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秀雯
-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血管内皮细胞微粒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8年
- 内皮细胞微粒(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EMPs)是内皮细胞活化或凋亡时,从其表面释放的小囊泡,其作为反映内皮细胞功能的新标记物,在炎症反应、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中都有所增加。本文就EMP可能的形成机制、组成成分和主要作用作一概述。
- 古秀雯刘伟毛恩强
- 关键词:内皮细胞微粒凝血炎症血管生成血管功能障碍
- 脓毒血症血管内皮功能的细胞标记物研究
- 目的探讨脓毒血症病程中循环内皮细胞(CEC)和内皮细胞微粒(EMPs)数量的时相性变化。方法32例脓毒血症患者按脓毒血症诊断明确当天APACHEⅡ评分分为轻度组((?)10分)、中度组(11~20分)和重度组((?)21...
- 古秀雯毛恩强刘伟汤耀卿张圣道
- 关键词:脓毒血症循环内皮细胞内皮细胞微粒
- 文献传递
- 年龄或性别对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研究年龄或性别对循环内皮祖细胞(cEPCs)数量的影响。方法:220例符合标准的健康成年志愿者均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体检中心。所有志愿者根据年龄分为四组:<30岁组(n=54);30~49岁组(n=62);50~69岁组(n=59);>69岁组(n=45)。每个年龄组志愿者按性别再分组。以CD34+、CD133+、VEGFR-2+为表型标志,采用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并对比志愿者cEPCs数量。结果:220例志愿者cEPCs数量不符合正态分布,因而取相应的自然对数值,使其符合正态分布。相同性别志愿者或全部志愿者的cEPCs数量自然对数值在不同年龄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男性:F=1.234,P=0.301;女性:F=0.274,P=0.844;全部:F=1.078,P=0.359)。同时,在各年龄组或全部志愿者,男性和女性的cEPCs数量自然对数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30岁组:t=0.699,P=0.488:30~49岁组:t=0.772,P=0.443;50~69岁组:t=-0.516,P=0.608;>69岁组:t=-0.480,P=0.634;全部:t=0.216,P=0.829)。结论:年龄或性别对cEPCs数量没有影响。
- 黄河李建芳古秀雯汤耀卿
- 关键词:循环内皮祖细胞年龄性别
- 脓毒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细胞标记物检测被引量:14
- 2009年
- 目的探讨脓毒症病程中循环内皮细胞(CEC)和内皮细胞微粒(EMP)数量的变化特点及其与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选择脓毒症患者,按确诊当日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分为轻度(〈9分)、中度(9~15分)和重度(〉15分)组,各组再按病情转归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于患者入院后1、2、3、7、14d采血,共采集127份血标本,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中CEC和EMP数量,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4和IL-10的含量。结果①随着脓毒症病情的加重,EMP、TNFⅡ及IL-1均显著增高(P〈0.05或P〈0.01)。中度组CEC及IL-10均较轻度组增高,重度组CEC显著低于轻、中度组(P〈0.05或P〈0.01),轻、中、重度组间IL-4及IL-1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死亡组及存活组CEC及EMP均随病情程度加重而升高;其中死亡组EMP及促炎因子均显著高于相同病情存活组(P〈0.05或P〈0.01),而CEC及抗炎因子均显著低于相同病情存活组(P〈0.05或P〈0.01)。结论脓毒症患者随病情加重CEC及EMP水平明显增加,可作为反映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且可用于判断预后。
- 古秀雯刘伟毛恩强汤耀卿张圣道
- 关键词:脓毒症循环内皮细胞内皮细胞微粒
- 老年危重病患者围手术期电解质和体液的监测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研究老年危重病人围手术期的液体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007年外科监护室24例老年危重病人,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术前、术中、术后3d的出入水量,电解质,红细胞容积和乳酸等指标。结果存活组和死产组在术前、术中、术后3d的出入水量及红细胞容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存活组血钾高于死亡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存活组的乳酸水平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老年危重病人围手术期电解质、体液状态和乳酸水平对治疗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 吴璟奕古秀雯毛恩强汤耀卿
-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