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琴
- 作品数:24 被引量:102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 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体外转染内皮祖细胞的可行性及对其成内皮细胞活性的影响
- 2006年
-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体外转染入内皮祖细胞(EPCs)的可行性及对其表现型的影响。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HIF-1α。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脐血CD34+单个核细胞(MNCCD34+)。采用电穿孔基因转染,荧光显微镜检测转染效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IF-1α的表达。培养1周后,分为4组:A组:只加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培养;B组:转染入空质粒pEGFP-C1,并加入VEGF、bFGF;C组:转染入pEGFP-HIF-1α质粒;D组:未加VEGF、bFGF诱导。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1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构建的pEGFP-HIF质粒基因序列与基因库(U22431, gi:881345)HIF-1α的CDS编码区完全一致。PBMC转染效率达38%,MNC CD34+转染效率达到42%。PBMC培养1周时,A、B、C组间CD31阳性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值均>0.05),但均显著高于D组(P值均<0.05)。MNCC CD34+培养1周后,A、B、C组间CD31阳性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值均>0.05)。结论真核表达载体pEGFP-HIF体外电穿孔转染入PBMC,提示转染HIF-1α能促祖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效果与加入细胞因子诱导相似,其能增加祖细胞增殖活性。
- 邵琴王长谦范华骅何奔姜萌高跞聂晓绚刘嬿
- 关键词:低氧诱导因子单个核细胞内皮祖细胞内皮细胞
- 脐血、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分化成内皮细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人的脐血、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s)体外分离、纯化、诱导扩增和分化为内皮细胞的可行性,并检测其表型和功能。方法新鲜脐血和健康成年人的外周血,使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得单个核细胞,在M199培养基中体外培养,3d后去除悬浮细胞,继续培养,诱导EPCs增殖和分化。流式细胞仪检测EPCs标志CD34和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CD31表型,RTPCR检测ecNOS,flk1/KDR基因水平表达,免疫组化验证蛋白水平表达,并进一步通过NO活性的变化检测内皮细胞的功能。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s,PBMC)刚分离时,CD34阳性表达率为(1.1±0.8)%,培养3d后为(16.9±6.2)%。细胞形态观察发现,刚分离的单个核细胞呈圆形,形态小,3d后有明显集落形成,7d后梭形细胞线样排列,随培养时间增加,细胞形态逐渐变大,呈现出典型铺路石样改变。脐血单个核细胞(umbilicalcordbloodmononuclearcells,CBMC)和PBMC培养10d后,CD3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17)%和(82±9)%。RTPCR检测有内皮细胞特异性成分ecNOS,flk1/KDR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细胞膜和细胞浆中有弥漫性棕色出现,呈阳性反应,证实了蛋白水平的表达。培养10d的贴壁细胞随着VEGF浓度增加,NO生成增加,具有内皮细胞的功能。结论脐血,外周血EPCs体外分离,纯化,诱导培养后的贴壁细胞表型检测,大部分细胞具有内皮系标志物,并具有产生NO功能。
- 邵琴王长谦范华骅姜萌刘嬿聂晓绚高跞
-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内皮细胞
-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疑似冠心病患者6040例合并传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5
- 2016年
- 目的对临床上冠心病患者合并传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纳入本中心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因冠心病或疑似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住院患者,将存在严重冠心病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归为PCI组(2808例),不存在严重冠心病且未行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患者归为No-PCI/CABG组(3232例)。PCI组再分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组、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NSTEMI/UA)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A)组。对临床上合并的传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PCI组患者男性比例(75.4%比53.1%,P<0.0001)、平均年龄[(64.83±0.20)岁比(63.39±0.18)岁,P<0.0001]、高血压病(66.7%比54.7%,P<0.0001)、糖尿病/糖耐量异常(37.0%比20.8%,P<0.0001)、卒中(7.0%比5.4%,P=0.0098)和慢性肾病(4.3%比2.8%,P=0.001)比例显著高于NoPCI/CABG组;而两组间高脂血症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CI组中女性高血压病(74.1%比64.3%,P<0.0001)、糖尿病/糖耐量异常(42.5%比35.3%,P=0.0007)和卒中(9.4%比6.2%,P=0.0054)比例均显著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无论PCI组还是No-PCI/CABG组,女性高脂血症比例均显著高于男性。