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取栓治疗超时间窗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取栓治疗超时间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经血管内取栓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卒中患者182例,术前经CT血管成像或MR血管成像证实存在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闭塞。根据症状开始至股动脉穿刺时间,将182例患者分为时间窗内(≤6h)组(156例)和超时间窗(>6h)组(26例)。收集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急诊血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卒中病因分型、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ASPECT)评分、美国介入治疗神经放射学协会/介入放射学协会(ASITN/SIR)分级、闭塞部位、静脉溶栓比例、影像学资料、手术时间节点、取栓次数、补救治疗、血管再通情况的差异,并评估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及临床预后。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2b或3级为成功再通,90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6分为死亡。结果(1)两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心房颤动、高脂血症、糖尿病、脑梗死病史、吸烟史、基线NIHSS评分、ASPECT评分、血糖水平、闭塞部位、ASITN/SIR0~1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时间窗内组患者静脉溶栓比例高于超时间窗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8.5%(60/156)比11.5%(3/26),χ^2=7.137,P=0.008]。(2)两组患者病因分型、股动脉穿刺至再通时间、取栓次数、mTICI2b^3级、补救治疗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时间窗内组患者症状开始至影像学检查时间[146(110,229)min比307(234,349)min,Z=-5.182]、症状开始至股动脉穿刺时间[240(190,298)min比395(379,533)min,Z=-8.015]、症状开始至再通时间[329(281,388)min比492(442,567)min,Z=-6.648]均短于超时间窗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两组患者术后24h症状性颅内出血和非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的差异均无 覃惠洵 高文 张皆德 王芳 黄光坚 陈红关键词:卒中 动脉闭塞性疾病 一种介入手术下肢固定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入手术下肢固定装置,属于下肢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其包括底板、大腿约束带、膝盖约束带以及小腿约束带;底板为伸缩结构,分三节;大腿约束带包括下部约束带和上部约束带,下部约束带的中部与底板固定连接,上部约束带的... 高文 韦韬 樊金花 覃惠洵 覃彬文献传递 急性脑血管病致交叉性失语8例分析 2009年 目的观察急性脑血管病致交叉性失语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8例右利手右侧急性脑血管病引起失语的患者采用高素荣《汉语失语检查法》及失语类型分类进行失语诊断,经常规脑卒中治疗并辅以简单言语训练后,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语言能力复查。结果8例患者均符合交叉性失语的诊断标准,经常规脑卒中药物治疗及语言训练后,语言功能恢复较好。结论交叉性失语有两种类型:镜像失语及非典型失语。交叉性失语多数为非流利型失语。交叉性失语症预后较好。 覃惠洵关键词:脑血管意外 失语 OCB、抗MBP抗体及抗MOG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通过观察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患者寡克隆区带(OCB)、抗髓鞘碱性蛋白(MBP)抗体及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的阳性率,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入组91例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患者为观察组(其中MS 30例,NMO 61例)及50例神经系统非炎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首先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间OCB、脑脊液及血清中抗MBP抗体、抗MOG抗体阳性率的差异,再分析观察组中MS亚组及NMO亚组间上述指标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2组比较,OCB、血清抗MBP抗体及血清抗MOG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抗MBP抗体及脑脊液抗MOG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亚组与NMO亚组,OCB、血清抗MBP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抗MBP抗体、血清抗MOG抗体及脑脊液抗MOG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CB阳性对诊断MS具有重要意义。血清抗MBP抗体及抗MOG抗体可为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实验室依据,血清抗MBP抗体在MS与NMO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覃惠洵 刘琳琳 郝洪军 高枫关键词:寡克隆区带 髓鞘碱性蛋白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 炎性脱髓鞘 不同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MIS)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0月至2021年12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接受小剂量rt-PA(0.6 mg/kg,总剂量≤60 mg)静脉溶栓治疗的44例急性MIS患者作为小剂量组,以同时期接受标准剂量rt-PA(0.9 mg/kg,总剂量≤90 mg)静脉溶栓治疗的62例急性MIS患者作为标准剂量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溶栓后7、90 d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占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的溶栓后颅内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397)。