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俊松

作品数:29 被引量:150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西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经济管理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碳排放
  • 7篇影响因素
  • 4篇生态足迹
  • 4篇鄱阳湖
  • 4篇旅游
  • 3篇湿地
  • 3篇土壤
  • 3篇鄱阳湖湿地
  • 3篇旅游业
  • 3篇江西旅游
  • 3篇江西旅游业
  • 3篇HI
  • 2篇低碳
  • 2篇时空演变特征
  • 2篇能耗
  • 2篇前缘
  • 2篇污染
  • 2篇流域
  • 2篇PLS
  • 2篇

机构

  • 17篇江西师范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生...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南昌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城...
  • 4篇江西科技师范...
  • 3篇江西省山江湖...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江西省科学技...
  • 1篇江西省遥感信...

作者

  • 29篇贾俊松
  • 6篇邓红兵
  • 5篇谢冬明
  • 5篇胡林林
  • 4篇郑博福
  • 3篇周杨明
  • 2篇刘春燕
  • 2篇毛端谦
  • 2篇余明泉
  • 2篇陈亚云
  • 2篇熊晓龙
  • 2篇周国宏
  • 1篇吴钢
  • 1篇詹健
  • 1篇严岩
  • 1篇刘昕
  • 1篇孙德强
  • 1篇范英
  • 1篇田野
  • 1篇钱海燕

传媒

  • 6篇生态学报
  • 3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资源科学
  • 1篇中国能源
  • 1篇人口研究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人民长江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财经问题研究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北京第二外国...
  • 1篇湿地科学
  • 1篇水资源与水工...
  • 1篇Journa...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年份

