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明
- 作品数:16 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表达蛋白hSav1对人胚肾HEK293增殖能力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 观察高表达人Salvadorl(hSav1)蛋白对人胚肾293(HEK293)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构建含有绿色荧光蛋白(GFP)的hSav1质粒GFP-N1-hSav1;将构建好的GFP-N1-hSav1质粒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的介导下转染HEK293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质粒转染效率;分别在转染后12、24、36、48 h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抑制率=[(对照-空白)-(给药-空白)]/(对照-空白)×100%;转染后36 h加入5-溴-2'-脱氧尿苷(BrdU),通过其掺入比率来显示hSav1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质粒GFP-N1-hSav1构建成功,转染效率为70%-80%左右,蛋白hSav1明显高表达;MTT结果显示转染质粒后12、24、36、48 h,高表达蛋白hSav1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5%、15%、23%,而阴性对照分别为2%、3%、2%、2%;BrdU结果显示,在HEK293细胞中高表达蛋白hSav1后细胞增殖抑制率为(27.3±3.8)%,阴性对照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为(12.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人胚肾HEK293中高表达蛋白hSav1可明显抑制细胞增殖能力.
- 李兆明董硕刘韦成蔡少鑫罗学来李小兰陶德定严群龚建平胡俊波
- 关键词:细胞增殖人胚肾细胞
- 脂多糖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及致死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建立脂多糖(内毒素,LPS)单独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及致死模型。方法分别以生理盐水、LPS10、30、50、80mg/kg腹腔注射小鼠,筛选LPS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和致死剂量。分别以生理盐水、LPS30、50mg/kg腹腔注射小鼠,绘制各组小鼠的生存曲线,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肝组织损伤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组织核因子(NF)一KBp65蛋白的表达和核转位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结果对照组小鼠无死亡和肝组织损伤,肝组织内NF—KBp65蛋白表达水平低,无核转位现象,血清中TNF—oL含量低。腹腔注射LPS30mg/kg组小鼠无死亡,出现肝组织损伤,肝组织内NF.KBp65蛋白表达水平增加、出现核转位,血清中TNF—α含量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注射LPS50mg/kg组小鼠存活不超过120h,肝组织严重损伤,肝组织内NF—icBp65蛋白表达水平以及核转位显著增加,血清中TNF-α含量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成功建立脂多糖诱导肝损伤动物模型和致死模型,为在体内进一步研究p55PIK对LPS—NF—KB通路奠定基础。
- 刘韦成罗学来李兆明邓豫曹小年杨熹李川金源李小兰陶德定胡俊波王晶
- 关键词:急性肝损伤动物脂多糖
- Hint2促进乳腺癌细胞株MCF7对紫杉醇注射液的敏感性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高表达三联组氨酸核苷酸结合蛋白2(Hint2)增强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对紫杉醇注射液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构建高表达Hint2的载体pCMV-HA-Hint2并转染MCF7细胞,通过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int2的表达,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高表达Hint2后MCF7细胞对紫杉醇注射液的敏感性,采用流式细胞AnnexinV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pCMV-HA-Hint2转染36 h后,细胞的Hint2基因表达明显增加,5μmol.L-1的紫杉醇注射液处理24 h后,Hint2高表达组细胞活性为33.78%,而对照组细胞活性为44.12%。结论 Hint2高表达能显著增加MCF7细胞对紫杉醇注射液的敏感性。
- 蔡少鑫陈成杨熹邓豫李兆明李小兰胡俊波
- 关键词:紫杉醇注射液乳腺癌
