  • 1篇刘翔
  • 1篇段萍
  • 1篇许燕

传媒

  • 1篇生理学报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脐血干细胞移植对帕金森大鼠旋转行为以及纹状体多巴胺含量的影响
本文研究了脐血干细胞移植对帕金森大鼠旋转行为以及纹状体多巴胺含量的影响。文章在分离和培养脐血MSCs的基础上,观察了MSCs移植对帕金森大鼠旋转行为和纹状体多巴胺含量的影响,探讨了细胞替代治疗PD的可行性和可能机制。研究...
樊志刚
关键词:干细胞移植多巴胺含量
文献传递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的变化被引量:6
2010年
背景:目前干细胞移植对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研究多集中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方面,关于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研究相对较少,且未见测量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前后多巴胺含量变化的报道。目的:观察脐血干细胞移植对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的影响。方法: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将第3代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用Hoechst33258标记后植入实验组大鼠纹状体内,对照组注射磷酸盐缓冲溶液。移植后2,4,8周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间充质干细胞的存活、迁移以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酪氨酸羟化酶和突触素的表达。移植后8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仪检测纹状体多巴胺含量。结果与结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可在大鼠脑内存活,随时间延长迁移范围扩大,分布于纹状体、胼胝体和皮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酪氨酸羟化酶都有表达,突触素无表达。多巴胺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P<0.05)。
刘芳樊志刚韩雪飞
关键词: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移植帕金森病多巴胺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过程中Notch通路信号分子表达的变化被引量:26
2007年
本研究探讨Notch信号通路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hMSCs)体外增殖及向神经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采集健康自愿者骨髓,体外培养获得hMSCs,取第3代hMSCs,在诱导剂(β-ME,DMSO,BHA)作用下向神经细胞分化。诱导后用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和尼氏体的表达以确定诱导效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生长周期时相的变化。在诱导前后,用免疫荧光和RT-PCR方法检测Notch通路中Notch1受体蛋白、配体Jagged1(JAG1)、调节蛋白活化相关物早老素1(presenilin1,PS1)、靶基因hairy and enhancer of split1 (HES1)信号分子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诱导前,处于G0/G1期的hMSCs占58.5%,S+G2/M期的细胞占41.5%;诱导后,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而S+G2/M期细胞比例下降,NSE阳性细胞率达(77±0.35)%,细胞质中可见深蓝色的块状或颗粒状尼氏体。免疫荧光显示,诱导前后hMSCs内Notch1和JAG1均呈阳性表达,但RT-PCR检测发现诱导后Notch1、JAG1、PS1和HES1mRNA表达量较诱导前明显降低(均P<0.05)。结果表明,诱导h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能抑制Notch信号分子表达,低水平的Notch信号激活可能有利于神经细胞的分化。
邢莹白瑞樱鄢文海韩雪飞段萍许燕樊志刚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NOTCH1早老素1HES1神经细胞
脐血干细胞移植对帕金森病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观察脐血干细胞移植对帕金森病(PD)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PD大鼠模型分成实验组(n=10)和对照组(n=10)。将第三代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SCs)用Hoechst33258标记后植入实验组大鼠纹状体内,对照组注射PBS。此后每周腹腔注射阿朴吗啡以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在2周,4周,8周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MSCs的存活,迁移以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酪氨酸羟化酶(TH)和突触素的表达。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仪(HPLCECD)检测纹状体多巴胺含量。结果:脐血MSCs移植后大鼠的旋转行为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P<0.05);MSCs可在大鼠脑内存活,随时间延长,迁移范围扩大,分布于纹状体,胼胝体和皮质;GFAP,NSE,TH都有表达,突触素无表达。多巴胺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脐血MSCs有望成为治疗PD的种子细胞,为神经退行性变提供一种治疗方法。
樊志刚刘翔白瑞樱韩雪飞鄢文海邢莹
关键词:脐血干细胞帕金森病多巴胺
脐血干细胞移植对帕金森病大鼠旋转行为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背景:目前帕金森病的临床治疗还是以药物为主,细胞移植实验也多见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脐血来源干细胞移植能否改善帕金森病的旋转行为报道较少。目的:观察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帕金森病大鼠旋转行为的影响。方法: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鼠纹状体内植入用Hoechst33258标记的第4代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注射PBS。此后每周腹腔注射阿扑吗啡以观察大鼠的旋转行为;并在移植后3,6,9周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间充质干细胞的存活、迁移情况以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酪氨酸羟化酶和突触素的表达。结果与结论:移植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后大鼠的旋转行为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P<0.05);间充质干细胞可在大鼠脑内存活,随时间延长迁移范围扩大,分布于纹状体、胼胝体和皮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酪氨酸羟化酶都有表达,突触素无表达。结果可见移植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后能明显改善帕金森病大鼠旋转行为,有望成为治疗帕金森病的种子细胞。
樊志刚刘芳
关键词:脐血干细胞帕金森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