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琳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性
  • 2篇缺血
  • 2篇缺血性脑卒中
  • 2篇综合征
  • 2篇卒中
  • 2篇疗效
  • 2篇脑卒中
  • 1篇低钠
  • 1篇低钠血症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症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治疗
  • 1篇异常综合征
  • 1篇造影

机构

  • 6篇柳州市人民医...

作者

  • 6篇付琳
  • 6篇杨明秀
  • 3篇廖书胜
  • 2篇覃惠洵
  • 2篇陈红
  • 2篇高文
  • 1篇廖虹
  • 1篇张田田
  • 1篇杨茜
  • 1篇向川江
  • 1篇覃东琼
  • 1篇邱小鹰
  • 1篇唐毅斯
  • 1篇侯兰芳
  • 1篇周莹

传媒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临床医学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POEMS综合征二例误诊原因分析及文献复习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提高POEMS综合征的诊断水平,避免误诊和漏诊并文献复习。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POEMS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论 1例表现为高血糖,下肢无力、麻木并水肿,皮肤色素沉着及变硬,肝脾大等,先后误诊为Guillain-Barre综合征、Budd-Chiari综合征。1例表现为头痛、下肢无力、视物模糊、皮肤色素沉着等,先后误诊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神经Betch病。入我院后经多专科会诊,全面检查,均符合POEMS综合征诊断标准,予免疫抑制剂治疗,症状缓解。结论 POEMS综合征病情复杂且进展缓慢,早期容易误诊,近20年来其诊断标准不断更新,临床医师应学习掌握。
付琳廖书胜杨明秀
关键词:POEMS综合征误诊GUILLAIN-BARRE综合征白塞病
老年人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老年人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老年(>65岁)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患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诊治情况。结果 20例患者均因不同的脑部疾病住院,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出现嗜睡、呕吐、肢体抽搐等;实验室检查:20例患者血钠<130 mmol/L,尿钠>40 mmol/L,均诊断为SIADH,经过限水、利尿治疗,病情有所好转。结论正确认识SIADH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特点,早期祛除病因,治疗得当转归良好。
付琳廖书胜杨明秀
关键词:老年人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低钠血症
加用托吡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分析应用托吡酯作为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确诊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予卡马西平与托吡酯联合治疗,对照组予卡马西平治疗,随诊3年,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癫痫症状控制总有效率90.6%明显优于对照组71.9%;皮疹、头晕嗜睡、纳差、体质量减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吡酯作为难治性癫痫的添加治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付琳杨明秀
关键词:托吡酯卡马西平难治性癫痫
踝臂指数与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硬化、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覃惠洵付琳高文廖书胜杨明秀邱小鹰陈红廖虹向川江周莹杨茜覃东琼张田田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狭窄的重要病变基础,各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包括冠心病、脑卒中、外周动脉疾病等之间的关系是共存而非孤立的,他们都是身体血管床存在硬化的证据。而早发现早防治是疾病治疗的最佳方法,符合国家医疗改革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健康体检
药物与认知训练联合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伴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药物与认知训练联合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给予药物治疗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认知训练。治疗3月后比较2组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3月后,观察组的Mo CA、MMSE、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与认知训练联合干预显著提高缺血性脑卒中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能力。
侯兰芳杨明秀付琳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药物治疗
脑侧支循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脑侧支循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并行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的12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DSA结果将其分为侧支循环代偿良好组(3~4级,53例)和侧支循环代偿不良组(0~2级,68例)。比较两组溶栓后的脑梗死体积、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脑出血发生率等情况。结果侧支代偿良好组溶栓后发生出血并发症4例(7.55%),侧支代偿不良组发生出血并发症15例(22.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9,P=0.029)。侧支代偿良好组溶栓后脑梗死体积显著小于侧支代偿不良组[10.00(8.00,12.80)cm 3 vs 37.00(28.25,44.25)cm 3,P<0.05]。两组溶栓后NIHS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ADL评分均呈上升趋势,且侧支代偿良好组的变化幅度均显著大于侧支代偿不良组(P<0.05)。结论脑侧支循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静脉溶栓疗效及预后有重要影响,良好的脑侧支循环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黄光坚高文覃惠洵陈红杨明秀张皆德付琳唐毅斯覃彬覃城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侧支循环静脉溶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