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磊

作品数:86 被引量:697H指数:1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上海市卫生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1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25篇磁共振
  • 22篇成像
  • 21篇磁共振成像
  • 19篇胰腺
  • 19篇胰腺炎
  • 19篇重症
  • 19篇腺炎
  • 18篇血管
  • 13篇重症急性
  • 13篇细胞
  • 12篇急性胰腺炎
  • 9篇重症急性胰腺
  • 9篇重症急性胰腺...
  • 8篇内皮
  • 8篇MRI
  • 7篇造影
  • 7篇内皮细胞
  • 6篇血管内皮
  • 6篇血管内皮细胞
  • 6篇急性

机构

  • 56篇上海交通大学...
  • 34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上海市静安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86篇李磊
  • 31篇汤耀卿
  • 22篇姚秋英
  • 21篇毛恩强
  • 21篇许建荣
  • 15篇张圣道
  • 14篇陈克敏
  • 12篇黄洁
  • 12篇瞿洪平
  • 11篇武钧
  • 11篇柴维敏
  • 11篇秦帅
  • 9篇王嵇
  • 9篇刘伟
  • 9篇丁小龙
  • 8篇周滟
  • 8篇张泓
  • 7篇钟亮
  • 7篇李梅玲
  • 6篇朱炯

传媒

  • 8篇外科理论与实...
  • 6篇放射学实践
  • 6篇中国医学影像...
  • 5篇中华外科杂志
  • 4篇临床放射学杂...
  • 4篇上海第二医科...
  • 3篇生命科学
  • 3篇中华放射学杂...
  • 3篇中国危重病急...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中国感染与化...
  • 3篇中华危重病急...
  • 2篇中国医学计算...
  • 2篇现代医用影像...
  • 2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国外医学(外...
  • 1篇中国微循环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10篇2009
  • 5篇2007
  • 7篇2006
  • 10篇2005
  • 11篇2004
  • 1篇2003
  • 6篇2002
  • 4篇2001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交叉感染降阶梯防控策略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25
2015年
目的高耐药菌群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中不易清除,易导致交叉传播,为防控耐药菌的交叉感染实施降阶梯防控策略,以期减少耐药菌定植与感染,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前后对比、干预对照研究上海瑞金医院外科ICU(SICU)从2013年8月—2014年7月的危重患者,进行主动性、多部位筛查耐药菌,后半年干预组实施组合式降阶梯集束化防控措施。结果 SICU共184例患者,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2例。对照组检出耐药菌69株,干预组为41株。其耐药菌株检出率分别为75.0%和44.6%,P<0.001。去除带入细菌,ICU内获得性耐药菌株分别为55株和26株,耐药菌株检出率为59.8%和28.3%,P<0.001。无菌病例数分别为49例和59例,所占比例为53.3%和64.1%,P=0.13。经过分级防控的综合策略,对照组和干预组的ICU获得性耐药菌感染千日率分别为14.12‰和7.64‰,P=0.16。ICU获得性耐药菌血流感染千日率分别为3.14‰和0.69‰,P=0.45。ICU获得性耐药菌肺炎千日率分别为6.28‰和1.39‰,P=0.16。ICU获得性耐药菌腹腔感染千日率分别为4.18‰和2.78‰,P=0.88。从预后角度来看,干预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期间病死率、28 d病死率及90 d病死率均有下降,其中以感染归因病死率有明显下降趋势(13.04‰和5.43‰,P=0.07)。结论经降阶梯防控措施能有效减少患者ICU获得性耐药菌定植与感染,缩短ICU患者住院时间,降低ICU患者因感染引起的病死率。
李梅玲黄洁赵昱瑾顾秋莹王晓丽谭若铭李磊武均闵东瞿洪平
关键词:多重耐药
凝血接触系统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活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06年
内源性凝血途径的起始部分称为接触系统,包括高分子量激肽原、前激肽释放酶、XII因子和XI因子。以接触系统成分及激活产物分别刺激人血管内皮细胞,检测了其NF-κB活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和炎性细胞因子分泌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只有游离XI因子和激活的XI因子可以使内皮细胞NF-κB活性升高,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激活的XI因子能够进一步使内皮细胞的ICAM-1和细胞因子分泌显著增加(P<0.01)。其余各组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这些观察结果提示接触系统可以直接活化血管内皮细胞,说明内源性凝血途径也参与了炎症的发展过程。
刘伟汤耀卿李磊陈雪华纪玉宝周同