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MIS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但小剂量溶栓治疗方案可能更好。 黄光坚 韦韬 高文 覃惠洵 唐毅斯关键词: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踝臂指数与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硬化、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覃惠洵 付琳 高文 廖书胜 杨明秀 邱小鹰 陈红 廖虹 向川江 周莹 杨茜 覃东琼 张田田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狭窄的重要病变基础,各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包括冠心病、脑卒中、外周动脉疾病等之间的关系是共存而非孤立的,他们都是身体血管床存在硬化的证据。而早发现早防治是疾病治疗的最佳方法,符合国家医疗改革的发展方向...关键词: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健康体检 寡克隆区带及抗水通道蛋白4抗体在多发性硬化诊断中的意义 2013年 目的通过观察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寡克隆区带(oligoclonal bands,OCB)及抗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抗体的阳性率,为临床MS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入组30例MS、48例神经系统非炎性病变(neurological non-inflammatory disease,NND)及50例外科手术患者。分析3组患者OCB、脑脊液及血清抗AQP4抗体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NND组与外科手术组OCB、脑脊液及血清抗AQP4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组与对照组(NND组+外科手术组)脑脊液抗AQP4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组与对照组OCB、血清抗AQP4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OCB阳性对MS具有诊断意义。MS部分患者可表现为血清或脑脊液抗AQP4抗体阳性,诊断时需结合病史、临床体征及影像学特点等综合分析。 覃惠洵 刘琳琳 郝洪军 刘凤君 高枫关键词:寡克隆区带 多发性硬化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脑出血24小时内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住院脑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头颅CT结果分为血肿扩大组(25例)及非血肿扩大组(77例),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血生化检查资料及头颅CT影像学资料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出血24小时内早期血肿扩大发生率为24.51%。患者的性别、年龄、收缩压、Glasgow评分、NHISS评分、空腹血糖、血肿形态、出血量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性别、年龄<60岁、血肿形态、出血量>32ml、NHISS评分>20分及入院时收缩压≥200mmHg为影响脑出血24小时内早期血肿扩大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结论女性、年龄≥60岁以及血肿形态规则的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24小时内发生早期血肿扩大的可能性较小。出血量>32ml、NHISS评分>20分及入院时收缩压≥200mmHg可能是影响脑出血24小时内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 覃惠洵关键词:脑出血 血肿扩大 脑侧支循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脑侧支循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并行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的12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DSA结果将其分为侧支循环代偿良好组(3~4级,53例)和侧支循环代偿不良组(0~2级,68例)。比较两组溶栓后的脑梗死体积、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脑出血发生率等情况。结果侧支代偿良好组溶栓后发生出血并发症4例(7.55%),侧支代偿不良组发生出血并发症15例(22.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9,P=0.029)。侧支代偿良好组溶栓后脑梗死体积显著小于侧支代偿不良组[10.00(8.00,12.80)cm 3 vs 37.00(28.25,44.25)cm 3,P<0.05]。两组溶栓后NIHS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ADL评分均呈上升趋势,且侧支代偿良好组的变化幅度均显著大于侧支代偿不良组(P<0.05)。结论脑侧支循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静脉溶栓疗效及预后有重要影响,良好的脑侧支循环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黄光坚 高文 覃惠洵 陈红 杨明秀 张皆德 付琳 唐毅斯 覃彬 覃城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侧支循环 静脉溶栓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脑出血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平与脑出血的关系。方法:首先对比110例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和68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血清Cys-C水平的差异;其次对比脑出血患者轻中度功能障碍组(68例)、重度功能障碍组(29例)及死亡组(13例)血清Cys-C水平的差异;最后对脑出血患者血清Cys-C水平与90dBarthel指数评分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脑出血组血清Cys-C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脑出血患者轻中度功能障碍组、重度功能障碍组及死亡组的血清Cys-C水平依次升高,两两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脑出血患者血清Cys-C水平与90dBarthel指数评分呈负相关(r=-0.544,P=0.000)。结论:血清Cys-C水平与脑出血关系密切,血清Cys-C水平的测定对判断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有一定帮助。 覃惠洵关键词:胱抑素C 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