- HAX1和EGFP共表达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鉴定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构建和鉴定HAX1和EGFP双基因共表达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采用DNA重组技术,将目的基因HAX1克隆至含有报告基因EGFP的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中,并转化于大肠埃希菌DH5a;筛选出重组质粒pAdTrack—CMV—HAX1,并在BJ5183细菌中与pAdEasy-1质粒进行同源重组,产生重组腺病毒载体;用lipofectamine将其转染HEK293细胞,包装携带全长HAX1的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pad—HAX1-EGFP,酶切和序列测定鉴定;用制备好的Ad—HAX1-EGFP感染HEK293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其感染效率,RT—PCR、Western印迹鉴定外源基因HAX1的表达。BrdU检测感染了Ad—HAX1-EGFP的HEK293细胞增殖情况。结果pAdTrack—CMV—HAX1重组质粒构建成功。pAdTrack—CMV—HAX1质粒与pAdEasy-1质粒同源重组后与预期结果相符。构建好的Ad—HAX1-EGFP能有效感染HEK293细胞;外源基因能在239细胞中有效表达。HAX1高表达的HEK293细胞其增殖率得以提高。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HAX1和EGFP共表达的重组腺病毒载体,HAX1能够促进结肠癌细胞HEK293细胞的增殖。
- 李小兰徐向上李兆明王桂华魏欣罗学来刘慎沛肖徽陶德定胡俊波龚建平
- 关键词:重组腺病毒增殖
- 上皮膜蛋白-1作为胃肠道间质瘤耐药标志物的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寻找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格列卫耐药的标记物,指导格列卫的临床用药。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格列卫规范治疗后,耐药的患者耐药前后上皮膜蛋白-1(EMP-1)蛋白的表达水平。将GIST882细胞种植于裸鼠皮下形成移植瘤,裸鼠持续口服伊马替尼3周后传代,直至移植瘤耐药。比较耐药移植瘤与敏感移植瘤中EMP-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伊马替尼耐药后,患者及移植瘤肿瘤组织中EMP-1表达较耐药前显著增加,伊马替尼耐药移植瘤中EMP-1的RNA水平较敏感移植瘤增加约11倍。结论EMP-1可以作为GIST耐药的标志物。
- 来森艳王桂华曹小年李兆明龚建平胡俊波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复发伊马替尼耐药
- MST1基因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与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MST1(mammalian sterile 20-like kinase 1)基因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含有标签蛋白FLAG的MST1质粒pCMV-FLAG-MST1;将构建好的pCMV-FLAG-MST1质粒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的介导下转染MCF-7细胞,通过Western印迹法分析MST1在MCF-7中的表达情况;分别在转染后12、24、36和48h通过MTT法观察MST1对细胞增殖的影响;转染后36h加入5-溴-2’脱氧尿嘧啶(bromodeoxy uridine,BrdU),通过其掺入比率显示MST1对细胞增殖的影响;转染后36h加入顺铂,作用14h后通过AnnexinⅤ检测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pCMV-FLAG-MST1质粒;MTT及BrdU检测显示,转染pCMV-FLAG-MST1质粒后MCF-7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Annexin Ⅴ检测结果提示,高表达MST1后,细胞的凋亡率相对增高。结论:在乳腺癌细胞MCF-7中高表达MST1,不仅可以抑制细胞增殖,还可以促进细胞凋亡。
- 罗学来李兆明严群李小兰陶德定龚建平胡俊波
- 关键词:乳腺肿瘤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MCF-7
- 低表达蛋白HAX1对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低表达蛋白HAX1对Hela细胞维持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RNA干扰技术抑制Hela蛋白HAX1表达3d后,利用阳离子脂质荧光染料JC-I标记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并比较实验组(蛋白HAX1低表达组)及对照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趋势。加入H2O2(2mmol/L)诱导细胞凋亡3h后利用Annexin V-FITC法检测并比较两组细胞凋亡率。结果对照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百分比均值为9.52%,实验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百分比均值为21.12%,实验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比率多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H2O2(2mmol/L)诱导细胞凋亡率均值为21.80%,实验组H2O2(2mmol/L)诱导细胞凋亡率均值为31.73%。实验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表达蛋白HAX1不仅可以降低Hela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稳定性,而且促进Hela凋亡。