关键词:炎性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交叉感染的防控效果和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评估降阶梯防控策略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控制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交叉感染的效果,分析菌株特点和定植/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2013年8月—2014年7月收治的所有患者实施动态细菌学监测和降阶梯防控措施,分析防控效果、菌株特点和临床参数。结果共检出49株MDRAB,对各类抗菌药物均高度耐药,其中定植菌32株(占65.3%),感染菌17株(占34.7%);MDRAB整体检出率与重症监护病房内获得率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01);MDRAB定植/感染患者的入科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率、入科APACHEⅡ评分与休克、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急性肾损伤及机械通气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MDRAB定植/感染患者(P<0.05),但MDRAB定植与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难以通过高危因素分析预测MDRAB的感染,但通过高危因素分级,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内开展降阶梯防控策略,仍可以有效地控制耐药菌的播散,降低重症监护病房内MDRAB的交叉感染率。
黄洁顾秋莹李梅玲李磊武钧倪语星瞿洪平
关键词: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定植
NF-kB圈套技术在小鼠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肺损伤中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NF-kB圈套技术对小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肺损伤的影响。方法36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SAP组、NF-kB decoy处理组、错配decoy处理组,每组9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采用雨蛙素联合脂多糖改良法制备小鼠SAP肺损伤模型。制模12h后处死,采用EMSA法、Western印迹法检测肺脏NFKB活性和P65蛋白含量的变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法测定肺脏TNF—α、ICAM-1、IL-1 mRNA表达;同时行肺脏病理学损伤评分。结果12h后急性胰腺炎组和错配decoy处理组NF-kB活性较正常对照组和圈套技术处理组显著增高;然而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三组间细胞核中NFCBP65蛋白含量表达没有显著差异;正常对照组下游涮控因子TNF—α(0.362±0.043)、ICAM1(0.198±0.065)、IL-1mRNA(0.321±0.089)低表达;急性胰腺炎组和错配decoy处理组下游调控因子TNF—α(1.131±0.066;1.031±0.058)、ICAM-1(0.365±0.051;0.385±0.050)、IL-1(0.869±0.110;0.961±0.061)mRNA水平升高(P〈0.05);圈套技术处理组下游调控因子TNF—α(0.329±0.059)、ICAM-1(0.186±0.086)、IL-1(0.318±0.136)mRNA水平较上述两组降低(P〈0.05)。急性胰腺炎组和错配decoy处理组,肺脏组织水肿、炎性浸润方面的病理损伤评分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圈套处理组(P〈0.05)。结论应用圈套技术抑制NF-kB的活性及减少下游炎症介质的表达,可减轻SAP并发的肺组织损伤。
张泓李磊毛恩强汤耀卿张圣道
关键词:胰腺炎NF-KB炎症因子
血红蛋白在外科危重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外科重症患者血红蛋白(Hgb)浓度的变化特点。方法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人住上海瑞金医院外科ICU的连续110例外科重症患者Hgb浓度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入选条件:外科危重病、APACHEⅡ≥8分、危重病状态至入科时间在48h内。除外出血患者。根据入科后Hgb水平,将患者分为低水平组(ngb浓度≤100g/L)和高水平组(Hgb浓度〉100g/L);观测入科后28d内Hgb的谷值发生时间和低Hgb浓度(≤100g/L)发生率;对两组患者人科后28d内的Hgb平均浓度和APACHEⅡ平均评分、浓缩红细胞输入总量、机械通气率和持续时间、ICU存活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低水平组和高水平组入科时的Hgb浓度存在显著差异[(86.3±23.8)g/L vs.(112.9±20.4)g/L,P〈0.01],低水平组Hgb浓度的谷值发生时间较高水平组患者显著提前[(3±1)d vs.(5±2)d,P〈0.01],对应的Hgb浓度分别为(89.3±11.3)g/L和(110.0±12.5)g/L(P=0.001)。28d低Hgb发生率,低水平组为92,9%,高水平组为0(P〈0.01),入科后28d内,高水平组Hgb平均浓度显著高于低水平组[(120.2±12.5)g/L vs(89.3±11.3)g/L,P〈0.05]。高水平组28d内APACHEⅡ平均评分显著低于低水平组[(8.7±2.4)vs.(13.2±4.3),P〈0.001],浓缩红细胞输人总量也显著低于低水平组[(12.4±10.1)U vs.(24.0±15.6)U,P=0.042];机械通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4%vs.52.7%,P=0.765),但高水平组的机械通气时问较低水平组显著缩短[(12±5)d vs.(25±7)d,P〈0.001];高水平组的ICU存活率显著高于低水平组(80.0%vs.61.8%,P=0.036)。结论持续低水平Hgb(≤100g/L)和提前出现的H曲浓度谷值提示外科危重患者预后不良。
张泓张磊李磊毛恩强汤耀卿
关键词:危重病输血预后
