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海燕

作品数:11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宿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化科学
  • 2篇文学

主题

  • 5篇翻译
  • 2篇隐喻
  • 2篇英语
  • 2篇英语翻译
  • 2篇源文化
  • 2篇认知负荷模型
  • 2篇诗歌
  • 2篇受众
  • 2篇同声传译
  • 2篇文化
  • 2篇教学
  • 2篇传译
  • 1篇大学英语
  • 1篇大学英语翻译
  • 1篇典籍英译
  • 1篇言语理解
  • 1篇宴会
  • 1篇意象
  • 1篇意象翻译
  • 1篇译入语

机构

  • 11篇宿州学院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作者

  • 11篇顾海燕
  • 3篇张海燕
  • 2篇李加强
  • 1篇王培培
  • 1篇宗蔚
  • 1篇马小文
  • 1篇黄伟
  • 1篇马梦

传媒

  • 3篇宿州学院学报
  • 1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长沙铁道学院...
  • 1篇湖北经济学院...
  • 1篇淮北煤炭师范...
  • 1篇常熟理工学院...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 1篇淮北师范大学...
  • 1篇湖北科技学院...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翻译单位——概念隐喻框架的再建构
2010年
建立在认知图式基础上的概念隐喻框架揭示了翻译思维的动态过程,解释了翻译单位不是语言层面切分单位,而是明示语言和认知语境互动所构建的新的符合目的语习惯的概念隐喻框架。翻译过程的探讨也说明了理解不是按照语流或者线性笔语的顺序进行,而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这种认知的非线性和动态性说明翻译单位具有动态的灵活性,可以发生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
顾海燕
关键词:翻译单位概念隐喻非线性
受众的源文化认同与典籍英译
2023年
典籍是中华文化脉络的表达载体,典籍英译是中华文化同世界文化交流互鉴的主要途径。文章拟从心灵哲学视域出发,沿着自我知识认识论和他者认知的动态逻辑分析方向,分析了译者跨文化交际的两个核心能力以及对受众文化认同的归因能力和对自我文化的自觉自洽能力;探讨了受众源文化认同与典籍英译话语体系构建的思辨关系。研究表明:受众文化认同中对语言社会规约性的认同是话语构建的基础,受众认同发展的规律决定了话语构建自由度;只有建立在受众源文化认同基础上,符合译语社会规约和文化认同规律的话语体系,才能被受众认同与接受。研究结论拟为典籍英译提供实践上的参照和语言哲学方法上的尝试。
顾海燕
关键词:典籍英译
受众的源文化认同与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翻译被引量:8
2016年
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翻译是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手段,目的语受众对作品文化的认同影响翻译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本文以民族文化的优化传播为研究目的,以受众对源文化的认同为研究视角,探讨了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基于文化理解和基于文化传播的翻译策略。
顾海燕
关键词:受众源文化民族文学翻译
浅析目的论指导下的诗型广告汉译策略
2014年
从分析诗型广告的定义出发,分析了诗型广告具有音美、辞美和意美的特点并使用广告案例加以说明各种特点,进而指出独特的文本特点决定了用目的论指导诗型广告的翻译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对诗型广告汉译策略的分析说明上,本文使用了成功广告案例旨在展示目的论是广告英语翻译的过程中的首要翻译原则,并根据诗型广告的独特特点分析探讨了直译、意译的诗型广告汉译策略。
马梦顾海燕
关键词:目的论汉译策略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在西方误读的原因
2008年
在中国古代诗歌的英译中是否能传达意象是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运用关联理论从"意义未定与空白"、语言和文化差异以及译者素养等方面对中国诗歌中的意象在西方误读的原因加以探讨。
王培培顾海燕李加强
关键词:意象
同声传译的语流听辨和言语理解——基于语块的研究
2011年
拟用Gile的认知负荷模型和Goldinger的范例表征理论,分析语块在同声传译语流听辨和言语理解中的作用。同声传译时,译员要同时进行言语听辨、理解、产出、监控等多重任务,这种特性决定译员要合理分配大脑的有限认知资源,以保证口译的顺利进行。语块是集语法、语用于一体,能"整存整取"的一个独立单位,能表达已"整合"的整体概念,其成分主要起到一个"触发"概念结构的作用。语块可以提高译员语流听辨和言语理解的速度,自发程度和与语境匹配关系的敏感度。
马小文顾海燕
关键词:语块同声传译认知负荷模型
顺句驱动在同声传译中的认知分析与实践应用——以习近平访英宴会致辞为例
2016年
同传的独特性,时间的紧迫性,译员认知处理能力的有限性,语言间句子结构的差异性,以及人脑工作记忆储存的短暂性,要求译员既要有足够的知识也要有高超的技能来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顺句驱动能够有效的缓解时间压力和缓解短时记忆超载的问题,节约和平衡注意力以及认知资源的分配,增强译员的信心提高同传的质量。笔者以习近平访英宴会致辞为例实证了这个原则的重要性以及此原则的普适性。
顾海燕
关键词:顺句驱动同声传译
多元智能理论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2013年
多元智能理论目前对教育教学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多元智能理论的的基本涵义的理解,分析了多元智能理论与外语教学的密切联系及影响,提出了各种智能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并制定了具体的多元智能理论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实施步骤.
张海燕顾海燕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英语翻译教学
交传笔记技能与思辨能力
2013年
以认知负荷模型为理论依据,阐述交传笔记技能与思辨能力的关系。交传过程中要达到笔记技能的娴熟和自动化,译员需要对源语话语进行在线分析,快速理解源语并记下话语的宏观框架,在认知中呈现心理结构。大脑思辨的过程体现了语言知识、语境知识、语用知识和认知知识的协商。在交替传译的实践中应以译员语义性记忆为核心,以语义表征为转换媒介的口译框架模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译员的思辨能力。
张海燕顾海燕黄伟
关键词:认知负荷模型思辨能力
生态诗歌的意象翻译与中西文化整合被引量:1
2008年
中西生态诗歌意象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底蕴,其翻译涉及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语境,需要立足于当代文化和翻译理论,以文化研究为基础,重新审视唐诗特别是唐代生态诗歌的翻译与接受,重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在跨文化的交际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文化传递模式,达到中国文化向异质文化融合、共生的文化整合过程。
李加强顾海燕宗蔚
关键词:生态诗歌意象翻译文化整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