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国庆

作品数:7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动脉
  • 7篇支皮瓣
  • 7篇皮瓣
  • 7篇穿支
  • 7篇穿支皮瓣
  • 6篇腓动脉
  • 3篇动脉穿支
  • 3篇软组织
  • 3篇软组织缺损
  • 3篇皮瓣设计
  • 3篇缺损
  • 3篇组织缺损
  • 3篇腓动脉穿支
  • 3篇解剖学
  • 2篇手部
  • 2篇皮肤软组织
  • 2篇皮肤软组织缺...
  • 2篇腓动脉穿支皮...
  • 2篇外科
  • 2篇显微外科

机构

  • 5篇广东省第二人...
  • 3篇南华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牛国庆
  • 6篇黄东
  • 5篇吴伟炽
  • 3篇黄国英
  • 2篇牟勇
  • 1篇黄永军
  • 1篇祝李霖
  • 1篇邓高丽
  • 1篇张惠茹
  • 1篇毕志伟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现代医院

年份

  • 5篇2014
  • 2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外踝上穿支皮瓣解剖分析与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改进外踝上穿支皮瓣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在解剖观测基础上设计以外踝上穿支升支为血管蒂,结扎其降支,在小腿外侧以腓动脉皮支穿出点连线为皮瓣轴线设计切取皮瓣,转位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本组14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面积7 cm×12 cm~16 cm×23 cm,穿支血管蒂长1.6~2.8 cm。术后随访6~18个月,皮瓣肤色与周围相近,略臃肿,外观较为满意,创区功能恢复好。结论解剖研究为临床外踝上穿支皮瓣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经改进的外踝上穿支皮瓣为足踝部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修复提供了一种实用性新方法。
吴伟炽黄东牛国庆牟勇
关键词:腓动脉穿支皮瓣解剖学显微外科
腓动脉双穿支皮瓣设计的解剖学分析与临床应用的研究
第一章腓动脉双穿支皮瓣设计的解剖学分析 目的:解剖分析小腿部腓动脉及其穿支的穿出的位置、分布、血管蒂长度、外径、伴行静脉以及各穿支血管之间存在的联系和穿支所供养的皮瓣面积,研究并完善腓动脉穿支之间存在相互吻合及其联...
牛国庆
关键词:腓动脉穿支皮瓣穿支血管解剖学腓动脉穿支皮瓣
文献传递
腓动脉穿支皮瓣移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临床上选取小腿外侧近中段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较多用于修复手足部中小面积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并取得了较为满意创面修复效果,又因腓动脉穿支血管解剖学的穿出位置、数目、管径及血管蒂的长度相对恒定,结合术前多普勒对穿支血管定位使得该皮瓣的设计、切取相对快捷、简单.诸多优点使得该皮瓣一经出现即得到临床医生的青睐,发展迅速.关于腓动脉穿支皮瓣的基础解剖学研究和临床手术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报道,该技术已趋于成熟.但是因单个穿支体区的大小,限制了该皮瓣的切取面积从而限制了该皮瓣的应用范围.本文通过广泛查阅腓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特点及其临床应用文献的报道,旨在寻找腓动脉穿支皮瓣继续发展的方向,综述如下.
牛国庆黄东
关键词:腓动脉穿支皮瓣移植皮肤软组织缺损穿支皮瓣中小面积临床医生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报道应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2月-2013年1月,对12例手部不同部位、形态的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切取皮瓣面积为4cm×6cm-8cm×13cm,以肌皮、肌间隔穿支为蒂。动脉血管蒂与受区血管采用端端或端侧吻合,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结果本组12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2个月.1例指腹皮瓣因臃肿行皮瓣修整术后手指屈曲功能接近正常,余11例皮瓣的外观与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应用腓动脉穿支皮瓣,可设计切取不同形状、大小的皮瓣,以适应并修复手部不同部位、形态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均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黄国英牛国庆黄东张惠茹吴伟炽黄永军
