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江 作品数:9 被引量:54 H指数:4 供职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药物诱导MDA-MB-435细胞表达ERα及其对内分泌治疗的敏感性 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通过药物诱导雌激素受体(ER)阴性的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恢复ER的表达,探讨其对内分泌治疗的敏感性。方法采用HDAC抑制剂古曲抑菌素(TSA)联合DNMT抑制剂5-AZA-CdR(AZA)作用于MDA-MB-435细胞;以RT-PCR方法检测细胞ERα及其下游基因产物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调节蛋白(pS2)的mRNA水平;以水溶性四氮唑盐-8(WST-8)方法检测诱导前后细胞增殖水平。将药物诱导后的MDA-MB-435细胞接种裸小鼠,观察其在体内增殖能力的改变。结果药物诱导后,MDA-MB-435细胞恢复ERα表达,ERα下游基因产物PR和pS2的表达增加。2.5μmol/L AZA和100 ng/ml TSA诱导MDA-MB-435细胞后,其ERα表达最强。诱导后的MDA- MB-435细胞在不同浓度的雌激素中表现出不同的增殖能力。与未经诱导的细胞相比,诱导后的MDA-MB-435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0.01);经诱导的细胞联合4-羟基三苯氧胺后,其增殖能力进一步下降(P<0.01);而单用4-羟基三苯氧胺不能抑制未经诱导的细胞的增殖(P>0.05)。在裸鼠体内,诱导处理后的MDA-MB-435移植瘤较未经处理的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0.01)。去除雌激素后,诱导后肿瘤细胞在体内增殖能力进一步受到抑制(P<0.01)。结论通过TSA和AZA联合诱导作用,MDA-MB-435细胞株中沉默的ER恢复表达ERα,并且该ERα是具有功能的。经过诱导的细胞株在体内及体外对雌激素均恢复反应。联合应用HDAC抑制剂以及DNMT1抑制剂可以恢复乳腺癌细胞MDA-MB-435对内分泌治疗的敏感性,这为ER阴性的乳腺癌患者治疗开辟一条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范江 陆劲松 殷文瑾 王磊 吴凤英 吴炅 侯意枫 李大强 狄根红 沈镇宙 邵志敏关键词:雌激素受体Α 雌激素 内分泌治疗 5-aza-2’deoxycytidine联合trichostatin A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7 2006年 背景与目的:晚近报道应用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2’deoxycytid ine(AZA)联合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richostatin A(TSA)作用于多种肿瘤,可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本文在此探讨通过AZA联合TSA作用,抑制乳腺癌细胞株增殖能力。方法:联合应用两种药物作用于肿瘤细胞,应用RT-PCR的方法检测MDA-MB-435细胞株p21和p27的mRNA转录水平的改变。通过W ST方法来检测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变化,将MDA-MB-435细胞根据药物处理共分四组:①对照组;②AZA+TSA组;③AZA+TSA+4-OH TAM组;④4-OH TAM组。并且采用流式细胞仪来分析肿瘤细胞周期分布的改变,将MDA-MB-435分成另外四组:①对照组;②AZA+TSA组;③AZA+TSA+E2组;④AZA+TSA+E2+4-OH TAM组。结果:TSA以及AZA联合应用能使肿瘤细胞MDA-MB-435的p27的mRNA水平增加,而p21mRNA水平略减弱。增殖分析的四个组中:AZA+TSA组细胞增殖能力减弱(P<0.01),同时出现细胞阻滞于S期,加入雌激素后细胞阻滞稍减弱。AZA+TSA+4-OH TAM组增殖能力进一步减弱(P<0.01)。4-OH TAM组增殖能力没有改变。细胞周期分析的四个组中:AZA+TSA组出现细胞阻滞于S期,AZA+TSA+E2组细胞阻滞稍减弱。AZA+TSA+E2+4-OH TAM组细胞阻滞再次提高。结论:两种药物联合应用能使得乳腺癌肿瘤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对于肿瘤细胞有一定抑制作用。 