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琴
- 作品数:11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内镜黏膜切除术在老年消化道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 <正>目的探讨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老年性消化道浅表肿瘤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符合EMR适应证的48例患者,采用透明帽吸引黏膜切除术和局部注射肾上腺素盐水圈套切除术,术后标本全部送病理检查,并对手术发生的...
- 王培龙张敏黄磊乔建霞王健美张丽琴
- 文献传递
- 内镜黏膜切除术在Barrett食管诊治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在Barrett食管(BE)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EMR术后病理诊断为异型增生的50例患者,对手术前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同时对手术并发症进行观察和处理。结果切除病变57处,病变首次完全切除者52处(91.2%),术后病理诊断轻度异型增生9处,中度异型增生20处,重度异型增生28处。手术前后病理诊断相符者45处占78.9%,12处不相符的病变中有10处手术前活检病理级别低于术后病理级别。并发症出血12例,均经处理后停止出血,无一例发生穿孔。结论 EMR治疗BE比较安全,并且能提高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和深入研究。
- 王培龙张敏黄磊乔建霞王健美张丽琴张谦
- 关键词:BARRETT食管增生内镜黏膜切除术
-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在老年消化道肿瘤的临床应用
- 目的探讨采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老年性消化道浅表肿瘤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透明帽吸引粘膜切除术和局部注射肾上腺素盐水圈套切除术,切除符合EMR适应证的病变55处,术后标本全部送病理检查,并对手术发生的并发...
- 王培龙黄磊张敏乔建霞王建美张丽琴
- 文献传递
- 经内镜植入粒子化疗对食管癌的治疗研究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经内镜粒子植入化疗对食管癌姑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54例行食管癌姑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组:内镜IC化疗33例;对照组:支架植入21例。结果①IC作用缓慢,于12周达最大效果(52.4%),24周与支架植入差别无统计学意义;②IC患者临床近期(12周内)随肿瘤分化程度不同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远期(24周)无统计学差异;支架植入组随分化程度不同远期(24周)效果统计学差异明显;③IC组并发胸痛、纵隔脓肿、食管气管瘘明显低于支架植入组(P<0.05)。结论①IC近期治疗效果可能不如支架植入,远期治疗效果无差别;②肿瘤分化程度低对IC近期疗效较好,IC及支架植入对高分化患者远期治疗效果均优于低分化者;③IC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明显较支架植入组低。
- 王培龙张敏黄磊乔建霞张丽琴王健美张俊峰
- 关键词:食管癌支架植入
- 内镜下多环黏膜切除术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内镜下多环黏膜切除术(MBM)治疗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2例在内镜下进行多环黏膜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2例患者病灶均完全切除。3例患者由于手术切口较大,为防止切口粘连造成食管狭窄,1例术后随时放覆膜支架,2例1个月后行食管扩张术后痊愈。结论:对食管早癌和癌前病变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进行优质护理,可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 王建美乔建霞张丽琴闫慧芳王东燕
- 关键词:癌前病变护理体会
- 使用规范化护理操作流程对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实施肠道准备的效果研究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使用规范化护理操作流程对进行结肠镜检查的受检者实施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进行结肠镜检查的160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受检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为对照组受检者使用传统的护理操作流程进行肠道准备。为研究组受检者使用规范化护理操作流程进行肠道准备。然后观察两组受检者肠道的清洁度及因进行肠道准备而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接受护理后,研究组受检者肠道的清洁率高于对照组受检者(P<0.05)。研究组受检者因进行肠道准备而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低于对照组受检者(P<0.05)。结论:使用规范化护理操作流程为进行结肠镜检查的受检者实施肠道准备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 张丽琴
- 关键词:结肠镜肠道准备
- 系统化护理在内镜下上消化道黏膜剥离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疾病的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腔镜室收治的92例行ESD治疗的SMT患者,随机分为系统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46例.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比较,对护理质量评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系统化护理组在护理技能、护理态度及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综合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74,P=0.025;χ2=18.379,P=0.023;χ2=24.640,P=0.019).系统化护理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9,P=0.022).术后3、6个月,系统化护理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2,P=0.028;t=3.890,P=0.016).结论 系统化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ESD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具有高效、科学、合理及便捷的优势,对于接受ESD治疗的SMT患者的临床管理和相关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 张丽琴
- 关键词:系统化护理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护理质量
- 肠梗阻导管治疗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低位小肠梗阻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肠梗阻导管治疗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低位小肠梗阻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32例,术后均存在早期低位小肠梗阻综合征,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鼻胃管组与肠梗阻导管组,每组16例。鼻胃管组采用鼻胃管进行常规胃肠减压治疗;肠梗阻导管组采用肠梗阻导管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1、2、3天胃肠引流量和48h腹围缩小量,腹部立位片气液平面消失时间,排气、排便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肠音恢复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状况。结果肠梗阻导管组的治愈率为68.8%,高于鼻胃管组的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梗阻导管组患者治疗后第1、2、3天胃肠引流量和48h腹围缩小量分别为(712.35±67.40)ml、(606.71±55.36)ml、(551.62±39.85)ml和(5.38±0.63)em,均高于鼻胃管组的(429.86±73.52)ml、(381.24±49.51)ml、(314.77±43.64)ml和(3.54±0.42)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梗阻导管组患者排气、排便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肠音恢复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腹部立位片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分别为(3.12±0.67)d、(3.40±0.75)d、(3.54±0.55)d、(4.28±0.64)d、(5.21±0.59)d、(6.75±0.82)d及(3.58±0.63)d,均低于鼻胃管组的(4.98±0.83)d、(4.86±0.62)d、(4.73±0.68)d、(5.61±0.70)d、(6.63±0.68)d、(8.69±0.94)d及(5.62±0.4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肠梗阻导管治疗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低位小肠梗阻综合征,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引流量较多,症状改善时间显著缩短,预后良好。
- 张敏乔建霞张丽琴
- 关键词:肠梗阻导管治疗结直肠癌根治术结直肠癌
- 加强心理与疼痛护理对食管支架植入患者术前焦虑水平术后疼痛感知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临床上,内镜下食管支架植入术属于一种微创治疗方式,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食管气管瘘、食管良恶性狭窄等疾病诊治中[1]。对患者而言,内镜下食管支架植入术毕竟属于一种应激源,多数患者术前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情况,且术后疼痛发生率也较高[2]。为减轻患者术前焦虑与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本研究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加强了心理护理与疼痛护理,报告如下。
- 杨红艳张丽琴王玉杰
- 关键词:疼痛护理食管气管瘘焦虑水平术前焦虑术后疼痛
- 87例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护理体会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护理体会。方法:采用十二指肠镜在数字血管减影(DSA)下行十二指肠乳头插入导管进行胰胆管造影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结果:对87例进行十二指肠镜下ERCP患者中确诊:胆总管结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胆管肿瘤、急性胰腺炎、胰头癌和慢性胰腺炎。结论:ERCP是一种诊治肝、胆、胰系统疾病的重要内镜微创技术,精心全程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 张丽琴
- 关键词:内镜ERCPEST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