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美清

作品数:4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番茄
  • 2篇支持向量
  • 2篇向量
  • 2篇高压静电场
  • 2篇光谱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荧光
  • 1篇叶绿素荧光参...
  • 1篇营养诊断
  • 1篇荧光参数
  • 1篇幼苗
  • 1篇支持向量回归
  • 1篇支持向量机
  • 1篇生理特征
  • 1篇生理指标
  • 1篇潜育期
  • 1篇热成像
  • 1篇向量机
  • 1篇磷营养

机构

  • 4篇江苏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4篇李美清
  • 2篇吴沿友
  • 1篇魏新华
  • 1篇刘继展
  • 1篇李林
  • 1篇李青林
  • 1篇朱文静
  • 1篇李晋阳
  • 1篇毛罕平

传媒

  • 2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农机化研究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高压静电场对黄瓜幼苗叶绿素荧光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以萌发30天的黄瓜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强度的高压静电场(HVEF)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研究发现,较低强度的外加电场可显著降低NPQ与qN,提高ETR与qP,有利于黄瓜幼苗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其中,以1.0kV/cm强度电场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过强的外加电场则会破坏PSⅡ反应中心,不利于黄瓜幼苗进行光合作用。
朱剑昀吴沿友李美清
关键词:高压静电场黄瓜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
高压静电场对水培番茄生理指标与产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为探讨高压静电场对水培番茄生理生化指标与产量的影响规律,阐明影响机理,将番茄幼苗放入平行板电极的2个极板间并施加2.00、2.25、2.50 k V/cm 3种不同强度的高压静电场8 h,然后将电场处理后的幼苗在温室采用无机基质和营养液模式培养,同时对茎粗、鲜质量、叶绿素含量、根系形态特征、生长期、膜透性、离子浓度变化和果实最终产量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与不加电场的对照相比,营养液栽培高压静电场处理改变了番茄的生长特性,且强度为2.25 k V/cm的电场对茎粗、鲜质量、叶绿素含量、根系形态的促进效果最优,基质栽培中2.25 k V/cm的电场处理后产量提高了23%。
李美清吴沿友李青林
关键词:高压静电场番茄生理指标
基于光谱特征和生理特征的番茄磷营养诊断方法被引量:11
2016年
为提高番茄磷营养水平检测精度,针对目前基于光谱分析的作物磷营养水平检测精度较低以及磷的光谱反射率受叶绿素和花青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了结合番茄样本光谱特征和生理特征的番茄磷营养水平诊断策略。以自行培育的25%、50%、75%、100%、150%5个梯度水平的磷营养胁迫水培番茄样本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光谱分析仪和叶绿素仪采集不同磷营养水平番茄叶片的光谱数据和SPAD值,并对叶片花青素含量进行测定,提取各样本在不同波长下的光谱反射率和生理特征(SPAD值和花青素含量)作为番茄磷营养诊断的特征变量,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立诊断模型,通过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获取支持向量机的最优参数。将120个番茄样本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分别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的建模方法结合番茄样本光谱特征和生理特征能够建立精度较高的番茄磷营养水平预测模型,高于对比的其他方法,其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61 1和0.461,诊断效果较好,为番茄磷素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思路。
李美清李晋阳毛罕平
关键词:番茄光谱营养诊断支持向量回归
红外热成像与近红外光谱结合快速检测潜育期番茄花叶病被引量:5
2018年
现有的番茄花叶病无损检测方法无法在潜育期内,即显症之前进行早期识别导致施药不及时或者盲目过度施药。设计与试制了红外热成像信息采集系统,主要包括:光箱、红外热成像仪、温度及升降控制器、加热板和升降载物台。该系统能够根据温度起止节点的要求,人为调节拍摄温度。在江苏大学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Venlo型温室中进行非抗病性番茄品种辽宁农科院L-402的培育。采用叶面摩擦接种花叶病毒(Tobacccco mosaic virus,ToMV),分为轻度感染组(LI),重度感染组(SI);LI组为磷酸缓冲液稀释500倍后的病毒液接种,SI组为病毒原液接种。对照组(CG)喷施等量磷酸缓冲液。接种10d后叶片开始出现病斑,证明接种后9d为番茄花叶病的潜育期。使用红外热成像系统采集了三个组共计144个样本的红外热成像图,计算叶表最大温差(MTD)以表征潜育期内连续9d内的叶面温度变化情况。CG组叶片的MTD值差异极小,而接种后叶片MTD值随着病毒侵染时间的推进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接种6d后MTD值差异最大可达1.63℃,第7d开始差异逐步缩小,表明病毒的扩散范围增大导致病叶越来越多的区域被侵染使得整体叶温上升。光谱采集采用两种方法进行,一种是根据热像图的MTD值计算判别出温度突变区域后采集光谱,记为热像采集法(TCM);另一种是不考虑病灶位置,在叶尖、叶中、叶基三个区域分别随机选择一个点采集光谱后求平均值,记为随机采集法(RCM)。TCM确定三个光谱采集点的选择原则是:LI组接种后3,6和9d的温度突变区域平均MTD值比CG组温度分别高出0.3,0.7和0.5℃。SI组接种后3,6和9d的温度突变区域平均MTD值比CG组温度分别高出0.5,1.2,0.8℃。差值达到此标准的病灶位置才定为TCM的可选区域。对所有样本采用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建立识别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对2 151个波长点的光
朱文静李林李美清刘继展魏新华
关键词:红外热成像近红外光谱潜育期番茄花叶病支持向量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