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卫东

作品数:13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休克
  • 4篇细胞
  • 4篇疗效
  • 4篇创伤
  • 4篇创伤性
  • 3篇多发伤
  • 2篇蛋白
  • 2篇血性
  • 2篇盐酸
  • 2篇盐酸戊乙奎醚
  • 2篇治疗肾绞痛
  • 2篇肾绞痛
  • 2篇失血
  • 2篇失血性
  • 2篇失血性休克
  • 2篇肿瘤坏死因子
  • 2篇戊乙奎醚
  • 2篇疗效观察
  • 2篇疗效评价
  • 2篇坏死因子

机构

  • 13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兰州军区兰州...
  • 1篇深圳市急救医...

作者

  • 13篇王卫东
  • 10篇邓哲
  • 8篇赵中江
  • 7篇周泽强
  • 7篇孙冀武
  • 6篇谢玉刚
  • 6篇邱旻
  • 6篇姚彬
  • 3篇刘德红
  • 3篇杨峰
  • 2篇邓勇
  • 2篇韩庆
  • 1篇王雪梅
  • 1篇陆建华
  • 1篇倪勇
  • 1篇邱曼
  • 1篇韩晓红
  • 1篇熊家祥
  • 1篇吴绍豪
  • 1篇范瑞芳

传媒

  • 3篇第八届全国创...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1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发伤早期组织因子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1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早期血浆组织因子(TF)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1(TFPI)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2005年10月~2007年10月间30例多发伤患者伤后第1、2、3天血浆TF、TFPI-1和D-二聚体水平,同法测定25例健康人血浆相应指标作为对照组。结果血浆TF和D-二聚体水平在伤后第1天即已明显升高,伤后第2天达到峰值;TFPI-1在伤后随时间延长而降低。TF在伤后第1、2、3天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D-二聚体和TFPI-1伤后第2、3天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发伤后早期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和继发纤溶亢进,动态检测血浆中TF、TFPI-1和D-二聚体有利于了解多发伤后继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炎症反应程度,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周泽强邓哲王卫东杨峰
关键词:多发伤血浆组织因子D-二聚体
高渗盐水复苏创伤性未控制失血性休克的疗效评价
赵中江邓哲邱旻孙冀武姚彬谢玉刚王卫东
神经上皮肿瘤中端粒酶活性和细胞增殖凋亡的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神经上皮肿瘤的端粒酶活性及与肿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关系。方法对35例神经上皮肿瘤组织和8例正常者脑组织采用改良TRAP法检测端粒酶活性,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法检测嗜银蛋白(AgNOR)指数。结果神经上皮肿瘤端粒酶阳性率为23/35,Ⅰ、Ⅱ、Ⅲ及Ⅳ级肿瘤的端粒酶活性分别为37.1 TPG、75.2 TPG、165.1 TPG和243.2 TPG;端粒酶活性、AgNOR指数和肿瘤恶性度呈正相关,凋亡指数和肿瘤恶性度成负相关;端粒酶活性和AgNOR指数成正相关,和凋亡指数成负相关。结论在神经上皮肿瘤中端粒酶活性不仅和肿瘤恶性度密切相关,还和肿瘤细胞的凋亡增殖密切相关。
王卫东韩晓红韩庆邱旻陈文凯杨径
关键词:神经上皮肿瘤端粒酶活性细胞增殖
盐酸戊乙奎醚联合复方双氯芬酸钠治疗肾绞痛的疗效观察
邓哲赵中江谢玉刚孙冀武周泽强邱旻姚彬王卫东邓勇
盐酸戊乙奎醚联合复方双氯芬酸钠治疗肾绞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09年
肾绞痛是常见急症,其止痛药物和方法很多。目前公认的有非甾体抗炎药和麻醉性镇痛药,但这两类药物单用时的止痛效果并不十分满意,其60min完全止痛率均不到75%,故临床常加用抗胆碱类解痉药物如阿托品等。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为新型抗胆碱药,具有半衰期长副作用少的优点。笔者自2006年1月开始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将盐酸戊乙奎醚联合复方双氯芬酸钠(蒙洛英)应用于肾绞痛止痛,
邓哲赵中江谢玉刚孙冀武周泽强邱旻姚彬王卫东邓勇
关键词:盐酸戊乙奎醚肾绞痛疗效观察止痛药物麻醉性镇痛药