- 刘韦成严群罗学来李兆明王桂华邓豫李小兰陶德定胡俊波
- 关键词:RNA干扰线粒体膜电位脱噬作用
- c-myc通过提高结肠癌细胞LoVo的HIF-1α表达促进血管生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研究癌基因c-myc对人结肠癌细胞LoVo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影响及其对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构建高表达c-myc的质粒pcDNA3.1-c-myc;将构建好的pcDNA3.1-c-myc质粒转染入LoVo细胞系中,通过Western blot检测c-myc在LoVo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常氧和乏氧状态下LoVo细胞系中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mRNA水平及HIF-1α的蛋白水平。应用条件培养液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观察其形成血管的能力。结果成功构建pcDNA3.1-c-myc质粒;常氧、乏氧状态下转染pcD-NA3.1-c-myc质粒后,LoVo细胞系中HIF-1α的mRNA水平无变化,VEGF的mRNA水平明显升高,HIF-1α蛋白水平明显增高。高表达c-myc的LoVo细胞上清液培养HUVECs细胞后能增强其成管能力。结论在LoVo细胞系中高表达c-myc,可以促进细胞HIF-1α和其下游的VEGF表达,从而促进血管生成。
- 陈成王桂华李兆明李小兰陶德定龚建平胡俊波
- 关键词:结肠癌C-MYC缺氧诱导因子-1Α
- hSav1蛋白高表达对Mst1介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观察hSav1蛋白高表达对Mst1介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hSav1在Mst1介导的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构建蛋白hSav1的载体pCMV—HA—hSav1与蛋白Mst1的载体pcDNA/4TO—Flag-Mst1,共转染HeLa细胞。采用相应抗体做二者的免疫共沉淀,以证实蛋白hSav1和Mst1之间的相互作用;应用细胞免疫荧光共定位,进一步证实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在HeLa细胞中,分别单独或同时转染质粒pcDNA/4TO-Flag—Mst1和pCMV—HA—hSav1,转染36h后,加入凋亡诱导剂顺铂(50μmol/L)作用14h。应用磷脂结合蛋白碘化丙啶(Annexin V/PI)法检测细胞凋亡,观察蛋白hSav1高表达对Mst1介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载体pCMV-HA—hSav1与pcDNA/4TO—Flag-Mst1构建成功,测序结果表明无突变或缺失。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蛋白hSav1可以在Mst1抗体的免疫沉淀物中检测出来,蛋白Mst1可以在hSav1抗体的免疫沉淀物中检测出来。细胞免疫荧光的结果显示,二者的荧光在细胞内存在共定位,并可充分融合。HeLa细胞中,单独Mst1蛋白高表达组的细胞凋亡率为24.5%±2.4%,单独hSav1蛋白高表达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细胞凋亡。蛋白Mst1和hSav1高表达组的细胞凋亡率为39.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蛋白hSav1与Mst1在HeLa细胞内存在相互作用,蛋白hSav1高表达可明显促进由蛋白Mst1介导的细胞凋亡。
- 李兆明刘韦成董硕罗学来李小兰陶德定龚建平胡俊波
- 关键词:蛋白相互作用细胞凋亡HELA细胞
- 蛋白hSav1和Mst1之间的相互作用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hSav1(human salvador1)和Mst1(Mammalian STE20-like 1)存在的相互作用,为进一步研究Mst1的功能及相关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Mst1cDNA全长构建诱饵蛋白载体pGBKT7-Mst1,并对其自身转录活性进行鉴定,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人胎肝文库,挑选单克隆,从而初步筛选出与Mst1相互作用的蛋白。然后构建初步筛选出的蛋白hSav1的载体pCMV-HA-hSav1,与蛋白Mst1的载体pcDNA/4TO-Flag-Mst1共转染HEK293T细胞,利用相应抗体做二者的免疫共沉淀,以验证蛋白hSav1和Mst1之间的相互作用。其次构建pEGFP-hSav1质粒转染HEK293T,利用免疫荧光观察二者在细胞内的定位。结果以Mst1为诱饵蛋白在人胎肝文库筛选到包括hSav1在内的与之存在相互作用的蛋白。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hSav1蛋白可以在FLAG抗体的免疫沉淀物中检测出来,同样在hSav1抗体的免疫沉淀物中也能检测到蛋白Mst1。免疫荧光的结果显示二者荧光在细胞内存在共定位,二者的荧光可充分融合。结论蛋白hSav1与Mst1在哺乳细胞内存在某种相互作用,为进一步研究Mst1的功能及相关机制提供了线索。
- 罗学来李兆明严群李小兰陶德定龚建平胡俊波
- 关键词:蛋白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