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强
-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1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病毒性心肌炎SPECT诊断及其相关诊治探讨
- 项如莲徐强吴蓉洲张园海李焕斌
- 病毒性心肌炎(VMC)的诊断和治疗是临床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仪(SPECT)应用于VMC的诊断已多年。国内多数研究表明99mTc-MIBI-SPECT可反映心肌炎患者心脏不同部位的炎性病灶,还可判...
- 关键词:
- 关键词:患儿病毒性心肌炎SPECT诊断
- 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疗效观察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观察无创性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生命体征、血气分析、血清B型尿钠肽(BNP)、肌钙蛋白I(cTnI)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方法 AMI合并急性左心衰Killips分级Ⅲ-Ⅳ级患者46例,随机分BiPAP治疗组(23例)和常规治疗组(23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吸氧、卧床、抗血小板、硝酸酯类、利尿剂、抗凝、溶栓、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等治疗。BiPAP组在前者基础上加用BiPAP通气治疗。记录人院即刻和24h生命体征,行动脉血气分析;测定人院即刻、24h、48h和72h血清BNP和cTnI水平;采用床旁超声心动图测定入院即刻和72h LVEF的变化。结果 BiPAP通气治疗可迅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24h后与常规治疗组相比,BiPAP治疗组患者收缩压下降,心率减慢,呼吸频率下降,血气分析显示氧分压明显提高。BiPAP治疗组血清BNP和cTnI水平显著降低(P<0.05),72h后降低更明显(P<0.01);BiPAP治疗组LVEF于72h后明显升高(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早期使用BiPAP通气治疗安全有效,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有效手段。
- 孔万权徐强魏大臻胡公义孙来芳龚裕强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B型尿钠肽超声心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