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关节
  • 6篇肉瘤
  • 6篇切除
  • 6篇肿瘤
  • 6篇细胞
  • 6篇骨肉瘤
  • 4篇腓骨
  • 4篇保肢
  • 3篇切除术
  • 3篇腓骨近端
  • 3篇膝关节
  • 3篇细胞瘤
  • 3篇近端
  • 3篇巨细胞
  • 3篇巨细胞瘤
  • 3篇骨巨细胞瘤
  • 2篇单发
  • 2篇医院教学
  • 2篇原位
  • 2篇原位癌

机构

  • 18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18篇朱忠胜
  • 17篇张春林
  • 10篇董扬
  • 8篇曾炳芳
  • 5篇赵世昌
  • 3篇袁浩
  • 2篇李琦
  • 2篇汪泱
  • 2篇何志敏
  • 2篇张长青
  • 2篇阮洪江
  • 2篇薛锋
  • 1篇孙佼
  • 1篇肖海军
  • 1篇朱海明

传媒

  • 5篇国际骨科学杂...
  • 5篇中国骨与关节...
  • 3篇2013年上...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一届东方骨...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6篇2013
  • 8篇2012
  • 1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肉瘤表观遗传研究进展
2012年
表观遗传改变不同于基因突变引起DNA序列的永久改变,它不改变基因编码序列。表观遗传调节诱导DNA双螺旋结构的改变和调节基因编码序列上游启动子区域转录因子的进入。表观遗传调节形式包括组织特异的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microRNA的调节。肿瘤是由遗传和表观遗传渐进性异常所致的一种疾病,该模式可被影响到基因转录的特定启动子状态改变和染色体结构整体改变所映证。表观遗传学在骨肉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增加了对这一疾病病理机制的理解,然而,骨肉瘤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且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因此,需要不断加深对骨肉瘤发生发展和转移机制的研究,以获得新的治疗方法。在骨肉瘤细胞中。
朱忠胜张春林汪泱
关键词:骨肉瘤细胞表观遗传学DNA双螺旋结构启动子区域DNA甲基化
儿童活动节段脊柱脊索瘤治疗——3例回顾
2012年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教授访沪及学术交流会,于2011年9月2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教学楼报告厅隆重召开。麻省总医院骨肿瘤科主任FrancisJ.Hornicek在会上作了“儿童活动节段脊柱脊索瘤的治疗——3例回顾”的专题报告。受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曾炳芳教授的委托,并征得Hornicek教授的同意,现将这次演讲内容整理成文,以便与骨科同仁分享。
张春林朱忠胜
关键词:儿童医院教学临床医学中心
骨肉瘤保肢与截肢被引量:11
2012年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教授访沪及学术交流会,于2011年9月2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教学楼报告厅隆重召开。麻省总医院骨肿瘤科主任Francis J.Hornicek在会上作了“骨肉瘤保肢与截肢”的专题报告。受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曾炳芳教授的委托,并征得Hornicek教授的同意,现将这次演讲内容整理成文,以便与骨科同仁分享。
朱忠胜张春林
关键词:骨肉瘤截肢保肢医院教学临床医学中心创伤骨科
腓骨近端移植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部分腕关节融合术与关节成形术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回顾性比较研究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切除后采用腓骨近端移植行腕关节成形术和腕关节部分融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 年2 月至2010 年8 月,采用桡骨远端瘤段切除自体腓骨移植重建腕关节方法治疗15 例桡骨远端Ⅱ、...
朱忠胜张春林董扬
自体腓骨移植重建骨巨细胞瘤破坏的桡腕关节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总结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瘤段切除后,采用自体腓骨近段移植行腕关节部分融合术(腓骨-舟月骨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5月至2010年1月,收治7例桡骨远端Ⅱ、Ⅲ级(Campanacci分级)骨巨细胞瘤患者。男4例,女3例;年龄19~45岁,平均32.8岁。病程1-18个月,平均8个月。其中2例采用带血管的腓骨近端移植融合部分腕关节,5例采用不带血管的腓骨近端移植融合部分腕关节。术后功能评价包括腕关节活动度、前臂旋转功能及MSTS评分。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2-3.8年,平均3.1年。X线片检查示移植腓骨均顺利成活,带血管组骨愈合时间为12-16周,不带血管组骨愈合时间18-30周。随访期间肿瘤无复发,取腓骨侧膝关节未见明显骨关节炎表现。腕关节活动范围:背伸28°~40°,平均33.8°;掌屈16°~30°,平均23.8°;前臂旋前55°~80°,平均72°;前臂旋后38°~75°,平均55.4°,平均握力为对侧的76%。MSTS评分平均为85.71%。所有患者腕关节稳定性良好,无活动性疼痛,能够胜任日常生活、工作。结论采用自体腓骨近段移植行腕关节部分融合重建腕关节,能保留一定的腕关节功能,是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朱忠胜张春林董扬阮洪江曾炳芳
关键词:骨巨细胞瘤腓骨移植桡腕关节
