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华
- 作品数:10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职前数学教师非语言交流能力调查及提高策略研究
- 2016年
- 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的非语言交流在知识信息传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调查表明:师范生对数学教师的服饰还存在刻板印象;对教学体态语言的使用还存在"无意识"现象;非语言交流能力的自我认知与其真实行为还存在差异等等.对此,提出了职前数学教师非语言交流能力的提高策略.
- 李伟华
- 关键词:数学教学非语言交流
- 高职高专学生数学观调查及改进策略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高职高专学生的数学观对他们的在校数学学习成绩及未来从事的与数学相关的工作都有着深远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了解学生对"数学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情况.通过调查发现,高职高专学生的数学观更趋向工具主义观点,认为数学的首要特征是计算,其次是图形及测量.对此,从课程设置的角度,为树立学生正确的数学观提出四点建议,包括改革数学类基础课、介绍数学学科的前沿发展、加强数学史教学和增加数学建模课.
- 李伟华王天辉
- 关键词:高职高专数学观
- 美国《州共同核心数学标准》解读被引量:3
- 2012年
- 美国州长协会最佳实践中心和州首席教育官员理事会共同颁布了首部《州共同核心数学标准》。《标准》阐述了幼儿园、1~8年级、高中三个阶段的教学内容。《标准》旨在实现如下特征:发展学生数学的实践能力、强调理解数学、技术对数学产生巨大影响、明确了美国中小学生数学素养内涵。标准的研制工作与国际基准存在差距,几何内容的设计尚需教学实践的检验。
- 范文贵李伟华
- 关键词:数学素养
- 如何以数学文化助力高职高专极限教学
- 2015年
- 以"可误主义"数学哲学为指导思想,挖掘极限概念的数学文化内涵,提高高职高专极限教学质量,顺应高等数学教育主体大众化、高等数学教育目的多元化趋势.以"无形"的数学文化推动极限概念教学.
- 李伟华
- 关键词:数列极限数学文化高职高专
- 教师对男女生数学教学参与信念差异的实证研究
- 2016年
- 数学学习中的性别差异现象是国际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社会决定论者认为,自我信念体系、社会和学校因素与教师观念是数学学习性别研究的三个重要因素.通过调查中学教师对男女生数学教学参与的信念,发现教师对两性数学学习与数学教学参与持有不同的信念,教师对两性的数学交流、努力程度和快乐程度的描述有明显差异.
- 李伟华张跃辉
- 关键词:教师信念性别差异
- 以数学文化课程提升高职学生数学素养浅议被引量:1
- 2015年
- 数学素养的内涵包含三个层面: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思想、数学精神和数学哲学。高职高专学生的数学素养现状不容乐观,提升高职高专学生的数学素养对于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促进学生职业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数学文化类课程将科学的理性主义和人文的感性色彩融合为一体。以多种呈现形式和多元化的视角,成为培养和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 李伟华
- 关键词:高职教育数学素养数学文化课程
- 关于丢番图方程px^4-(p-4)y^2=4z^4
- 2015年
- 李辉利用初等方法给出了丢番图方程px4-(p-4)y2=4z4当p=qQ2+4,q≡3(mod4),p,q为奇素数时的全部正整数解,由于篇幅限制,只发表了一部分证明.我们补充了其它证明部分,从而给出了全部证明.
- 王天辉李伟华洪羚
- 关键词:丢番图方程正整数解两两互素
- 西方数学学习性别差异研究述评被引量:25
- 2008年
- 数学学习性别差异是西方教育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这一课题的研究在国际上已取得很多重要成果,这些研究结论不尽相同,甚至对立,如:男生比女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占优势;男女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各有优势;男女生在数学学习方面无显著差异等。有的学者从男女先天的智力和生理特征的角度解释造成差异的原因;有的学者从自我信念体系、社会文化及学校因素、教师观念、家长观念解释造成差异的原因。为了平衡数学学习中的性别差异,我们应树立性别平等意识、实施单一性别教育,开展"因性施教"的教学方式。
- 范文贵李伟华
- 关键词:性别差异数学学习社会决定论
- 美国《州共同核心数学标准》中“统计与概率”内容解读被引量:1
- 2011年
- 1背景介绍
在过去只要掌握熟练的运算技能就被认为具有数学素养,而社会在不断信息化的状况下,许多制式的工作已经都交由计算机或计算器处理,对于运算技能的要求逐步降低,而对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数学素养的要求却逐步提高,而这样的论述更提升了一个具备数学素养的个体对于评估能力需求的迫切性.
- 范文贵李伟华
- 关键词:数学素养
-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数学混合式教学研究被引量:8
- 2021年
- 启迪人们思维、推进科学纵深发展的皇冠明珠——数学,在高职教学中常常遭遇尴尬。一方面课时数少,无法开展更多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这个“听起来难,学起来更难,用起来则难上加难”的学科让越来越多的同学望而却步。为了探索解决这个问题,在目前“互联网+”的背景下,融合传统课堂教学与基于专业的网络在线学习,这种混合式伴随式的学习将成为未来学习模式的主要方式。
- 李伟华牛立尚
- 关键词:高等数学混合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