(3)对PCI组进行亚组分析发现,STEMI组男性比例显著高于NSTEMI/UA组和SA组(83.9%比72.9%比72.3%,P<0.0001),而发病年龄显著小于NSTEMI/UA组和SA组[(62.54±0.45)岁比(65.15±0.28)岁比(66.17±0.34)岁,P<0.0001]。SA组高血压病(71.9%比66.9%比60.0%,P<0.0001)和既往靶血管血运重建(PCI/CABG)(33.9%比18.7%比7.2%,P<0.0001)比例显著高于STEMI组和NSTEMI/UA组;NSTEMI/UA组糖尿病/糖耐量异常比例显著高于STEMI组和SA组(39.7%比35.1%比34.4%,P<0.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高脂血症、慢性肾病和卒中的比例三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是冠心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既往靶血管血运重建是SA和NSTEMI/UA患者靶�
- 江立生邵琴卜军何奔
-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回顾性分析
- 旋转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和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评估旋转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和安全性。方法:入选准备行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标准冠状动脉造影(SA)组与旋转冠状动脉造影(RA)组。比较2组间应用造影剂和射线辐射量。结果:RA组所有患者成功行旋转冠状动脉造影。与标准SA组相比,RA组造影剂应用减少18%[(62.16±15.03)∶(76.91±20.00)ml,P=0.042],总的射线辐射量,左冠RA与SA相比,射线量减少了23%[(24.4034±8.1150)∶(31.8861±12.9449)Gycm2,P=0.0188],右冠RA与SA相比,射线量减少了27%[(3.9936±2.089)∶(5.4869±2.5002)Gycm2,P=0.0263]。RA与SA相比,总的手术时间呈缩短趋势[(374.8±136.2)∶(417.2±183.5)sec;P=0.2]。结论:旋转冠状动脉能够快速完成,安全有效,造影射线量和造影剂明显减少,可以成为评估冠心病的一种补充和/或替代方法。
- 韩志华何奔何清邵琴葛恒龚兴荣江立生张清刘建平厉锦华周炜谢文毅刘佳俊
- 关键词:冠心病放射线造影剂
- 脐血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成内皮细胞的体外比较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人脐血、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体外分离、纯化、诱导扩增和分化为内皮细胞的可行性,并对两者分化成内皮细胞的能力进行比较。方法:新鲜脐血和健康成年人的外周血,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得单个核细胞,磁珠分选方法(MACS)分离脐血CD34+单个核细胞(MNCCD34+)。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MNCCD34+在M-199培养基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EPCs增殖和分化。采用细胞形态学观察比较细胞克隆形成率的区别,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来源的EPCs分化后CD31阳性细胞率。结果:MNCCD34+培养3 d后,细胞克隆形成率为(24.25±6.5)/(3×107)细胞;CBMC贴壁细胞培养3 d后,为(103.00±10.10)/(3×107)细胞;PBMC贴壁细胞培养3 d后,为(74.25±5.44)/(3×107)细胞。CBMC分化形成的贴壁细胞和细胞簇数目多于PBMC(P<0.05),但单个核细胞分化形成的克隆率均明显高于MNCCD34+细胞(均P<0.05)。细胞培养10 d后CD31阳性率为:CBMC为(76.24±16.54)%,PBMC为(82.2±9.0)%,MNCCD34+为(70.03±10.27)%,MNCCD34-仅为(36.5±11.78)%。结论:相似数目的细胞,CD34+细胞单独培养形成的贴壁细胞和细胞簇数目明显少于CBMC和PB-MC(均P<0.05)。培养10 d后CD31阳性细胞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不同来源的EPCs分化率无显著区别,主要来自CD34+细胞群。
- 邵琴王长谦何奔范华骅刘嬿聂晓绚姜萌高跞
- 关键词:单个核细胞细胞分化内皮细胞
- 孤儿核受体Nur77抑制小鼠巨噬细胞脂质沉积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孤儿核受体Nur77对巨噬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和GFP-Nur77质粒cDNA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单克隆细胞系,40μg/m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24h后,用油红O染色定性观察细胞内脂质沉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定量检测细胞内胆固醇酯,用荧光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CD36和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mRNA水平的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6蛋白表达,Westernblot方法检测ABCA1蛋白表达。结果Nur77能够显著减少ox-LDL诱导引起的巨噬细胞内脂质沉积。ox-LDL诱导前,GFP-RAW264.7组和GFP-Nur77-RAW264.7组细胞内总胆固醇含量分别为(38.66±0.13)μg/mg蛋白和(36.25±0.48)μg/mg蛋白,细胞内胆固醇酯含量为(18.85±0.03)μg/mg蛋白和(17.79±0.86)μg/mg蛋白。ox—LDL诱导24h后,GFP-RAW264.7组和GFP-Nur77-RAW264.7组细胞内总胆固醇含量分别为(68.98±1.68)μg/mg蛋白和(50.94±1.63)μg/mg蛋白,细胞内胆固醇酯含量为(35.92±2.28)μg/mg蛋白和(24.81±2.92)μg/mg蛋白。同时伴随CD36的mRNA及蛋白表达下降和ABCA1的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结论孤儿核受体Nur77通过减少脂质摄取和增加脂质排出而减轻巨噬细胞内脂质沉积,这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 胡刘华何奔沈玲红周磊卜军江立生邵琴王力曾锦章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巨噬细胞