范江 陆劲松 王磊 吴炅 侯意枫 李大强 狄根红 沈镇宙 邵志敏关键词:乳腺肿瘤 TRICHOSTATIN 肿瘤细胞 增殖能力 Surviv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Surviv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以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和预后的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63例乳腺癌标本中Survivin的表达;TUNEL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的AI。结果:Surviv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63·5%。Survivin与AI呈负相关,P=0·0000。Survivin与肿块直径、肿瘤分期、雌激素受体状态无关,而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000。单因素分析显示,Survivin是乳腺癌的一个预后指标,P=0·0115。结论:Survivin是一种有效的凋亡抑制蛋白,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起一定作用。检测Survivin对乳腺癌的预后分析和进一步治疗具有指导作用。肿瘤防治杂志,2005,12(19) 张荣新 范江 王圣应 王磊 王朝夫 李同度乳腺癌化学预防研究进展 2004年 雌激素与乳腺癌发生发展之间存在联系 ,使用药物干预这个过程可以达到抑制癌变的作用。目前允许用于临床的化学预防药物仅有三苯氧胺一种 ,其他药物的应用尚待进一步的临床试验提供依据。在进行化学预防之前应该对人群进行风险预测 ,选择合适人群进行用药。现介绍几种乳腺癌化学预防药物与相关临床试验以及对高危易患人群进行筛选的手段。 范江 邵志敏 沈镇宙关键词:乳腺肿瘤 化学预防 CYP19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风险 被引量:2 2006年 CYP19基因表达与雌激素的产生密切相关,突变可能会改变雌激素的暴露情况,影响乳腺癌的发病风险。CYP19基因是一个低外显率的基因,因此对于癌症发生的意义就更大。目前关于CYP19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之间的关系仍存在争论,尚需深入研究以明确芳香化酶的基因多态性在乳腺癌发生中的作用,以及该基因多态性对芳香化酶功能的影响。 范江 陆劲松 邵志敏 沈镇宙关键词:乳腺肿瘤 多态现象 芳香酶 乳腺癌不同肺转移潜能细胞株表达差异蛋白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06年 背景与目的:使用蛋白质组技术,我们鉴定出不同肺转移潜能MDA—MB-435乳腺癌细胞之间11个表达存在差异的蛋白,本研究试图探讨其中3个蛋白,dB—crystatlin(CRAB)、热休克蛋白60(HSP60)和peroxiredoxin 6(PDX6),与乳腺癌转移的关系。方法:使用实时定量RT—PCR的方法验证3个蛋白在不同肺转移潜能细胞株之问mRNA水平的差异。进一步使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2003年1月~2004年1月,32例乳腺癌标本中3个蛋白的阳性率。结果:肺高转移潜能细胞株CRAB,HSP60和PDX6的mRNA水平分别为其亲代细胞的0.24倍,3.15倍和2.43倍。CRAB在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和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2.9%和33.3%;HSP60在2组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5.3%和73.3%;PDX6在2组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9.4%和60.0%。结论:HSP60水平的升高可能与乳腺癌侵袭能力增加相关,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王磊 李大强 侯意枫 罗建民 范江 吴炅 陆劲松 狄根红 沈镇宙 邵志敏关键词:乳腺肿瘤 热休克蛋白60 PEROXIREDOXIN 234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疗效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2 2006年 背景与目的:保留乳房手术已成为早期乳腺癌标准术式之一,10余年来已在国内得到广泛开展,本文分析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的近期疗效及术后乳房美观度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34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在接受保留乳房手术、术后辅助放化疗后的生存率、乳房的外形。