  • 5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鄱阳湖湿地洲滩植物梯度变化被引量:6
2019年
湿地洲滩植物物种多样性及生物量是反映湿地生态系统状态的重要指标,也是揭示水位变化下湿地生态系统响应机理的重要途径。基于鄱阳湖湿地野外调查和实验分析数据,利用α和β物种多样性指数,初步探讨了鄱阳湖湿地洲滩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地上部分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差异性。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洲滩植物物种多样性随高程变化的差异性显著(P<0.001),蚌湖和泗洲头在高程14-15 m的指数较大,表明这一高程范围内与其他高程范围内的物种更替比较显著,而战备湖和北深湖在高程15-16 m的指数较大,表明这一高程范围内与其他高程范围内的物种更替比较显著,而常湖池的指数变化不明显,表明常湖池各高程范围内的物种更替较小。鄱阳湖湿地洲滩植物年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差异性较为复杂,与湿地高程呈现单峰曲线关系,即随湿地高程增加而增加,到达一个峰值后开始减少。同一高程范围内下,洲滩前缘与碟形湖泊的物种多样性与地上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前者最高值在高程13-15 m,后者最高值在高程14-17 m。
谢冬明黄庆华易青朱再昱周国宏田磊周杨明贾俊松钱海燕许跃峰
关键词:鄱阳湖湿地
中国农业碳排放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研究农业碳排放的区域异质性、动态演进及影响因素对于合理推进绿色农业及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0−2021年我国31个省份数据(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数据),测算农业碳排放总量和强度,采用标准差椭圆、Theil指数、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分析时空特征并探讨区域异质性,最后利用LMDI模型从全国、粮食功能区、省域三大层面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时间上,2000−2021年我国农业碳排放总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0.23%;农业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降幅为52.08%。②空间上,标准差椭圆呈“东北−西南”空间分布格局且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碳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主要源于区域内差异,而区域内差异呈粮食产销平衡区>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的特征。此外,核密度估计显示,三大粮食功能区多表现为双峰或三峰格局,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域分化。③影响因素上,经济产出效应和城镇化效应会促进农业碳排放的增长,而生产效率效应、农业产业结构效应、经济结构效应以及农村人口效应一定程度上起抑制作用。研究显示,我国农业碳排放地区差异显著,需要制定差异化的减排策略,推动农业低碳与高质量发展。
彭宸贾俊松余清项朱春敏
关键词: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LMDI模型
中国居民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跃迁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动态把握居民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于建立绿色低碳的能源消费模式以及推进碳减排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00−2021年中国居民直接能源消费量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利用全局空间自相关、LISA时间路径以及LISA时空跃迁分析中国居民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量整体和局部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并使用随机森林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00−2021年居民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和居民人均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均呈上升趋势,但二者增速均有所下降。②居民人均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量整体上具有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且空间关联性有所增强,空间差异呈缩小的变化趋势。局部空间结构较为稳定,且局部空间依赖方向的波动性较弱。省域及其邻域的居民人均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量随时间推移均不发生跃迁的概率较大,空间格局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特征。③能源消费结构对居民人均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的增长起抑制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受教育程度和专利授权数量均起促进作用,人口密度和老龄化程度在一定范围内起抑制作用,而超过阈值则起促进作用。能源消费结构对居民人均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的影响最大,均方误差增量为58.60%;老龄化程度的影响最小,均方误差增量为3.96%。研究显示,中国居民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建议各省份因地制宜构建低碳发展方案,加强区域间碳减排的交流与合作,从能源、人口和经济等方面综合推动居民能耗碳减排,走各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余清项贾俊松朱春敏彭宸
关键词:碳排放影响因素
中国能耗碳排量宏观驱动因素的Hi·PLS模型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弄清楚碳排量的重要宏观驱动因素可以为我们设计与碳减排相关的政策机制提供理论支撑。本文采用递阶偏最小二乘方法(Hi-PLS)进行了宏观驱动因素的研究,并将其与传统PLS模型进行了比较。实证过程采集了1952-2006年我国大陆区的社会、经济、人口及自然环境等方面共36个指标的数据进行。结果表明:与传统PLS模型相比,Hi-PLS用于该主题的研究更加有效,解释起来也更加方便具体;我国碳排放重要的宏观驱动因素来自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等活动强度均较大的领域(如,邮电运输活动与教育文化活动等)及人口数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不重要的宏观驱动因素则来自于几乎无法反映人类活动强度的领域,如自然环境要素和艺术表演团体的个数等。
贾俊松
关键词:碳排放
我国旅游住宿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被引量:12
2015年
核算了我国31个省区旅游住宿碳排放量,并分析了其时空动态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该碳排放在2000-2003、2004-2006及2007-2010年间分别经历了起伏、线性与起伏3个增长阶段。两次起伏可能是由于"非典"疫情及金融危机的影响作用。2分省区看,北京总量和人均量均最大,表明其旅游住宿资源开发最为齐备,未来可开发的空间相对较小。同样地,海南、广东和上海也较小。但海南的碳排放强度总最大,表明其经济增长对旅游业依赖性最大。相反地,北京经济增长越来越不依赖旅游业发展。碳排放密度则西北小,东南大,呈现类"胡焕庸线"特征。3影响因素按大小可依次排序为:交通活动、研发活动、电信配套设施建设活动、宏观经济活动、城镇化建设活动、教育活动、传媒活动、医疗卫生活动及人口增长活动。据此,提出了一些降低旅游住宿碳排放的对策建议供决策者参考。
胡林林贾俊松周秀
关键词:影响因素
