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咏梅
- 作品数:8 被引量:92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吗啡联合罗哌卡因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评价不同给药途径吗啡联合罗哌卡因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40例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局部吗啡复合液阻滞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比较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及围术期不良反应。结果复合液阻滞组较对照组术后感觉恢复时间延长。结论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中,吗啡通过复合局麻液途径优于单纯肌肉注射途径。
- 张咏梅吴嘉宾
- 关键词:吗啡罗哌卡因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 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麻醉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在适量咽部表麻下,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在60岁以上老年患者做无痛胃镜检查麻醉的可行性及不良反应。方法将40例60岁以上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20例。比较首次给药剂量下镜成功例数,给药剂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在适量咽部表麻下,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在60岁以上老年患者做无痛胃镜检查丙泊酚用量少。结论进行适量咽部表麻更安全,完全能满足临床医生的要求。
- 张咏梅吴嘉宾廖彬孝
- 关键词:丙泊酚芬太尼无痛胃镜
- 瑞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在脑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的应用
- 张咏梅吴嘉宾赵卫兵刘科
- 老年颅脑急诊手术异丙酚全麻诱导时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1999年
- 陈莉佳张咏梅
- 关键词:急诊异丙酚全身麻醉颅脑手术心血管反应
- 氯诺昔康和吗啡用于骨科术后病人自控镇痛的比较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比较氯诺昔康和吗啡用于骨科术后病人自控镇痛(PC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20例ASAⅠ~Ⅱ级硬膜外麻醉行股骨骨折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氯诺昔康组(L组)和吗啡组(M组)。术毕给负荷剂量L组氯诺昔康0.1mg/kg,M组吗啡0.1mg/kg,随后L组氯诺昔康32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M组吗啡40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分别加入镇痛泵药池,背景输注为2ml/h,PCA量为0.5ml,锁定时间为10分钟。观察记录镇痛效果及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L组和M组镇痛效果差异无显著性,M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尿潴留发生率明显高于L组。结论:氯诺昔康用于骨科术后PCA的镇痛效果与吗啡接近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吗啡,适用于PCA。
- 谢健谢敏唐彦明张咏梅吴嘉宾杨晓春
- 关键词:氯诺昔康吗啡骨科术后自控镇痛有效性
- 地佐辛复合芬太尼及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芬太尼及丙泊酚用于无病人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2月-2010年10月收治的自愿施行无痛人流手术的孕妇8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芬太尼+丙泊酚麻醉,观察组应用地佐辛+芬太尼+丙泊酚麻醉,观察HR、MAP、SpO2、术毕意识恢复情况、术后宫缩痛、不良反应等状况。结果:2组意识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颈口松弛度较对照组满意(P<0.05);诱导前后MAP、HR、SpO2的变化,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与30.2%,χ2=5.939,P=0.028)。结论:地佐辛复合芬太尼及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是一种较理想的无痛人流方法。
- 张咏梅赵卫兵吴嘉宾
- 关键词:地佐辛丙泊酚芬太尼人工流产
- 瑞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56例颅内动脉瘤择期行介入栓塞术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各28例,瑞芬太尼组术中血浆靶控瑞芬太尼镇痛,芬太尼组用芬太尼替代瑞芬太尼,皆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维持麻醉,监测麻醉过程各个时段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麻醉恢复情况。结果与麻醉前比较,股动脉置管后1 min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除喉罩时瑞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股动脉置管后1 min、拔除喉罩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在呼吸恢复、睁眼、拔管时间上明显短于芬太尼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应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后苏醒更快、更平稳。
- 张咏梅吴嘉宾赵卫兵刘科
- 关键词:瑞芬太尼芬太尼丙泊酚颅内动脉瘤
- 芬太尼联合异丙酚与阿托品方案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分析
- 2011年
- 目的探讨芬太尼联合异丙酚与阿托品静脉注射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10月-2009年7月期间于我院行人工流产术的12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芬太尼联合异丙酚与阿托品静脉注射麻醉,对照组仅予以异丙酚静脉注射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早孕妇女麻醉诱导时间,术前及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结果治疗组早孕妇女麻醉诱导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下降程度小于对照组,但二者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在人工流产术中,芬太尼联合异丙酚与阿托品静脉注射麻醉效果好于单用异丙酚静脉注射麻醉效果。
- 张咏梅赵卫兵吴嘉宾
- 关键词:芬太尼异丙酚阿托品人工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