腓骨近端移植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关节融合与成形的比较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回顾性比较研究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切除后采用腓骨近端移植行腕关节成形术和腕关节部分融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2月~2012年5月,采用桡骨远端瘤段切除自体腓骨移植重建腕关节方法治疗16例桡骨远端Ⅱ、Ⅲ级(Campanacci分级)骨巨细胞瘤患者。男8例,女8例,年龄19~55岁,平均35.40岁。病程1个月~2年,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肿胀及活动受限。9例行部分腕关节融合术,7例行腕关节成形术。[结果]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00~10.20年,平均6.40年。1例融合病例出现腓骨-舟月骨界面不愈合,排除出该研究。随访期间所有病例肿瘤无复发。融合术病例:腕关节屈伸(55.63±6.78)°,前臂旋转(126.25±14.58)°,平均握力为对侧的(75.14±5.74)%,MSTS评分平均为(25.5±0.76)分。成形术病例:屈伸(72.86±15.24)°;前臂旋转(140±14.72)°,平均握力为对侧的(60.62±11.83)%,MSTS评分平均为(25.86±1.46)分。前臂旋转功能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腕关节屈伸活动成形组优于融合组,而手腕握力融合组优于成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MST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瘤段切除自体腓骨近段移植重建腕关节是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的良好方法,腕关节成形术和腕关节部分融合术都能保留一定的腕关节功能,都是安全、有效的重建方式。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作出个性化选择。
朱忠胜张春林何志敏薛锋董扬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腓骨移植
Hippo信号通路作用分子TAZ在人骨肉瘤及骨肉瘤干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检测在人骨肉瘤组织、骨肉瘤MG63细胞及其干细胞中Hippo信号分子TAZ的表达情况,比较骨肉瘤细胞和骨肉瘤干细胞中TAZ的表达差异,并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骨肉瘤患者中,选取原发骨肉瘤组织标本12例,复发的骨肉瘤标本6例,另选6例骨纤维结构不良组织作阴性对照,并贴壁培养骨肉瘤MG63细胞,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骨肉瘤组织和骨肉瘤MG63细胞中TAZ的表达情况;用无血清悬浮培养骨肉瘤MG63细胞,分离并收集骨肉瘤细胞球,通过定量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骨肉瘤MG63细胞及骨肉瘤细胞球中胚胎干细胞标志基因(Nanog,Oct4)和Hippo信号分子TAZ的表达,Western印记法检测MG63细胞和细胞球中TAZ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12例人骨肉瘤原发组织标本中,3例骨肉瘤组织TAZ表达阳性,而6例骨肉瘤复发组织中TAZ表达全部阳性,在骨肉瘤细胞MG63中TAZ分子表达也呈阳性,而骨纤维结果不良中全部表达阴性。与骨肉瘤MG63细胞相比,RT-PCR显示培养的骨肉瘤细胞球中干细胞标志基因Nanog,Oct4和Hippo信号分子TAZ明显高表达。Western blot提示细胞球中TAZ蛋白表达明显高于骨肉瘤MG63细胞。结论骨肉瘤组织中存在TAZ分子的表达,在复发骨肉瘤组织中呈高表达;在骨肉瘤细胞株中也存在TAZ分子的表达,而在干细胞中TAZ分子表达更高;提示其与骨肉瘤干细胞的特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朱忠胜张春林汪泱
关键词:骨肉瘤肿瘤干细胞
腓骨近端肿瘤切除术后膝关节稳定性重建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腓骨近端肿瘤切除术后重建膝关节稳定性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行近端腓骨切除并重建腓侧副韧带和股二头肌肌腱骨性止点的16例腓骨近端肿瘤患者(试验组)临床资料,与同期5例未行韧带骨性重建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肿瘤发生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行膝外侧方应力试验;摄X线片测量关节间隙,与健侧比较间隙增大程度并分级;参照美国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STS)功能评分标准对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术后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两组采用MalawerⅡ型手术切除者均发生医源性完全腓神经功能丧失。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30个月。试验组中1例纤维母细胞性骨肉瘤患者发生局部复发,12个月后死于肺部及全身转移;其余患者肿瘤均无复发。末次随访时,试验组膝外侧方应力试验均为阴性,关节间隙增大分级为A级;对照组应力试验均为阳性,分级为D级。试验组MSTS评分为(97.5±3.5)分,对照组为(87.5±3.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P=0.01)。结论腓骨近端肿瘤切除术后重建腓骨近端腓侧副韧带及股二头肌肌腱的骨性附着点,恢复了膝关节稳定性,利于关节功能重建。
张春林赵世昌朱忠胜孙佼董扬曾炳芳
关键词:膝关节稳定性
骨水泥型关节假体骨水泥-骨界面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骨水泥型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是影响假体使用寿命的主要问题。假体松动翻修术中取出的金属假体柄研究提示,柄的松动主要发生在骨水泥与骨髓腔内壁界面而非骨水泥与假体柄界面。骨水泥-骨界面的力学强度主要取决于界面区域骨形态和骨水泥与骨之间的交锁程度,影像学、力学测试、有限元分析等研究显示骨水泥-骨界面的扭转力、剪切力、混合力及蠕变-疲劳应力条件下强度变化等微力学变化与假体松动相关。界面反复微动引起的摩损碎屑颗粒和离解产生的微小颗粒物质,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及机体自身对这些颗粒的反应,促使假体周围发生骨溶解,加剧假体松动。该文就骨水泥-骨界面微力学变化特点及假体松动机制作一综述。
张春林赵世昌朱忠胜袁浩
骨肉瘤干细胞研究现状被引量:8
2011年
近年来肿瘤干细胞的概念已引起广泛关注,成为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研究中的热点。骨肉瘤肿瘤干细胞研究涉及骨肉瘤形成、局部及远处转移、治疗抵抗诸方面。该文就肿瘤干细胞理论、骨肉瘤干细胞来源、生物学标志、微环境等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朱忠胜张春林
关键词:骨肉瘤肿瘤干细胞生物标志物微环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