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斌斌
- 作品数:20 被引量:141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保健专项资金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在炎症性肠病模型的定位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治疗小鼠炎症性肠病(IBD)模型后其在结肠的定位情况。方法将骨片培养法培养的雄性BALB/C小鼠BMSCs,用羧基荧光素二乙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DA SE)进行荧光标记后经尾静脉注射于雌性大鼠IBD模型体内,并设立对照组。分别于移植后第2、5、9天后取远端结肠组织,一部分制成冰冻切片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肠荧光分布情况,另一部分经PCR检测Y染色体的性别决定区段(SRY)基因作为标志,以确定BMSCs的肠道定位情况。结果 BMSCs生长迅速、纯度高,可诱导成为脂肪细胞及骨细胞;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造成的IBD模型部分肠段缩窄,溃疡形成,黏膜及黏膜下层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纤维细胞浸润;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移植BMSCs的模型组结肠组织存在荧光;SRY检测显示TNBS-MSCs移植组及雄性小鼠对照组均能检测到SRY基因。结论移植后的BMSCs能在IBD模型的损伤肠道组织中定位。
- 陈倩倩万军阎丽王卫华王昌正石卉苏斌斌曾庆环杜海涛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炎症性肠病2,4,6-三硝基苯磺酸生物学标记
- 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与非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临床差异分析被引量:20
- 2015年
- 目的 探讨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与非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NPI-IBS)的临床差异.方法 收集解放军总医院2010年至2013年确诊并治疗的PI-IBS患者(PI-IBS组)117例、非感染后IBS患者(NPI-IBS组)201例,以及31例健康体检人员(健康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和治疗前血清样本,分析各组临床特征和血清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水平的差异.结果 (1)PI-IBS组患者的IBS发病至就诊时间长于NPI-IBS组[(19.7±10.3)个月比(11.4±5.3)个月,P<0.05],伴焦虑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50分]的比例明显高于NPI-IBS组[58.1% (68/117)比28.9%(58/201),P<0.05];两组的男女性别比、发病年龄、IBS分型、胃肠道症状分级量表(GSR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PI-IBS组血清I-FABP水平明显高于NPI-IBS组和健康对照组[(42.6±14.8)μg/L比(17.3 ±11.5)μg/L和(10.6±8.2) μg/L,P均<0.05],NPI-IBS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清I-FAB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3)PI-IBS组腹泻型IBS(IBS-D亚型)患者血清I-FABP水平明显高于NPI-IBS组IBS-D亚型患者[(54.8 ±9.3)μg/L比(12.3±6.2) μg/L,P<0.05],两组间便秘型IBS(IBS-C亚型)和混合型IBS(IBS-M亚型)患者的血清I-FABP水平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 PI-IBS患者病程长、多伴有焦虑状态,且存在隐匿性肠道炎症,伴有肠黏膜上皮损伤.血清I-FABP有望成为PI-IBS检测指标.
