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沿友

作品数:336 被引量:1,252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92篇期刊文章
  • 130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8篇农业科学
  • 72篇生物学
  • 22篇天文地球
  • 2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6篇文化科学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8篇医药卫生
  • 4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水利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95篇植物
  • 53篇同位素
  • 40篇稳定碳同位素
  • 33篇诸葛菜
  • 32篇碳酸酐酶
  • 32篇碳同位素
  • 30篇微藻
  • 26篇植物叶
  • 25篇植物叶片
  • 23篇组培
  • 22篇叶绿
  • 22篇叶绿素
  • 22篇培苗
  • 22篇组培苗
  • 21篇净光合
  • 20篇湿地
  • 20篇光合作用
  • 19篇土壤
  • 18篇油菜
  • 15篇叶片

机构

  • 264篇中国科学院
  • 105篇江苏大学
  • 18篇贵州师范大学
  • 12篇东南大学
  • 1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0篇贵州大学
  • 8篇四川大学
  • 8篇教育部
  • 7篇贵州农业职业...
  • 6篇贵州省植物园
  • 5篇贵阳学院
  • 5篇贵州科学院
  • 4篇四川联合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泰州职业技术...
  • 3篇贵州省农业生...
  • 2篇贵州民族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贵州省农业科...

作者

  • 334篇吴沿友
  • 72篇刘丛强
  • 55篇张开艳
  • 54篇饶森
  • 45篇李海涛
  • 43篇王瑞
  • 43篇苏跃
  • 41篇邢德科
  • 41篇杭红涛
  • 39篇王世杰
  • 35篇刘莹
  • 35篇陆叶
  • 33篇赵丽华
  • 30篇王宝利
  • 28篇李环
  • 26篇李萍萍
  • 25篇谢腾祥
  • 24篇姚凯
  • 21篇付为国
  • 19篇赵玉国

传媒

  • 18篇地球与环境
  • 17篇广西植物
  • 10篇种子
  • 9篇中国岩溶
  • 8篇江苏农业科学
  • 7篇贵州科学
  • 7篇农机化研究
  • 6篇安徽农业科学
  • 6篇西北植物学报
  • 5篇贵州农业科学
  • 4篇北方园艺
  • 4篇农业机械学报
  • 4篇矿物岩石地球...
  • 4篇江苏大学学报...
  • 4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土壤通报
  • 3篇河南农业科学
  • 3篇植物生理学通...
  • 3篇生态学杂志
  • 2篇中国油料作物...