- 355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状况真实世界分析
- 江立生邵琴何奔
- 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配体抑制巨噬—泡沫细胞炎性介质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分泌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在证实泡沫细胞有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表达的基础上,探讨其配体对巨噬细胞、泡沫细胞炎性介质和基质金属蛋白酶分泌的影响。方法体外诱导THP-1单核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给予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进一步诱导其转变为泡沫细胞,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mRNA表达;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配体吡格列酮干预后用Western blot检测巨噬细胞CD40蛋白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泡沫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的浓度,Gelatin Zymog-raphy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结果巨噬细胞转化为泡沫细胞后其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基因表达无显著变化。吡格列酮可显著抑制巨噬细胞CD40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显著抑制泡沫细胞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分泌(P<0.05),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活性,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分泌和活性无影响。结论巨噬细胞、泡沫细胞中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基因表达无变化。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配体从多个环节抑制致动脉粥样硬化炎性因子的分泌,减少基质金属蛋白酶的释放并抑制其活性,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有利。
- 张俊峰葛恒王长谦邵琴
- 关键词:内科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炎性介质基质金属蛋白酶
- 静脉注射携带缺氧诱导因子的内皮祖细胞对裸鼠缺血下肢血管新生的作用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携带缺氧诱导因子1α的内皮祖细胞对裸鼠缺血下肢血管新生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在体外将腺病毒介导人缺氧诱导因子1α基因入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观察转染后的内皮祖细胞在裸鼠缺血下肢局部的促血管新生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转染腺病毒—缺氧诱导因子1α后的内皮祖细胞在细胞内有效并持续表达;移植异种腺病毒—缺氧诱导因子1α内皮祖细胞至Balb/c鼠缺血下肢后可见外源性内皮祖细胞定向作用于缺血部位;移植腺病毒—缺氧诱导因子1α内皮祖细胞组较对照组明显促进体内毛细血管数目增加(P<0.05);mRNA检测提示过表达缺氧诱导因子1α基因可上调其下游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CXCR4因子(P<0.05),增加内皮祖细胞招募,同时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上调(P<0.05)。结论在体内,转染腺病毒—缺氧诱导因子1α的内皮祖细胞可促进缺血下肢的局部血管新生,这种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增加可能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CXCR4的招募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分泌增加有关。
- 姜萌王彬尧王长谦何奔范华骅邵琴黄定九
- 关键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缺氧诱导因子内皮祖细胞血管新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 低氧诱导因子修饰内皮祖细胞促血管新生的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观察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转染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后,EPCs在体外的扩增及迁移功能改变及对体内缺血下肢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在人外周血EPCs中导入人HIF-1α基因。结果转染后的EPCs中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并被特异性siRNA-HIF-1α中度抑制;功能学检测示HIF-1α过表达增加了EPC在体外的分化、扩增、迁移;内皮细胞(EC)标记物CD31、VEGFR2、eNOS及VEGF、NO分泌增加;移植HIF-1α-EPCs至缺血下肢后可见外源性EPCs存在于缺血部位;HIF-1α-EPCs较对照组进一步促进体内毛细血管数目增加。结论在体外,HIF-1α转染后的EPCs扩增及迁移功能改善;在体内,可促进缺血下肢的局部血管新生。
- 姜萌王彬尧王长谦何奔范华骅邵琴黄定九
- 关键词:低氧诱导因子-1Α内皮祖细胞血管新生低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