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红媛

作品数:22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基因
  • 5篇燕麦
  • 4篇棉花
  • 3篇电化学
  • 3篇修饰
  • 3篇燕麦属
  • 2篇电沉积
  • 2篇电化学检测
  • 2篇电极
  • 2篇修饰电极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原位杂交
  • 2篇原位
  • 2篇原位杂交
  • 2篇染色体
  • 2篇人工染色体
  • 2篇转座
  • 2篇转座子
  • 2篇细菌人工染色...
  • 2篇细菌人工染色...

机构

  • 18篇山西农业大学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22篇郭红媛
  • 7篇贾举庆
  • 6篇吴锁柱
  • 5篇杨武德
  • 5篇郭三堆
  • 5篇张锐
  • 3篇孟志刚
  • 2篇刘娜
  • 2篇刘东军
  • 2篇吕晋慧
  • 2篇伊莉
  • 1篇姜晓东
  • 1篇佘茂云
  • 1篇王成社
  • 1篇石扬令
  • 1篇张莉
  • 1篇王瑞云
  • 1篇王玉庆
  • 1篇赵威军
  • 1篇马瑞燕

传媒

  • 6篇山西农业大学...
  • 5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科学之友
  • 1篇棉花学报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草地学报
  • 1篇农产品加工
  • 1篇植物科学学报
  • 1篇全国作物生物...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7
  • 4篇200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uO-CG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在日落黄检测中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为预防和避免由滥用日落黄引发的食品安全隐患,建立快速、灵敏、准确测定日落黄的分析方法。该研究基于氧化铜-羧基化石墨烯(Copper Oxide-Carboxylated Graphene,CuO-CG)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构建了一种用于日落黄检测的电化学传感器。采用电沉积法制备CuO-CG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利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研究了日落黄在CuO-CG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行为。结果表明:对影响日落黄检测的条件优化后,得出较佳的试验条件为先沉积CG后沉积CuO、CG的沉积时间和沉积电压分别为900 s和-1.4 V、Cu的沉积时间和沉积电压为120 s和-1.1 V、氢氧化钠浓度为0.10 mol/L、计时电流法测定日落黄的施加电压为0.55 V。在优选试验条件下,该电化学传感器对日落黄的响应时间在5 s以内、线性范围为0.20μg/mL~4.07 mg/mL、检出限为79.36 ng/mL。进一步将此传感器用于饮料样品检测,无需复杂的样品处理步骤,测定回收率为99.35%~105.88%。该研究建立的电化学传感器具有响应时间短、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重现性好、稳定性佳、选择性和准确度高等优点,为快速准确检测食品着色剂提供参考。
吴锁柱刘丽芳伊莉郭红媛
关键词: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日落黄
石墨烯-聚苯胺修饰电极检测鸡蛋和牛奶中氯霉素被引量:4
2022年
采用计时电流(i-t)法将石墨烯和聚苯胺沉积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一种新型电化学传感器用于氯霉素(CAP)残留的检测。试验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方波伏安法(SWV)对CAP在-0.70 V左右的还原峰电流进行检测,实现对CAP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对检测条件进行优化后,得到最佳条件为石墨烯在-1.3 V电位下电沉积700 s,聚苯胺在0.55 V电位下电沉积480 s,缓冲溶液为0.5 mol/L、pH值8.0的PBS。考察电极性能发现,CAP峰电流与其浓度在0.3~800μmol/L范围内存在2段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μmol/L。最后对鸡蛋和牛奶样品中CAP残留量进行检测,回收率分别为104.1%~120.3%和84.6%~108.0%。
张义琴吴锁柱郭红媛
关键词:计时电流法方波伏安法石墨烯聚苯胺氯霉素
抗草甘膦基因突变体的克隆及表达
<正> 5-烯醇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酯合成酶(5-enolpyruvylshikimate-3-phosphate synthase,EPSP synthase)是植物和微生物中莽草酸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也是草甘膦的作...
刘东军张锐孟志刚郭红媛程海刚王成社郭三堆
文献传递
高粱基因组DCL家族的系统进化与表达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从高粱转录组数据筛选获得SbDCLs基因全长序列,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在高粱的全基因组中鉴定出了6个SbDCLs基因,分布于SBI-01,SBI-03和SBI-06上。其中,SbDCL2a和SbDCL2b在SBI-01上串联重复排列,比较二者基因结构和蛋白质结构域推测SbDCL2a很可能是由SbDCL2b小范围复制所致。SbDCLs蛋白质均为两性蛋白且没有信号肽,亚细胞定位均在细胞核上,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通过对高粱、水稻、玉米、拟南芥、大豆、小麦、藜麦、甜菜、谷子的DCL蛋白质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DCL存在4个分枝:DCL1,DCL2,DCL3和DCL4;DCL在进化上出现了单双子叶的分化;DCL蛋白编码基因进化具有纯化效应。对SbDCLs基因进行表达分析,结果显示,SbDCLs在高粱穗部、茎节中部、花梗和旗叶茎节表达都比较强烈;SbDCL2a,SbDCL1和SbDCL3a是高度表达基因,而且在生殖器官或组织中相对于营养器官具有更高的表达水平,说明SbDCLs基因对高粱营养生长和生殖发育具有调控作用。SbDCL2b在高粱的整个生育期表达水平均较低,但是在胚珠和花粉中拥有较高的表达水平,可能参与生殖发育调控。
