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季声

作品数:16 被引量:70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脑梗
  • 4篇蛋白
  • 4篇缺血
  • 4篇脑缺血
  • 4篇灌注
  • 3篇再灌注
  • 3篇再灌注损伤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缺血再灌注
  • 3篇脑梗塞
  • 3篇脑梗死
  • 3篇脑缺血再灌注
  • 3篇脑缺血再灌注...
  • 3篇梗塞
  • 3篇梗死
  • 2篇糖尿病大鼠
  • 2篇临床救治
  • 2篇救治
  • 2篇急性

机构

  • 13篇北京大学深圳...
  • 3篇深圳市中心医...
  • 1篇武汉钢铁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香港大学深圳...

作者

  • 16篇张季声
  • 13篇张海鸥
  • 9篇童晓欣
  • 9篇吴军
  • 8篇林志坚
  • 5篇邹文
  • 3篇丁欣
  • 3篇袁波
  • 3篇尹美君
  • 3篇罗文媛
  • 3篇万汇涓
  • 2篇易黎
  • 2篇蓝薇
  • 2篇林凯华
  • 2篇邹文
  • 2篇陈淮菁
  • 1篇戴亚丽
  • 1篇陈霞
  • 1篇叶敏
  • 1篇周芬莉

传媒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0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1
  • 2篇200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美多芭加用吡贝地尔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评定美多芭与吡贝地尔联合应用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帕金森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单用美多芭组(28例)和美多芭加用吡贝地尔组(28例),临床疗效采用改良Webester量表进行治疗前后评定,同时测定出现运动并发症(运动症状波动及异动症)的时间。结果临床总有效率单用美多芭组为71.43%,美多芭加用吡贝地尔组为85.71%,美多芭加用吡贝地尔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美多芭组(P<0.05)。单用美多芭组出现运动并发症的时间是4.02年±1.96年,美多芭加用吡贝地尔组为5.01年±2.03年,两组出现运动并发症的时间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用美多芭和美多芭加用吡贝地尔治疗帕金森病均有效,而且美多芭加用吡贝地尔比单用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有效率更高。
张季声吴军蓝薇林志坚童晓欣张海鸥
关键词:帕金森病美多芭吡贝地尔异动症药物治疗
脑梗塞分子血管架桥及神经细胞再生实验研究
张海鸥易黎吴军林凯华雷皓童晓欣张季声邹文陈淮菁
本研究利用大脑中动脉脑缺血模型,采用神经细胞增生,神经细胞凋亡,新生血管,组织缺血体积,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等指标,活体观察到VEGF在脑缺血后介导的神经元保护作用以及血管,神经细胞再生的“时间窗”,并初步了解急性脑缺血后...
关键词:
关键词:脑缺血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脑梗塞
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被引量:18
2004年
目的 :回顾 39例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39例急性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诊治过程。结果 :39例存活 2 5例 ,存活率 6 4 .1% ,均遗留偏侧瘫痪 ,生活不能自理 ,其中 5例呈植物生存状态 ;死亡 14例。结论 :早期诊断 ,及时选择最适宜的治疗方案是对大面积脑梗塞患者抢救的关键。
袁波童晓欣张海鸥邹文吴军张季声
关键词:大面积脑梗塞临床救治
中老年人内脏脂肪面积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
2019年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内脏脂肪面积(VFA)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相关代谢指标的关系,为中老年人健康管理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特诊门诊所有中老年体检人群。所有研究对象均完善问卷调查,并完成体格检查,应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VFA,应用彩超测定IMT,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糖、血脂、血尿酸(UA)、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VFA异常组,男50例(68.49%),多于女23例(31.51%);VFA异常组和正常组比较,性别、年龄、收缩压、HbA1C、FINS、HOMA-IR、Lp-PLA2、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I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显示,VFA与年龄、FINS、HOMA-IR、TC、TG、LDL-C、Lp-PLA2、BMI、WHR、IMT(r=0.166、0.290、0.389、0.259、0.344、0.698、0.505、0.858、0.714、0.693,均P<0.05)呈正相关;将VFA、BMI、WHR分别与IMT比较,均呈正相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相关系数比较,VFA=0.693>BMI=0.558>WHR=0.55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VFA、HOMA-IR、TG、LDL-C、Lp-PLA2是影响颈动脉IMT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男性更容易出现内脏脂肪堆积,VFA较常用人体测量学指标与IMT的增加关系更紧密,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以炎症反应为基础,胰岛素抵抗为核心的机制。
蓝薇谢帆慈戴亚丽陈霞张季声叶敏刘佳
