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张堰铭

张堰铭

作品数:61 被引量:447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生物学
  • 8篇农业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0篇鼠兔
  • 19篇高原鼠兔
  • 4篇鼢鼠
  • 4篇高原鼢鼠
  • 4篇繁殖
  • 3篇青藏
  • 3篇青藏高原
  • 3篇种群
  • 3篇哺乳动物
  • 2篇动物
  • 2篇药饵
  • 2篇野外
  • 2篇幼体
  • 2篇室内饲养
  • 2篇鼠类
  • 2篇体重
  • 2篇天然草地
  • 2篇啮齿
  • 2篇啮齿动物
  • 2篇种群密度

机构

  • 33篇中国科学院
  • 4篇扬州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南林业科技...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青海省畜牧兽...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青海大学

作者

  • 33篇张堰铭
  • 8篇曲家鹏
  • 6篇魏万红
  • 5篇殷宝法
  • 5篇王金龙
  • 5篇曹伊凡
  • 5篇李文靖
  • 5篇刘明
  • 4篇景增春
  • 4篇陈千权
  • 4篇张贺
  • 4篇王建梅
  • 3篇张知彬
  • 3篇聂海燕
  • 3篇刘季科
  • 3篇付海波
  • 2篇张道川
  • 2篇杨敏
  • 2篇边疆晖
  • 2篇王德华