年份

  • 6篇2024
  • 6篇2023
  • 11篇2022
  • 16篇2021
  • 13篇2020
  • 17篇2019
  • 19篇2018
  • 16篇2017
  • 22篇2016
  • 23篇2015
  • 19篇2014
  • 16篇2013
  • 20篇2012
  • 14篇2011
  • 6篇2010
  • 8篇2009
  • 11篇2008
  • 6篇2007
  • 20篇2006
  • 10篇2005
3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模拟喀斯特不同土壤生境胁迫对刺槐幼苗光合特性及干物质分配的影响被引量:19
2019年
为探讨刺槐对不同喀斯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其在生态系统构建的配置方式,通过室内水培实验,人工模拟干旱、高重碳酸盐、低营养、缺磷4种喀斯特土壤生境胁迫,研究刺槐幼苗的光合特性、碳酸酐酶活力、δ13C值和干物质分配对不同喀斯特生境胁迫的响应及适应策略。结果表明:在干旱环境下,刺槐幼苗短期内(10天)最为敏感且受抑制最强,虽增加根冠比和水分利用效率,长期内(20天)能够维持生存;在高重碳酸盐环境下,因气孔导度降低,其通过骤增碳酸酐酶活力来增加溶液中HCO3-利用能力,以此提高茎叶干物质分配,长期保持较好生长力;在低营养环境下,短期内(10天)限制刺槐生长的主要因素为气孔限制,长期内(20天)通过上调碳酸酐酶活力增加对HCO3-的利用能力,提高根部干物质分配,但其生长仍受溶液无机元素的浓度限制;在缺磷环境下,刺槐通过上调碳酸酐酶活力来增加HCO3-利用能力,提高根部干物质分配,维持较高的生长能力。刺槐幼苗在不同喀斯特环境下表现出不同的适应机制,刺槐对4种模拟的喀斯特土壤环境胁迫适应性综合评价为:重碳酸盐>缺磷>低营养>干旱。
杭红涛杭红涛吴沿友谭代军张开艳闵小莹郭涛陈磊
关键词:刺槐光合作用干物质分配
利用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响应曲线筛选高效利用碳酸氢根离子的植物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响应曲线筛选高效利用碳酸氢根离子的植物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利用便携式光合仪用常规方法分别测定被考察植物与参照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响应曲线;第二,依据便携式光合仪测得的...
吴沿友杭红涛赵宽邢德科梁铮谢腾祥李海涛刘莹
文献传递
构树与桑树叶片的碳酸酐酶胞外酶活力比较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为研究碳酸酐酶胞外酶在植物生理活动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构树和桑树上部叶片为材料,采用pH锑微电极代替传统的pH玻璃电极测定其碳酸酐酶及碳酸酐酶胞外酶活力。[结果]构树的碳酸酐酶及碳酸酐酶胞外酶活力明显高于桑树,但2树种碳酸酐酶胞外酶活力占总酶活力的比例无显著差异。构树的碳酸酐酶胞外酶活力为1 500-3 000 WAU/g(FW),占碳酸酐酶总酶活力的20%-40%;桑树的碳酸酐酶胞外酶活力为200-400 WAU/g(FW),占碳酸酐酶总酶活力的25%-35%。[结论]该研究为探索构树和桑树对生理逆境的生态适应性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
施倩倩吴沿友朱咏莉宋艳娇
关键词:碳酸酐酶胞外酶
不同无机氮源对微藻HCO_(3)^(-)同化的影响——以蛋白核小球藻为例被引量:1
2023年
碳循环和氮循环一直是全球变化领域的研究焦点,水生生物作为水环境物质循环的主要驱动者,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微藻作为水环境中重要的光合作用单元,其对无机碳的利用机制,无机碳利用途径的定量方法均有报道,但其HCO_(3)^(-)同化对不同比例氮源的响应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通过实验室特定营养体系培养实验,模拟重碳酸盐体系,结合双向同位素标记方法研究了不同无机氮源下蛋白核小球藻(模式藻)HCO_(3)^(-)同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素营养条件一定(18 mmol/L)的情况下,不同比例无机氮对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有不同的影响,当硝态氮∶铵态氮为16∶2(少量铵态氮)时,促进了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繁殖,但当铵态氮占比增大时,则会抑制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繁殖;不同比例的无机氮对蛋白核小球藻HCO_(3)^(-)同化也具有不同的影响,随着铵态氮占比的不断增大,蛋白核小球藻藻体的碳氮比会不断下降且趋于稳定,同时蛋白核小球藻对添加的HCO_(3)^(-)的利用份额也不断降低;微藻在生长繁殖时,其碳氮营养的同化相互影响,存在着一种共轭关系。也就是在不同形态氮盐处理时,微藻对添加的无机碳存在着耦合的利用模式。该研究可为微藻碳氮代谢及喀斯特水体环境变化响应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孙涛吴沿友吴沿胜方蕾周英童成英张开艳
关键词:微藻氮源铵态氮
喀斯特山区的资源开发与脱贫致富
2002年
喀斯特山区资源利用困难,是喀斯特山区致贫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分析了资源对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对当前喀斯特山区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喀斯特贫困山区资源利用的原则和途径。
吴沿友
关键词:喀斯特山区脱贫致富
光强对油菜和诸葛菜电子流传递和硝酸盐累积的影响
2012年
以油菜和诸葛菜幼苗为试材,研究5个光强梯度对其光合电子流传递和叶绿素含量、光合特征、硝酸盐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和诸葛菜的光合电子流传递随光强增加,先缓慢增加后快速上升并达到最大,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硝酸还原酶活性与光强呈正相关,硝酸盐含量与光强呈负相关,诸葛菜和油菜幼苗在光照剂量分别为275和300μmol·s^(-1)·m^(-2)时,光合电子流传递快速增加,硝酸还原酶活性快速增强,硝酸盐含量快速下降,存在一个明显的光照强度拐点,在拐点光照强度之后,油菜和诸葛菜光合电子流传递和硝酸盐含量变化不显著。从经济角度来讲,拐点光照强度即为苗期油菜和诸葛菜的最优光照强度。
杨波吴沿友
关键词:光照强度硝酸盐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
一种测定植物叶片细胞代谢能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植物叶片细胞代谢能的方法,属于生物物理信息检测技术领域,测定装置包括支架、泡沫板、电极板、导线、铁块、塑料棒,镶嵌有电极板的泡沫板分别粘在支架底端和塑料棒上,使用时极板通过导线与LCR测试仪连接,两电...
吴沿友吴沿胜方蕾吴明开王瑞苏跃王世杰刘从强
文献传递
测定植物利用碳酸氢根离子能力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植物利用碳酸氢根离子能力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分别测定被考察植物与参照植物的叶片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Sup>13</Sup>C的值;第二,测定微藻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Sup>13</Sup...
吴沿友邢德科刘丛强王宝利徐莹梁铮刘莹
文献传递
滨江湿地植被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型与稳定性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为加强对镇江市滨江湿地的优化管理,改善湿地功能和效益,提高湿地生产量,采用样方法调查滨江湿地植被的组成、种类和外貌,并对太阳能辐射环境,优势植物种群的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和初级生产力,群落的生物量及热值进行测定;基于1997—2006年的气象数据,定量计算湿地植被吸收、固定、积累、转化和利用太阳辐射能的能量流动过程;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滨江湿地植被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数学模型并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太阳辐射能在植被生长季内(3月1日—10月31日)到达滨江湿地的太阳总辐射能为3 522.36 MJ/m2,以此为100%计算,植被层吸收能量1 608.66 MJ/m2,占45.67%;在被吸收的能量中,仅有133.50 MJ/m2的能量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固定成为湿地植物群落的净生产量,为3.79%;而用于湿地植物群落的年能量积累量为80.31 MJ/m2,占2.28%,折合光能利用效率1.87%。根据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原理,该系统能量流动过程的平衡态具有渐近稳定性。
陆军李萍萍吴沿友付为国
关键词:稳定性
组培苗蔗糖利用率的测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组培苗蔗糖利用率的测定方法,分别用甜菜蔗糖和甘蔗蔗糖作为有机碳源配制甜菜蔗糖培养基和甘蔗蔗糖培养基,培养长势一致的组培苗至鲜重增重超20倍后,结束培养,测定甜菜蔗糖和甘蔗蔗糖、新生叶片的δ13C值,依据待测植物...
吴沿友张开艳赵丽华饶森杭红涛李海涛
文献传递
共3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