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海明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减少性...
  • 1篇特发性
  • 1篇排斥
  • 1篇排斥反应
  • 1篇脾切除
  • 1篇脾切除术
  • 1篇紫癜
  • 1篇模型大鼠
  • 1篇难治性血小板...
  • 1篇急性排斥
  • 1篇急性排斥反应

机构

  • 4篇徐州医学院附...

作者

  • 4篇邹海明
  • 4篇于生才
  • 4篇侍阳
  • 4篇宋庆伟

传媒

  • 2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肝癌模型大鼠肝硬化期IL-1β、IL-6、TNF-α的水平变化及作用机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研究肝癌模型大鼠肝硬化期血清免疫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和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8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只。实验组按0.2 ml/kg体重静脉注射400 ml/L CCl4橄榄油,2次/w,注射12 w;对照组静脉注射同等量的橄榄油。然后在第4、6、8、10、12周检测两组外周血IL-1β、IL-6、TNF-α水平。结果第4、6、8周两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0周实验组血清IL-1β高于对照组(P<0.05),IL-6、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周实验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肝硬化期血清IL-1β、IL-6、TNF-α的变化较为明显,可有效反映疾病的发展转归。
侍阳宋庆伟于生才邹海明
关键词:IL-1ΒIL-6TNF-Α
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计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 thic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为50例ITP患者行Ls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中转开腹,44例(88%)顺利完成完全腹腔镜脾切除术,手术时间平均(122.7±35.7)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13.6±95.3)ml,8例术中发现副脾并切除。术后6—12h患者均可下床活动,24—48h胃肠蠕动恢复停胃肠减压,3—6d拔除脾窝引流管,术后平均住院(8.0±2.2)d。术后36例患者血小板很快上升,7—10d至峰值,有效率81.8%。本组无一例手术死亡,术后腹腔出血2例。腹壁穿刺孔皮下血肿2例。结论:LS具有患者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康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术者具备一定的开腹手术经验及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遵循由易至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LS治疗ITP是安全、可行的,效果满意。
侍阳宋庆伟于生才邹海明陈宝鹤
关键词:紫癜特发性脾切除术
大黄酸对肝移植大鼠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
2014年
目的探讨大黄酸对肝移植大鼠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二袖套法"建立60只DA→Lewis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环孢素组及大黄酸组各20只。对照组予生理盐水2 m L/d灌胃,环孢素组予环孢素A 10 mg/(kg·d)腹腔注射,大黄酸组予大黄酸20 mg/(kg·d)口服。连续干预7 d后每组各处死大鼠10只,取腔静脉血,采用连续监测法检测血清ALT、AST、LDH水平,ELISA法测血清TNF-α、IL-2、IFN-γ等细胞因子水平;观察肝脏病变情况,计算肝组织排斥活动指数(RAI)。记录各组未处死大鼠的生存期。结果术后1周,环孢素组及大黄酸组血清ALT、AST、LDH、TNF-α、IL-2和IFN-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肝组织标本均呈现重度排斥反应;环孢素组及大黄酸组分别有3、4例标本呈重度排斥反应,余均为中度排斥反应。环孢素组、大黄酸组RA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环孢素组及大黄酸组存活期长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大黄酸可减轻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延长大鼠生存期,效果与环孢素A相近。
侍阳宋庆伟于生才邹海明
关键词:大黄酸肝移植排斥反应
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9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AC)的手术时机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为192例AC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性胆囊炎57例,化脓性胆囊炎115例,坏疽性胆囊炎20例,合并胆囊穿孔4例。发病至手术时间72 h内154例(A组),>72 h 38例(B组)。161例完整切除胆囊(C组),31例行部分切除术(D组)。结果:A、B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中转开腹、放置引流管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D两组仅放置引流管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无胆管损伤、手术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急性胆囊炎,手术时机的把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发病72 h内施术,操作简单易行、预后好。操作困难、手术难度较大的病例,过分追求完整切除胆囊可造成出血、损伤等并发症,部分切除术同样有效。
侍阳宋庆伟于生才邹海明
关键词:病例报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