肝细胞癌术前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术后早期复发的关系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术前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术后早期复发的关系。方法: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72例肝细胞癌行肝切除术,术前30min采静脉血,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RP水平。血清CRP≥8mg/L为CRP阳性,血清CRP<8mg/L为CRP阴性。分析血清CRP水平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肝细胞癌血清CRP表达阳性率为72.2%(52/72)。肝细胞癌术前血清CRP水平与术后早期复发、血清AFP滴度水平及包膜浸润、门静脉侵犯、肝内转移、肿瘤大小等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明显相关。术前血清CRP阳性及阴性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率分别为44.2%(23/52)及10%(2/20)。结论:肝细胞癌术前血清CRP水平可能是术后早期复发的良好的预后指标。
王卫东范瑞芳韩庆吴绍豪赵中江倪勇王成友
关键词:肝细胞癌C-反应蛋白肝切除术复发
NMDA受体过度激活对严重烧伤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2008年
目的:观察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的过度激活对大鼠严重创伤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为探索从中枢的某一环节着手,来抑制严重创伤后的炎性反应失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0%TBSAⅢ度烧伤为严重创伤模型,利用ELISA方法检测激活NMDA受体对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IL-1β)、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通过膜片钳技术检测严重烧伤能否导致大鼠神经元NMDA受体的过度开放;再观察阻断NMDA受体能否抑制严重烧伤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水平的上升。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使用NMDA0.5mg/kg激活NMDA受体,血清TNF-α、IL-1β、IL-6明显升高,加大剂量(2mg/kg)可以使血清TNF-α、IL-1β、IL-6进一步升高;(2)在35pS电导水平的开放中,烧伤使通道开放概率增加非常显著,在100pS电导水平的开放中,开放时间常数τ、通道开放概率增加非常显著;(3)腹腔注射MK-1801(3mg/kg)阻断NMDA受体可以抑制烧伤后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的上升,加大注射剂量(5mg/kg)可以进一步抑制烧伤后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的上升。结论:NMDA受体是严重创伤(烧伤)后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过度升高的重要环节。
王卫东陆建华熊家祥
关键词:烧伤NMDA受体炎性细胞因子
创伤性休克大鼠肝组织HSP70 mRNA表达变化及甘氨酸的干预影响
2008年
目的观察创伤性休克大鼠肝组织HSP70 mRNA表达变化及甘氨酸的干预影响。方法检测甘氨酸治疗组、休克组和对照组肝组织HSP70 mRNA表达;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并测定血清ALT和AST水平。结果休克组和治疗组肝组织HSP70 mRNA表达分别于复苏后6、12h达高峰。血清ALT、AST随时间延长逐渐增高;光镜下病理改变也随时间延长而损害加重。与休克组比较,治疗组肝组织HSP70 mRNA表达明显增强、血清ALT和AST明显降低且肝组织光镜下病理损害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甘氨酸可增强肝组织HSP70表达,减轻创伤性休克后继发的肝脏损害。
邓哲刘德红谢玉刚赵中江孙冀武周泽强姚彬邱曼王卫东
关键词:休克创伤性热休克蛋白质70
多发伤早期组织因子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1的变化及其意义
周泽强邓哲杨峰王卫东
多发伤早期组织因子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1的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早期血浆组织因子(TF)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1(TFPI)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2005年10月~2007年10月间30例多发伤患者伤后第1、2、3天血浆TF、TFPI-1和...
周泽强邓哲王卫东杨峰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