张腾尹梦娇郭红媛姜晓东贾举庆王艳胜温贺梁月秀赵立松赵威军吕晋慧李艳锋张春来
关键词:高粱系统进化分析
燕麦EST-SSR标记的开发和利用被引量:6
2014年
为拓展分子标记在燕麦种质资源分析与鉴定中的应用,利用公共数据库中的25376条EST(expressed sequence tags)序列,开展了燕麦EST-SSR功能性标记的开发和利用研究。25376条EST序列经拼接去冗余后获得了11618条序列,从中筛选出含有不同重复基元的SSR且重复次数较多、长度较长的556条EST序列进行引物设计,开发了50对燕麦EST-SSR引物,通过筛选得到40对有效的EST-SSR引物。选取其中4对引物对5个燕麦种质资源进行了PCR扩增及产物测序,结果表明扩增条带多态性是由SSR差异造成的。利用40对ESTSSR引物对15个六倍体燕麦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扩增出89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产生2.23个等位基因;UPGMA聚类分析表明,15个六倍体燕麦种质资源在Dice系数为0.93处聚为3支,基本上是按照不同种进行聚类的,在相同种中又根据地理来源分别聚集成支。利用40对EST-SSR引物对31个遗传背景不清的燕麦种质资源进行基因组倍性鉴定,发现这些种质中可能存在有四倍体和二倍体的燕麦新资源。本研究开发的燕麦EST-SSR功能性标记将在燕麦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及燕麦属内种间基因组鉴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郭红媛贾举庆张仙红剌士潇杨武德
关键词:燕麦属引物开发
抗旱相关基因及其遗传工程被引量:2
2014年
干旱是影响全球生态的重要因子,文章综述了转录调控因子和转录后RNA/蛋白修饰因子两类抗旱相关基因及其在耐旱性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其中,胁迫应答的转录调控因子包括脱水响应因子(DRE)、锌指蛋白(ZFP)、核因子(NF-Y)和WRKY转录因子;转录后RNA/蛋白修饰因子包括蛋白的法尼基化、蛋白磷酸化和蛋白的聚ADP核糖基化作用。这些基因中有的已克隆并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入作物中,靶基因的表达提高了作物的抗旱性及产量。
王瑞云杨阳李润植郭红媛
关键词:抗旱性转录调控因子
陆地棉品种Y18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的构建
<正> 众所周知,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世界棉花科技发展与应用的长足进步,对人类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棉花基因组共有52条染色体,具有大量的重复序列,而且含有大量的酚类物质,因此与其它大作物相比,对其构...
郭红媛张锐孟志刚刘东军耿青山戴培红郭三堆
文献传递
燕麦EST数据库中Ty1-copia和Ty3-gypsy型反转录转座子的频数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为研究转座元件(Transposable elements,TES)在燕麦中的表达模式,以14个Ty1-copia型反转录转座子和3个Ty3-gypsy型反转录转座子序列为种子序列对燕麦属(Avena)表达序列标签(EST)数据库中的Ty1-copia和Ty3-gypsy型反转录转座子进行检索和分析。结果表明:燕麦根中反转录转座子的频率显著高于叶(P<0.05);强降雨模式的胁迫环境下叶组织中反转录转座子的EST频率显著高于大气降雨下的(P<0.05),约为正常条件下的(E
郭红媛贾举庆张莉靳艳婷侯莎莎杨武德
关键词:燕麦属反转录转座子EST数据库
人乳铁蛋白基因与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的研究
<正> 人乳铁蛋白(human Lactoferrin,hLf)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铁结合性糖蛋白,相对分子量为80KD左右。人乳铁蛋白广泛存在于人乳,泪液,唾液,汗液,胰液,胆汁等内外分泌系统中,其中人乳中含量最...
孟志刚张锐郭红媛孙国清崔鑫欣刘娜郭三堆
文献传递
电沉积羧基化石墨烯-铋膜修饰玻碳电极电化学检测铅离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采用电沉积羧基化石墨烯(Carboxylated Graphene,CG)-铋(Bismuth,Bi)膜修饰的玻碳电极(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建立一种电化学检测铅离子的新方法。[方法]首先将裸GCE进行预处理,通过电沉积法将CG沉积于GCE上;然后将该电极浸入含铋离子和铅离子的溶液中,再将Bi膜沉积于电极表面,制成CG-Bi膜修饰的GCE;利用修饰好的GCE作为工作电极,实现对铅离子的检测。[结果]考察铋离子浓度、溶液pH值、沉积电位、沉积时间对铅离子检测的影响,并且获得这些影响因素的最适宜条件为铋离子浓度0.3mg·L^(-1)、溶液pH 4.5、沉积电位-1.2V、沉积时间350s。在最适宜的试验条件下,利用方波伏安法对不同浓度的铅离子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在0.075~0.500mg·L^(-1)的铅离子浓度范围内,峰电流值与铅离子浓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2mg·L^(-1)。采用同一电极和不同电极对0.3mg·L^(-1)的铅离子进行测定,峰电流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39%和8.62%。同时考察了100倍浓度的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钾、氯化铝、硫酸铜、硝酸锌、乙酸镉和氯化钙对0.4mg·L^(-1)铅离子检测的影响,结果表明100倍浓度的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钾、氯化铝、硝酸锌和氯化钙对铅离子的测定影响较小,而100倍浓度的硫酸铜和乙酸镉对铅离子的测定影响较大;最后将该方法用于水样中铅离子的检测。[结论]这种新的电化学检测铅离子方法步骤简单、使用方便、检测快速、线性范围宽、选择性高,有望在食品检验、环境分析等领域实现应用。
郭红媛武晨清吴锁柱程原生樊玮鑫
关键词:铋膜修饰电极电化学检测铅离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