结果:1995年10月至2004年7月,234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保乳治疗,包括保乳手术、术后辅助化疗和辅助放疗。全部患者均在门诊得到随访。经过中位随访期22个月(3~100个月),平均随访期29.5个月,随访满3年的患者为75例,3年总生存率96.7%,无病生存率98.7%。局部复发3例,手术至复发间期平均为28.3个月(分别为9,16,60个月)。远处转移8例,手术至远处转移中位问期为12个月(3~48个月);转移部位:骨4例,肺部2例,锁骨上淋巴结1例,胸膜1例。运用JCRT(Joint Center for Radiation Therapy,放射治疗联合中心)标准对116例患者进行术后乳房外形的评价,优、良、中、差分别为9.5%、48.3%、39.7%、2.6%;肿块位于乳房外上象限的83例患者中,采用两个手术切口乳房外形优良者占70.2%,一个手术切口则为34.6%,具显著性差异(X^2=9.532,P=0.023);107例患者中,化、放疗序贯进行乳房外形优良者占70.3%,化、放疗同时进行则为54.3%,无显著性差异(X^2=2.765,P=0.429)。结论:保乳治疗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而言安全可行。采用适当的术式可以保证术后良好的乳房外形。 吴炅 范江 陆劲松 狄根红 柳光宇 陈灿铭 侯意枫 胡震 张家新 王磊 王杰 韩企夏 沈坤炜 沈镇宙 邵志敏关键词:保乳手术 Cyclin E的表达和乳腺癌的预后的meta分析 2006年 背景与目的:多个临床试验分析了cyc lin E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但结果并不一致。本研究对已发表的相关临床试验结果进行再分析,从而探讨肿瘤组织的细胞周期素E(cyc lin E)的表达水平是否是乳腺癌的预后因素。方法:检索PubM ed以及CBMD isc数据库中研究cyc lin E表达与乳腺癌预后关系的文献,使用m eta分析的方法分析cyc lin E是否为乳腺癌的预后因素。结果:共有13篇符合要求的文献,包括患者的总数为2644人。各个研究之间在病例选择、随访时间、辅助治疗、检测方法以及表达水平的判定标准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合并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cyc lin E水平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RFS)的危险比(HR)分别为2.26(95%C I:1.41-3.61)和1.72(95%C I:0.95-3.10);高cyc lin E水平患者的总生存率(OS)/乳腺癌相关生存率(BCSS)的HR分别为2.74(95%C I:2.22-3.39)和2.86(95%C I:1.85-4.41)。在淋巴结阴性的患者中,合并的高cyc lin E水平患者OS的HR为3.40(95%C I:2.20-5.26)。结论:cyc lin E可能是乳腺癌OS独立的预后因素,但该结论尚需进一步的大规模临床试验加以验证。 王磊 范江 王筱金 狄根红 沈镇宙 邵志敏关键词:乳腺肿瘤 预后 细胞周期素E META分析 保留乳房治疗早期乳腺癌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比较早期乳腺癌病人接受保留乳房(保乳)治疗与根治性手术疗效。方法采用配对的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1995-2002年间在复旦大学肿瘤医院接受手术的乳腺癌病人,根据发病年龄、腋窝淋巴结状态、性激素受体状态、肿块大小4个变量对保乳病人和改良根治的病人进行匹配,比例为1∶2。配对结果为保乳病人127例,改良根治病人254例。保乳组中位随访时间为49个月,改良根治组为58个月。比较两组的局部区域复发率以及总存活率和无病存活率。结果保乳组的局部区域复发率为3·39%,改良根治组为1·84%,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55)。保乳组总存活率为96·73%,改良根治组97·57%,差异无显著性(P=0·66)。保乳组的无病存活率为86·04%,改良根治组为91·57%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37)。结论对于合理选择的病人采用肿块广泛切除腋窝中下群淋巴结清扫以及手术后辅助性放射治疗可以很好地控制局部复发以及取得理想的存活率。保乳治疗可以取得与改良根治同样的治疗效果,但可拥有较好的外形。 范江 王磊 吴炅 陆劲松 王筱金 狄根红 沈坤炜 韩企夏 刘邦令 沈镇宙 邵志敏关键词:保留乳房治疗 乳腺癌 回顾性队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