- 石卉万军刘文徽苏斌斌
-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
- 胃部疾患与多种病原微生物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6年
- 苏斌斌万军
- 关键词:胃疾病微生物学
- 272例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2
- 2008年
- 目的分析影响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998-2002年272例TNM分期为Ⅰ、Ⅱ、Ⅲ期且明确进行了根治性手术(R0)的直肠癌患者的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法分析直肠癌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患者中位生存时间58.5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70%、62%。单因素分析表明术前CEA水平、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及TNM分期为直肠癌预后的影响因素,术后辅助化疗是Ⅱ、Ⅲ期直肠癌预后的影响因素,年龄、性别、肿瘤的大体类型及脉管浸润与直肠癌的预后关系不大,肿瘤距肛缘距离不是直肠癌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术前CEA水平、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为直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直肠癌根治术后的5年生存率与肿瘤距肛缘距离无关,术前CEA水平、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为直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术前准确的CEA指标和病理评估,早期根治性手术,恰当的术后辅助化疗有利于提高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
- 宫媛吴本俨苏斌斌
- 关键词:直肠肿瘤预后
- 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腹症患者中鉴别急性肠缺血的价值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评估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在急腹症患者中鉴别急性肠缺血的价值。方法2009年11月至2011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151例住院急腹症患者及17例健康对照者纳入本研究,测定其血清I-FABP水平,根据ROC曲线计算I-FABP诊断急性肠缺血的临界值、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评估其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结果151例急腹症患者中急性肠缺血24例,非肠缺血127例。肠缺血组的I-FABP水平[(109.67±48.82)μg/L]明显高于非肠缺血组[(36.78±11.25)μg/L]和健康对照组[(8.33±6.25)μg/L],P值均〈0.01。I-FABP的诊断临界值为87.52μg/L,I-FABP诊断急性肠缺血的敏感度为0.762,阴性预测值为0.963,阳性似然比3.05,阴性似然比0.24。结论血清I-FABP用于鉴别急腹症中急性肠缺血患者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 石卉吴本俨刘文徽苏斌斌李婷婷
- 关键词:急腹症肠缺血肠脂肪酸结合蛋白
- 质子泵抑制剂与老年共病常见用药的代谢性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8年
- 衰老所引起的消化道器官在解剖和生理上的一系列变化,加之较高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吸烟、应激及非甾体类抗炎药、抗栓药物使用等因素,使得老年人罹患酸相关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同时,共病及其相伴随的多重用药是老年患者的重要特征,因此,质子泵抑制剂与常见共病相关药物的联合使用在老年患者中非常普遍。联合用药,难免会产生药物相互作用。
- 马金霞苏斌斌
- 关键词:质子泵抑制剂多重用药共病代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率
-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多因素预后分析
- 目的: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日渐增多。目前,结直肠癌已成为我国第3位常见恶性肿瘤。结直肠癌在最近10余年来,生存率方面没有大的变化,5年总体生存率保持在60%-70%。通过研究结直肠癌患者的临...
- 苏斌斌
- 关键词:结直肠癌预后癌胚抗原癌结节
- 文献传递
- 结直肠癌化学预防的研究进展
- 2014年
-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利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化合物来预防结直肠肿瘤逐步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将着重论述具有临床潜力的结直肠癌化学预防制剂。
- 苏斌斌万军
- 关键词:结直肠癌化学预防肿瘤
-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类型的对比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通过探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复发类型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为预防结直肠根治术后复发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期间,行根治性手术且临床病理证实为Ⅰ至Ⅲ期的结直肠癌464例患者,对术后复发的90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复发时间,分为两组。复发时间≤30个月定为早期复发组,>30个月为晚期复发组。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早期复发78例(86%),晚期复发12例(14%)。Ⅰ期结直肠癌的中位复发时间为35.1个月,Ⅱ期、Ⅲ期分别为13.6个月、12.9个月,在复发时间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复发中位时间为17.4个月。其中,局部复发中位时间为16.9个月,单发转移中位时间为13.3个月,多发转移中位时间为7.7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及肿瘤的肉眼类型是影响肿瘤复发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早期复发时间的独立因素(P=0.049)。结论:大部分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发生在术后30个月内,但仍有部分患者属于晚期复发。术后早期复发者以远处转移为主,晚期复发以局部复发为主。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结肠癌术后复发时间的独立因素,肿瘤浸润至浆膜层及浆膜外是结直肠癌早期复发的独立相关因素。
- 苏斌斌万军
- 关键词:结直肠癌复发
- 844例消化道黏膜下肿瘤临床病理分析及长期随访研究
- 回顾性研究某院SMT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长期内镜随访资料,分析良恶性SMT在消化道的分布规律及其超声内镜特征,为临床上鉴别良恶性SMT提供依据;研究SMT长期自然病程的动态变化,探讨对直径较小(直径≤3cm) SMT患者选取...
- 曾庆环万军杜海涛苏斌斌陈倩倩
-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临床病理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