2000—2020年长江经济带碳汇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碳汇贡献区,探究其碳汇时空演变规律及驱动机制有利于促进该区域的减碳增汇和低碳发展.该文基于2000—2020年长江经济带土地利用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利用标准差椭圆、重心迁移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长江经济带碳汇的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时间上,2000—2020年长江经济带碳汇总量和强度均在波动上升,但中下游地区的碳汇强度在时序上波动较频繁,林地为最大的碳汇用地,年均固碳量在6817.66×10^(4)t左右.(2)空间上,省域尺度下的碳汇强度呈现“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碳汇总量和林地碳汇分布具有较强的空间一致性,集中分布在中上游且呈现先扩张后收缩并向西迁移的特征;水域碳汇主要在中下游,呈现向西跃进的扩张态势;草地及未利用地碳汇集中分布于川西高原且范围有所收缩.(3)重心迁移上,林地碳汇与碳汇总量的迁移轨迹相似,先向东北后往西,分别累积迁移18.81和17.76 km;草地碳汇向北迁移21.76 km,未利用地碳汇向西迁移32.38 km;相比之下,水域碳汇迁移距离最长,累积向西跃进约73.46 km.(4)影响因素上,长江经济带碳汇大小受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其中自然因子影响最大,社会经济因素中的国家政策、土地利用强度的影响也较为显著;任何两个驱动因素交互作用后的影响力均大于单一因子.研究显示,长江经济带各地区的碳汇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差异显著,为此建议各地区应寻求差异化的低碳路径和优化碳汇用地结构,并通过制定环境政策、土地利用规划等促进地区碳汇潜力提高和低碳发展.
黄汉志贾俊松刘淑婷陈地兰
关键词:影响因素长江经济带
江西县域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0
2023年
查明县域尺度下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对于推进县域低碳发展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西省为例,基于2000—2020年江西省土地利用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利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法,对其县域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2000—2020年间,区县土地利用碳排放均呈上升趋势,碳排放量增速和平均碳排放强度均有下降,但部分区县碳排放增速在2015年后出现提高的变化特征。建设用地是碳排放量增长的首要碳源,林地则具有重要的碳汇作用。②空间上,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表现为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和较为稳定的聚类模式,即轻度和重度及以上排放区空间分布上较为集中。经济发达区县成为碳排放量增长“核心”,欠发达区县则是碳排放量增长“外围”,且这种“核心⁃外围”格局在不断强化。③总体上,抑制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因素为碳排放强度及土地利用效率;驱动因素则有经济发展水平和建设用地规模。但部分区县碳排放强度可能表现为“前期驱动后期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小于驱动作用,故这类区县土地利用碳排放量仍显著增长。因此,江西省各区县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继续降低碳排放强度及通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如用适度集约模式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以免盲目性扩张浪费。另外,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需加强在资金、技术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同区县还应因地制宜,各自明确发展目标,走具有各自县域特色的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
黄汉志贾俊松张振旭
关键词:县域时空演变特征影响因素
基于FAHP-TOPSIS法的我国省域低碳发展水平评价被引量:12
2013年
在区分低碳经济与低碳发展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低碳发展指标体系,并采用整合的FAHP-TOPSIS法对我国30个省区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该指标体系是实用且有效的,可以成功的用来评价一个区域的低碳发展水平。(2)整合的FAHP-TOPSIS法引入了模糊数集,能有效处理专家评估过程中的模糊性,评估结果也符合实际。(3)2003年到2008年,上海低碳发展水平有所下降,下降率为1.91%;其余各省区均在增长,浙江增长最大,北京增长最小,两者增长率分别为29.73%和0.38%。(4)北京一直拥有相对最高的低碳发展水平,而辽宁和江西一直分别处于第6和10位。宁夏、青海、甘肃、贵州及河南则一直依次处于低碳发展水平的倒数前5位,且位次不变。最后,分析了评估结果的合理性及不确定性并提出了一些提高省域低碳发展水平的可行途径及未来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胡林林贾俊松毛端谦刘春燕
关键词:省域
基于IPAT模型的江西旅游业碳排放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认清旅游业碳排放的特征及其人文影响因素,对旅游业低碳发展目标制定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西为例,利用IPAT等式分析其旅游业碳排放特征,并用扩展IPAT模型分析其主要人文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999—2011年江西省域旅游业碳排放增长十分明显,年均增长率达17.56%。旅游交通是第一贡献者,其次为旅游住宿,旅游活动的碳排放最小。(2)当前经济发展模式使自然环境不断恶化,因而急需转变,而新型城镇化战略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不明显,因而值得提倡。(3)人口、GDP等因素增长会促使旅游碳排放继续增长,其中第二、三产业对该碳排放增长的促进作用较第一产业大,而区域技术进步可能会对其旅游碳排放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因而未来应努力提高区域技术水平。
胡林林贾俊松毛端谦刘春燕
关键词:旅游业碳排放人文因素
蚌湖表层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被引量:5
2017年
于2016年1月21~23日,以蚌湖为研究区,在高程10~17 m区间,以1 m为落差,设置7个采样带,分别采集7个采样带0~20 cm深度的土壤样品,分析其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蚌湖0~2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具有较为明显的梯度特征,0~1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值出现在高程14~15 m采样点,最低值出现在高程16~17 m采样点,变化范围为6.36~23.32 g/kg;10~2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值出现在高程14~15 m采样点,最低值出现在高程15~16 m采样点,变化范围为4.74~8.88 g/kg;0~1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比10~2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梯度分布更明显。0~1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地上生物量显著正相关(p<0.05),与其它因子不相关;10~2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含水量显著正相关(p<0.05),与其它因子不相关。
谢冬明周国宏周杨明陈亚云贾俊松彭小英卢锐殷照华熊晓龙余明泉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