关键词:穿支皮瓣腓动脉皮肤缺损
手部软组织缺损两种皮瓣修复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并比较跗外侧动脉皮瓣与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为两者的临床选择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10月~2013年10月,选取23例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跗外侧动脉皮瓣修复手指部软组织缺损10例;采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部软组织缺损10例、手背部软组织缺损3例。结果本组23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个月-1年,跗外侧动脉皮瓣与手部肤色、纹理接近,质地柔软、弹性良好、耐磨,外观较佳,对手指屈伸功能无影响,皮瓣两点辨别觉达5~8mm;术后3例供区植皮部分坏死,换药治疗7—21d后,2例愈合,1例行二次游离植皮,足部活动良好。腓动脉穿支皮瓣质地柔软、弹性好、耐磨、皮瓣两点辨别觉达8—10mm,但较周围肤色稍深、纹理较疏松:术后4例因皮瓣臃肿行削薄手术;小腿供区9例仅留线状瘢痕,4例植皮成活良好对供区外观影响小,功能无影响。结论手部较小面积的软组织缺损采用跗外侧皮瓣修复外观及功能较佳,但足部供区植皮容易坏死应注意防范;腓动脉穿支皮瓣对供区损伤小,适宜修复手部中等面积的软组织缺损;根据手部软组织缺损部位及程度,选择适宜皮瓣修复,可以达到更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祝李霖吴伟炽牛国庆黄东黄国英
关键词:手部软组织缺损腓动脉穿支皮瓣显微外科
足内侧穿支皮瓣设计的解剖基础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为足内侧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基础。方法对8侧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足内侧区进行显微解剖,观测各穿支血管的位置、数目、外径、蒂长及吻合等情况。结果足内侧区皮肤的血供有:足底内侧动脉、内踝前动脉、跗内侧动脉和?母趾胫侧动脉。足底内侧动脉浅支穿?母展肌在舟骨粗隆附近浅出,外径(1.08±0.20)mm;深支从?母展肌和趾短屈肌的间隙内向足底内侧平均发出5.3支穿支,平均外径(0.63±0.25)mm,蒂长(0.93±0.31)cm;内侧深支的内侧支由舟骨粗隆前(1.92±0.61)cm处从?母展肌上缘浅出至足内侧。?母趾胫侧动脉从第一跖趾关节近侧(2.03±0.56)cm处穿出至足内侧。足底内侧动脉浅支、内侧深支的内侧支与内踝前动脉、跗内侧动脉吻合形成展肌上缘动脉弓,动脉弓的远端与?母趾胫侧动脉相吻合。结论足内侧穿支皮瓣可设计以不同的穿支为蒂进行带蒂转移,修复前足、踝部及足跟周围软组织缺损,也可设计游离皮瓣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
欧阳海洋牟勇吴伟炽黄东毕志伟牛国庆
关键词:足内侧穿支皮瓣足底内侧动脉
腓动脉双穿支皮瓣设计的解剖学分析与临床应用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解剖分析小腿部腓动脉穿支的穿出规律及各穿支血管之间的联系,为临床设计腓动脉双穿支皮瓣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新鲜小腿标本8例行动脉灌注乳胶-氧化铅,对腓动脉各穿支血管解剖结构主要是血管的形态、走形、分布进行研究分析,筛选适合做双穿支皮瓣的血管蒂。临床上应用7例,均为吻合双血管蒂皮瓣,并逐渐扩大皮瓣切取面积,皮瓣大小:5cm×9cm^8cm×15cm。结果腓动脉直径≥5mm的穿支血管4~5支,其中以第2支穿支外径最粗,外径为(0.94±0.11)mm、血管蒂较长,蒂长为(6.61±1.32)cm、皮瓣血供面积较大适合作为首选穿支蒂再联合其他穿支设计双穿支皮瓣。7例双皮支腓动脉穿支皮瓣均成活,随访3~12个月,穿支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恢复较佳。结论设计以第2穿支联合其他穿支的腓动脉双穿支皮瓣,皮瓣轴心线位于穿支点后侧,临床上可切取血供佳、面积较大的腓动脉穿支皮瓣。
牛国庆黄东吴伟炽黄国英欧阳海洋邓高丽
关键词:腓动脉穿支皮瓣解剖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