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
- 作品数:60 被引量:182H指数:7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颅内外动脉硬化对脑卒中及相关老年病发生的作用和防治新技术
- 刘娟周锐刘冬张涛李玲尹泽钢许志强周华东蒋晓江
- 中国正在迈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疾病迅速上升。该项目以颅内外动脉硬化对脑卒中及相关老年病发生的作用和防治新技术为研究目标,在6项国家和省部级基金的资助下完成,并取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首先,课题组建立脑梗死预警评分新体系,率先...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卒中老年病介入治疗
- 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及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研究被引量:40
- 2014年
- 目的观察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的情况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的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经头颅CT或/及MRI检查,诊断为腔隙性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老年患者(≥65岁)268例作为观察组,207例单纯腔隙性脑梗死老年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疾病特点及观察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部位、性质及相应血管狭窄情况。结果观察组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紊乱、冠心病患病率明显增高(P<0.01);斑块发生部位以颈动脉窦部较多见、且左侧较右侧多发;硬斑较多,其中,颈内动脉虹吸部硬斑较多,软斑以颈动脉窦部最多;轻度狭窄的发生率高于中度狭窄及重度狭窄。结论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发生中,动脉硬化斑块及动脉狭窄起重要作用,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对控制老年颈动脉硬化斑块发生、发展,防止腔隙性脑梗死起积极作用。
- 张涛周华东王延江蒋晓江许志强易旭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 PAS疗法对老年血脂紊乱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普罗布考(PAS疗法)对于老年血脂紊乱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2年5月171例血脂紊乱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PAS组57例、AS组58例、A组56例进行比较研究。PAS组予普罗布考(0.5 g/d),阿司匹林(100 mg/d),阿托伐他汀钙(20 mg/d);AS组予阿司匹林(100 mg/d),阿托伐他汀钙(20 mg/d);A组予阿司匹林(100 mg/d)。结果 PAS组、AS组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及A组治疗后比较,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颈动脉斑块积分均显著改善(P<0.05,P<0.01)。治疗后PAS组TC、LDL-C、TNF-α水平与A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血脂紊乱的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他汀类药物结合抗血小板类药物通过调节血脂、抗炎,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加用普罗布考可以发挥更显著的疗效。
- 张涛周华东蒋晓江王延江许志强曹红元钟婷婷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
- Effect of coffee and green tea on executive ability and plasma level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in soldiers with 48-hour total sleep deprivation
- 张涛李玲刘宇辉钟代曲陶媛蒋晓江许志强
- 脑血管介入术经股动脉穿刺局部并发症的发生及护理
- 目的 探讨脑血管介入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局部并发症的发生及护理措施.方法 观察1227例脑血管造影术及253例血管支架植入术患者股动脉穿刺部位并发症的发生,并对其进行积极地处理.结果 术后104例发生局部血肿、28例出现假...
- 周华东郭婧颖张涛符晓燕
- 水冷式动物低频电磁暴露系统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冷式动物低频电磁暴露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器、低频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螺线管组、动物放置箱,所述中央控制器通过低频信号发生器和功率放大器连接螺线管组,所述螺线管组包括四个螺线管,分别设置在动物放置箱的...
- 张涛周舟余争平高鹏张蕾
- 文献传递
- 低频磁场屏蔽效能测试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低频磁场屏蔽效能测试装置,包括能提供110V—220V电压的稳压电源、能产生5—30MHz电磁信号的低频信号发生器、磁场发生器、测量仪和磁屏蔽箱。所述稳压电源能产生恒定的电流,输出至低频信号发生器,所述...
- 张涛余争平周舟王源高鹏张广斌
- 文献传递
- 一种可移动式电磁辐射动物暴露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移动式电磁辐射动物暴露装置,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微波暗箱、喇叭天线、波导管、动物放置台和滚轮;所述动物放置台位于微波暗箱内部,所述动物放置台上有动物四肢固定架;动物放置台的上方有喇叭天线,...
- 张涛周舟何旻蒂张蕾余争平高鹏
- 文献传递
- 高压氧治疗后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区神经发生及血液供应的变化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大鼠接受高压氧治疗后海马区神经发生及血液供应情况。方法实验设正常组、VD组、高压氧治疗(HBO)组,每组10只。40只大鼠进行VD造模,造模术后30d,选择大鼠20只随机均分为VD组和HBO组。其中,HBO组接受10d的高压氧治疗。CT灌注成像技术检测大鼠海马区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和平均通过时间(MTT);穿梭箱系统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以主动回避反应(AAR)比率(完成AAR的次数/测试总次数)衡量;免疫组化检测海马齿状回(DG)巢蛋白(nestin)和微管相关蛋白doublecortin(DCX)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和HBO组比较,VD组海马区rCBV和rCBF下降,MTT延长(P<0.01)。正常组DG区颗粒下层弥漫分布较多nestin阳性细胞,其数目(131.98±13.24个)显著低于VD组(160.46±17.38个,P<0.01)和HBO组(167.82±15.49个,P<0.01)。DCX阳性细胞主要位于紧贴颗粒细胞层下的颗粒下区,VD组DCX阳性细胞(66.27±9.22个)显著低于正常组(123.74±16.90个,P<0.01)和HBO组(155.13±18.28个,P<0.01)。HBO组穿梭箱AAR比率(49.5%±9.3%)较VD组(27.5%±7.9%)显著增加(P<0.01),后者的AAR比率又较正常组(87.5%±7.9%)显著降低(P<0.01)。结论高压氧治疗能够改善V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并促进海马区神经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高压氧治疗提高VD大鼠海马区血液供应有关。
- 张涛王舒楠黄燕王景周姚凤华罗跃嘉王强
- 关键词:巢蛋白齿状回CT灌注成像
- 多层复合式自动输运操作台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层复合式自动输运操作台,包括操作平台和设置在操作平台上的支架,所述支架至少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操作平台的两头,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转轴、传送带和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驱...
- 张涛周舟张蕾余争平高鹏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