关键词:中老年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炎症反应胰岛素抵抗
降纤酶联合维脑路通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
2000年
目的 :观察海王降纤酶联合维脑路通治疗脑梗死临床效果。方法 :治疗组 48例应用海王降纤酶首剂 1 0IU ,以后 5IU隔日 1次静脉点滴 ,共用药 3次 ,总计 2 0IU ,并给维脑路通6 0 0mg静脉点滴 ,1次 /d ,连续用药 1 4d ,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评估。观察血浆纤维蛋白原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79 1 7% ,对照组总有效率 48% ,差异显著。治疗组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 :海王降纤酶具有降低纤维蛋白原、抗凝、间接溶栓的作用 ,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脑梗死的药物 。
张季声童晓欣邹文张海鸥颜敏
关键词:治疗组降纤酶维脑路通脑梗死血浆纤维蛋白原
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A1区Fas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的研究
2007年
目的观察Fas蛋白在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中的表达。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和线栓法制备糖尿病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和流式细胞术观察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海马CA1区Fas表达变化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及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组大鼠海马CA1区Fas阳性染色阳性细胞分别为(21·3±3·1)个/100μm、(51·9±4·2)个/100μm,较正常对照组〔(1·1±1·7)个/100μm〕及假手术组〔(10·3±2·4)个/100μm〕增多(P<0·05);而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组比缺血再灌注组增加得更明显(P<0·05);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组海马CA1区Fas蛋白表达上调,细胞凋亡百分数〔(29·34±8·45)%〕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17·59±6·38)%〕(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细胞发生凋亡,Fas介导的细胞凋亡机制可能是糖尿病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海马神经元损伤机制之一。
张季声丁欣吴军林志坚罗文媛万汇涓尹美君张海鸥
关键词:FAS蛋白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糖尿病海马
偏头痛的SPECT脑灌注表现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研究SPECT脑灌注显像在偏头痛发作期及相关穴位针刺下的改变特点 ,探讨其临床辅助诊断价值及针刺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对 4 0例偏头痛患者的发作期以及相关穴位针刺治疗中进行SPECT脑灌注显像。结果  30例SPECT脑灌注显像表现为局部脑血流量明显降低 ,且与头痛部位相关 ,针刺中局部脑血流量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SPECT脑灌注显像弥补了脑电图、经颅多普勒和结构影像学对偏头痛诊断的不足 ,可作为偏头痛的临床辅助诊断方法。
邹文张季声童晓欣张海鸥
关键词:偏头痛SPECT针刺治疗脑灌注
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致颅内多发钙化灶一例报告被引量:2
2005年
林志坚张海鸥张季声
关键词: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血钙急性发作期
39例大面积脑梗塞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7
2004年
目的 :探讨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39例急性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诊治过程。结果 :39例存活 2 5例 ,存活率 6 4 .1 % ,均遗留偏侧瘫痪 ,生活不能自理 ,其中 5例呈植物生存状态 ;死亡1 4例。结论 :早期诊断 。
袁波童晓欣张海鸥邹文吴军张季声
关键词:大面积脑梗塞临床救治
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海马CA1区Fas蛋白的表达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海马CA1区病理变化及Fas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和线栓法建立糖尿病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应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比较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程度及Fas蛋白表达变化。结果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组海马CA1区神经元缺失,且Fas蛋白表达上调,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结论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发生严重缺失,Fas介导的细胞凋亡机制可能是糖尿病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海马区神经元损伤的机制之一。
张季声丁欣吴军林志坚罗文媛万汇涓尹美君张海鸥
关键词: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FAS蛋白海马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