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江
-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荧光抗体诊断水牛巴贝斯虫病的研究被引量:2
- 1989年
- 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和直接荧光抗体试验(FAT)对水牛巴贝斯虫病进行了研究。IFAT结果表明,我国的水牛牛巴贝斯虫和澳大利亚黄牛牛巴贝斯虫与伊氏锥虫、环形泰勒虫、瑟氏泰勒虫相边缘边虫无交叉免疫反应,而与双芽巴贝斯虫有较低的交叉免疫反应。IFAT和FAT交叉免疫反应及FAT抑制反应证明,国内水牛牛巴贝斯虫、黄牛牛巴贝斯虫和澳大利亚黄牛牛巴贝斯虫三者抗原性相同。用IFAT测定,实验水牛感染后3—8天产生抗牛巴贝斯虫抗体,第23天达到最高峰(1:10240),并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感染后第143天抗体效价仍为1:1280,而水牛血液中的虫体已于感染后第23天消失。水牛巴贝斯虫病疫区内的水牛和黄牛血清学调查显示,100%抗体阳性(水牛16/16,黄牛12/12),而非疫区水中则100%抗体阴性(29/29)。水牛牛巴贝斯虫玻片抗原在4℃.—30℃相—70℃下分別深存3.5个月、1年和1年,其抗原性无明显变化。荧光抗体技术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水牛巴贝斯虫病的方法。
- 王长江刘钟灵
- 关键词:荧光抗体试验水牛巴贝斯虫病
- 牛巴贝斯虫在水牛体内分布情况的初步观察
- 1990年
- 牛巴贝斯虫主要寄生于牛的红细胞内,可随血液分布于各个器官组织,但各器官组织分布多少则有所不同。Callow和McGavin(1963),Callow和Johnston(1963)分别对牛脑等组织器官内的巴贝斯虫(Babesia SPP)进行了研究。Wright等(1979)和Commins等(1988)对感染虫体的红细胞在毛细血管中停滞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本试验对患牛巴贝斯虫病的水牛体内的虫体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
- 王长江刘钟灵
- 关键词:水牛牛巴贝斯虫
- 荧光抗体诊断水牛巴贝斯虫病(babesiosis)的研究
- 王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