传媒

  • 3篇Curren...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兽类学报
  • 2篇Zoolog...
  • 2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生物学通报
  • 1篇草业科学
  • 1篇四川动物
  • 1篇野生动物学报
  • 1篇第三届中国西...
  • 1篇三江源区生态...
  • 1篇第二届全国野...
  • 1篇野生动物生态...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9
  • 1篇1994
  • 1篇1993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原鼠兔对炔雌醚、左炔诺孕酮和EP-1不育药饵适口性被引量:12
2010年
采用单只饲养方法,选择燕麦(Arena nuda)、颗粒饲料和胡萝卜(Daucus carota)为基饵,分别测定了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对10mg/kg浓度的炔雌醚、左炔诺孕酮和EP-1药饵的适口性。结果表明,高原鼠兔对燕麦和颗粒基饵具有较高的取食偏好性;3种不育成分均未显著改变雄鼠对药饵的适口性;炔雌醚显著降低了雌性高原鼠兔对燕麦药饵的取食量(P=0.0128);但左炔诺孕酮和EP-1均未显著降低高原鼠兔对燕麦、颗粒饵料和胡萝卜药饵的取食量。总之,高原鼠兔对含有10mg/kg浓度3种不育成分的燕麦、颗粒饵料和胡萝卜药饵具有很好的适口性,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陈千权曲家鹏刘明张堰铭
关键词:高原鼠兔炔雌醚左炔诺孕酮适口性
高原鼠兔行为进化及其对高寒极端环境的适应
<正>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m,平均大气压仅为沿海地区的50%;年平均气温低于0 ℃,极端最低气温为-45℃;因此,高寒和缺氧是该地区最主要的环境特征.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伴随青藏高原...
张堰铭张知彬魏万红曹伊凡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高原鼠兔的能量代谢、产热能力和体重的季节性调节
<正>在温带地区,随自然环境中光周期、温度和食物等条件的季节性变化,许多小哺乳动物在形态、生理和行为等方面都会发生季节性调整。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种,是研究适应极端环境(低氧、...
王建梅张堰铭王德华
关键词:青藏高原能量平衡
文献传递
哺乳动物种群系统时空变异性透视
2005年
综述了数学和统计学对哺乳动物种群系统生态学过程与环境随机过程交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以及种群波动同步性的Moran原理及效应。自然种群最普遍的现象是其数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异性。在不同种群之间,种群大小的波动方式存在显著的差异。阐明和理解这种差异,探讨其随环境条件而改变的潜在规律,是种群和群落生态学的主要挑战之一。种群变异性存在空间分量,在相对大的距离内,种群的波动常同步发生。对种群内部密度制约过程与诸如环境变异性等外部因子交互作用的检验正在成为哺乳动物种群系统生态学领域关注的论题。
刘季科刘震聂海燕张堰铭边疆晖刘思慧
关键词:哺乳动物种群系统
高原鼢鼠对青藏高原地下缺氧环境适应的分子基础
究拟对以下三个假设进行检验:1)高原鼢鼠的EPO因其高原地下生活而产生了适应性功能进化;2)高原鼢鼠的EPO表达具有海拔制约特征,其表达量将随海拔升高而增加;3)高原鼢鼠心血管系统在其缺氧性应激中具有重要作用,组织间因此...
王振龙张堰铭赵新全
关键词:高原鼢鼠应激反应缺氧环境
高寒地区小型哺乳动物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理
<正>青藏高原的气候特点是昼夜温差大、年较差小,高寒缺氧,植物生长期短,无明显四季之分,冷季气候严酷而漫长。栖息在这里的小型哺乳动物由于其体表面积相对较小,面对的环境压力要比大型动物大。他们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在形态、行...
王德华王建梅张堰铭
文献传递
捕食风险对高原鼠兔行为的影响被引量:38
2004年
我们在野外条件下利用赤狐的粪尿增加高原鼠兔的捕食风险 ,采用目标动物抽样法对高原鼠兔的 5种行为进行观察 ,分析天敌动物气味增加与天敌动物数量增加对高原鼠兔行为影响的差异 ,探讨高原鼠兔对捕食风险的权衡能力及面对不同风险的行为决策。 2 0 0 1年 ,在捕食风险处理样方中观察雄性成体 1 8只 ,雌性成体2 5只 ,雄性幼体 35只和雌性幼体 4 2只 ,在对照样方中观察雄性成体 1 4只 ,雌性成体 1 5只 ,雄性幼体 2 2只和雌性幼体 1 1只 ;2 0 0 2年 ,在捕食风险处理样方中观察雄性成体 7只 ,雌性成体 1 2只 ,在对照样方中观察雄性成体 8只 ,雌性成体 1 5只。研究结果表明 :增加赤狐的气味后 ,高原鼠兔通过改变行为策略以适应捕食风险的增加。当气味源刚放入后 ,与对照样方比较 ,高原鼠兔明显增加了观察和鸣叫的频次 ,相应减少了取食的频次 ,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高原鼠兔并未对气味产生适应性。当天敌动物的数量增加后 ,赤狐气味的增加对高原鼠兔行为的影响较小 ,在捕食风险超出高原鼠兔的耐受范围时 ,高原鼠兔扩散。同时 ,高原鼠兔的行为在雌雄之间、成体与幼体之间没有明显的不同 ,雌雄个体、成幼体均采用相同的行为策略减小捕食风险。以上结果表明 :捕食风险明显影响高原鼠兔的行为 。
魏万红曹伊凡张堰铭殷宝法王金龙
关键词:高原鼠兔捕食风险气味适应性
高原鼠兔社群迁入个体个性特征及对繁殖适合度的影响
曲家鹏陈千权张堰铭
该项目通过对高原鼠兔攻击行为、迁移、繁殖适合度的研究,制定了个性特征的测定方法和研究标准。研究发现:雄性高原鼠兔的攻击性繁殖期显著高于非繁殖期,而雌性成体的攻击性在繁殖期与非繁殖期无显著差异。高原鼠兔为典型的两性迁移,成...
关键词:
关键词:高原鼠兔繁殖方法
一种啮齿动物的野外围栏繁育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啮齿动物的野外围栏繁育方法,属于动物养殖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野外天然草地上,构建了铁皮围栏,地下埋藏铁皮0.5米,地上保留铁皮,并使用洞道挖掘机每隔10米挖掘直径为15厘米、距离地面30厘米的...
曲家鹏张堰铭景增春刘明杨敏陈千权王增礼李维平
同域分布高原鼠兔与白腰雪雀逃逸距离的研究
当遭遇捕食者或入侵干扰者时,动物会做出何时逃离的决定.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受到各种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共同影响.在青藏高原地区同域分布的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与白腰雪雀(Montifringi...
李文靖张贺胡延萍张堰铭
关键词:高原鼠兔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