硫酸多黏菌素B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重症感染29例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分析国产静脉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重症感染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5月—2020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患者资料,分析硫酸多黏菌素B的用药情况、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纳入29例患者,17例医院获得性肺炎(HAP)、11例腹腔感染、1例深部软组织感染。29例中继发性血流感染11例。共检出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36株,包括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27株(75.0%)、鲍曼不动杆菌6株(16.7%)和铜绿假单胞菌3株(8.3%)。静脉使用硫酸多黏菌素B治疗,平均剂量为(150.0±41.7)mg/d,平均疗程(17.6±11.1)d。最后,总细菌清除率为36.1%,其中血液中细菌清除率达90.9%,总临床有效率44.8%,28 d病死率为24.1%。出现可能药物相关的肾损伤2例(6.9%)、皮肤色素沉着11例(37.9%)、皮疹3例(10.3%)和外周神经毒性4例(13.8%)。结论静脉使用国产硫酸多黏菌素B对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严重感染具有一定疗效,但不同感染部位的疗效存在差异。在不良反应方面,肾毒性表现较少,而以皮肤色素沉着、皮疹和外周神经毒性更多见。
黄洁徐文李磊瞿洪平
关键词:重症感染
肝外胆管梗阻的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诊断被引量:83
1999年
目的 评价磁共振胆胰管造影 (MRCP)对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 5 4例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 (肝外胆管结石 3 0例 ,恶性胆管梗阻 2 4例 )进行MRCP检查 ,并与临床诊断或手术和病理结果对照分析。MRCP采用不屏气快速自旋回波 (TSE)序列重度T2 WI扫描 ,结合呼吸触发及脂肪抑制技术 ,原始图像以最大信号强度投影 (MIP)法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全部 5 4例MRCP检查均一次成功 ,5 2例胆胰管显示满意。MRCP对肝外胆管梗阻程度的判断和定位诊断准确率为 10 0 % ,定性诊断准确率为 88 9% ,其中MRCP诊断肝外胆管结石和恶性胆管梗阻的准确率分别为96 7%和 79 2 %。结论 MRCP检查成功率高 ,对肝外胆管梗阻的定位诊断准确 ,结合原始图像和常规MRI扫描 ,对肝外胆管结石和恶性胆管梗阻的定性诊断也有较高准确性。
钟亮陈克敏华佳朱炯姚秋英李磊王嵇
关键词:胆管梗阻肝外磁共振成像胆管造影术
MR水成像诊断胆道和尿路梗阻的临床评价被引量:9
2000年
目的 评价MR水成像 (MRH)对胆道和尿路梗阻的临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收集临床拟诊为胆道和尿路梗阻行MRH检查者 119例 ,其中MR胰胆管成像 (MRCP) 93例 ,MR尿路成像 (MRU) 2 6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MRH采用不屏气涡轮自旋回波 (TSE)序列 ,同时应用呼吸门控和脂肪抑制技术。原始图像以最大信号强度投影 (MIP)进行三维图像后处理。结果 全部病例MRH检查均一次成功 ,MRCP图像类似于直接胰胆管造影片 ,MRU显示患侧尿路清晰。MRH对胆道和尿路梗阻的程度判断和定位诊断准确性为 10 0 %。结合MR断面图像与MRH原始影像 ,MRCP对胆道梗阻的定性诊断准确性为 91.4% ,MRU对尿路梗阻的定性诊断准确性为 80 .8%。结论 MRH检查成功率高 ,对胆道和尿路梗阻的定位诊断准确。结合MR断面图像与MRH原始及重建影像 ,MRH的定性诊断也有较高准确性。在多数情况下 ,MRCP是诊断性直接胰胆管造影理想的替代检查方法 ,MRU则是静脉尿路造影 (IVU)
陈克敏钟喨姚秋英李磊王嵇范瑜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MR水成像胆道梗阻尿路梗阻
失血性大鼠休克后肠、肝、肺组织中细胞因子表达、释放时相及其伴随的病理变化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休克后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释放时相及伴随的肠、肝、肺组织病理变化。方法:8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失血性休克组和对照组。采用RT-PCR、ELISA方法检测失血性休克后30、60、90 min及复苏后30、90 min肠、肝、肺组织内TNF-α、IL-6 mRNA表达及血清中TNF-α、IL-6含量;HE和IHC染色检测伴随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①休克30 min时,肠、肝、肺内的促炎细胞因子表达未见升高;60 min时肠道先出现TNF-αmRNA表达升高(P<0.05);而肝脏在90 min开始表达升高(P<0.05),肺脏则在复苏后30 min开始表达升高(P<0.05)。复苏后90 min肠、肝、肺的细胞因子表达都继续显著升高(P<0.01)。②TNF-αxmRNA在肠、肝、肺的表达升高最早,其后为IL-6mRNA。③30min时门静脉和外周血中TNF-α、IL-6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而60 min时门静脉血中含量显著升高(P<0.01)。④休克后肠黏膜坏死脱落;肝组织结构紊乱、肝窦增宽、肝细胞变性坏死;肺脏间质水肿、炎症细胞浸润。结论:失血性休克时细胞因子的释放顺序是肠道、肝脏和肺脏,推测存在”肠-肝-肺”细胞因子释放轴的可能,有待进一步确定。
刘勇军毛恩强李磊刘伟汤耀卿纪玉宝张明俊张圣道
关键词:白介素
头臂动脉型多发性大动脉炎的MRI和MRA表现
目的 探讨头臂动脉型多发性大动脉炎的MR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为头臂动脉型多发性大动脉炎的10例MRI和动态增强MRA表现。10例中的4例同时行血管造影,2例行彩超检查。结果 10例MRI检查共显示血管狭窄...
林凌华许建荣杨之晖李磊姚秋英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