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东菊

作品数:24 被引量:332H指数:10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天文地球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历史地理
  • 7篇天文地球
  • 5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军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9篇史前
  • 8篇青藏高原
  • 7篇青藏
  • 7篇考古
  • 6篇遗址
  • 6篇石器
  • 6篇旧石器
  • 4篇史前人类
  • 4篇环境变化
  • 3篇考古学
  • 3篇扩散
  • 3篇环境考古
  • 3篇古学
  • 3篇冰期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植物
  • 2篇盛冰期
  • 2篇石器时代
  • 2篇石制品
  • 2篇丝绸之路

机构

  • 23篇兰州大学
  • 13篇中国科学院
  • 6篇甘肃省文物考...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青海省文物考...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云南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山东省文物考...
  • 1篇新疆文物考古...

作者

  • 24篇张东菊
  • 10篇陈发虎
  • 9篇董广辉
  • 5篇王辉
  • 4篇安成邦
  • 4篇高星
  • 3篇李锋
  • 3篇陈福友
  • 3篇刘德成
  • 2篇吉笃学
  • 2篇刘峰文
  • 2篇王山
  • 1篇侯居峙
  • 1篇刘禹
  • 1篇夏军
  • 1篇冯晓明
  • 1篇姜明
  • 1篇王鑫
  • 1篇贾鑫
  • 1篇郑景云

传媒

  • 6篇人类学学报
  • 5篇中国科学:地...
  • 3篇科学通报
  • 3篇第四纪研究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自然杂志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地理教育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地理科学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肃省徐家城旧石器遗址的年代被引量:6
2013年
庄浪县徐家城遗址是甘肃省新发现的含丰富旧石器文化遗物的遗址,主要埋藏于水洛河第二级阶地上覆的马兰黄土中。AMS^14C测年及气候事件对比相结合的综合年代研究显示,遗址主要文化层时代集中在距今4.6~2.3万年间,属于晚更新世晚期。遗址所在的陇西盆地发现近50处晚更新世旧石器遗址,测年、黄土地层学等的综合年代学研究利于建立该地区晚更新世完整的年代学框架,为我们进一步讨论晚更新世人类行为演化、人类行为与环境变化的互动等重要学术问题提供了基础。
李锋陈福友高星刘德成王辉张东菊
关键词:旧石器时代
青海湖盆地史前狩猎采集人群的石料利用策略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史前人类向青藏高原扩散的过程和适应高海拔缺氧环境的机制是多学科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青海湖盆地是青藏高原旧石器-中石器时代遗址分布最为丰富的区域,对这些遗址出土的石制品原料的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青藏高原史前狩猎采集人群的石料开发策略、人群迁徙和交流联系.青海湖盆地151遗址出土的928件石制品的石料研究分析显示,处于末次冰消期的下文化层的石制品以近源的石英和石英岩为主要原料,而处于全新世早中期的上文化层在同类型近源石料仍占主体地位的情况下,开始出现较高比例和多样化的优质硅质石料,并且主要用于生产细石器.野外调查和查阅地质资料均未发现青海湖盆地内有151遗址中出现的同类型优质硅质石料产出,推测其来自远距离搬运.青海湖盆地内其他8个末次冰消期至全新世中期遗址的3269件石制品石料分析结果显示,与151遗址同类型的远源优质硅质石料在全新世早期开始在盆地内的遗址中出现.这一结果表明青海湖盆地末次冰消期古人类活动强度和范围有限,全新世早中期古人类受到全新世大暖期气候变好和周边地区农业人群兴起挤压活动空间的双重影响,在高原上的活动范围和强度大大增加,伴随着开始有意识地开发优质石料,较频繁地进行远距离迁移和人群交流.远源优质硅质石料的产地可能位于北祁连山区和青藏高原上的陆相火山岩区,需要未来更深入的研究揭示.该研究为深入理解青藏高原古人类的高海拔环境适应策略和移动模式提供了重要材料,为理解史前人类向高原扩散的机制提供了重要信息.
申旭科王建姚娟婷夏欢王倩倩任晓燕Olaf Joris张东菊
丹尼索瓦人及其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0年
根据2010年俄罗斯阿尔泰山丹尼索瓦洞出土的古人类手指骨的线粒体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遗传学家提出并命名一支新的已灭绝古老型人类--丹尼索瓦人(Denisovans,简称为丹人).这支神秘的古人类引发了第四纪年代学、考古学、古人类学、遗传学等多领域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取得显著进展.时空分布方面,化石记录显示丹人在丹尼索瓦洞的生活时间为195~52 ka,至少于160 ka已出现在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白石崖溶洞,已知的分布区域从阿尔泰山扩展至东亚地区;石器制作技术方面,丹尼索瓦洞的丹人可能使用了勒瓦娄哇和石叶技术,而白石崖溶洞的石制品则主要由简单石核石片技术打制而成;体质形态方面,丹尼索瓦洞出土的丹人化石碎片提供了指骨、牙齿等有限形态信息,夏河人右侧下颌骨化石则提供了丹人较为全面的下颌骨形态特征;遗传特征方面,丹人明显区别于同期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西部的尼安德特人,且内部存在深度分化,并对大洋洲、东亚和南亚现生人群及美洲土著人群有着基因贡献.尽管新发现与新成果不断揭示丹人的特征信息,但我们对这一人群仍知之甚少,未来在白石崖溶洞遗址的持续发掘和深入研究,有望提供更多丹人的体质形态、遗传特征和文化内涵等信息,揭示丹人对高海拔环境的适应机制.此外,在中国开展丹人与东亚古老型智人和早期现代人之间关系的深入探讨,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东亚古人类演化研究.
夏欢张东菊陈发虎
关键词:现代人起源青藏高原
史前人类向青藏高原扩散的历史过程和可能驱动机制被引量:46
2016年
青藏高原史前人类的活动历史历来是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近年来相关研究取得明显进展,提供了梳理史前人类向青藏高原扩散和定居的过程与驱动机制的可能.本文通过整理和总结在青藏高原已开展的考古工作,提出史前人类主要通过河湟谷地扩散到青藏高原东北部再进一步扩散到整个青藏高原,其扩散过程可概括为四个阶段,分别为末次冰消期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1.5~1.16万年)、全新世早中期的中石器时代(距今11600~6000年)、全新世中晚期的新石器时代(距今6000~4000年)和全新世晚期的青铜时代(距今4000~2300年),而曾报道的青藏高原末次盛冰期及其以前的旧石器遗址的年代需要重新厘定.末次冰消期的人类扩散主要与盛冰期之后的气候转暖转湿事件和细石器文化的盛行有关,全新世早中期的扩散则受到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的驱动和黄土高原粟作农业发展的压迫,这两个时段高原上的史前人类均以季节性的狩猎采集为主;黄土高原粟作农业的传播推动史前人类于距今6000~4000年进入青藏高原东北和东南部的低海拔河谷地带并定居,从事以粟作农业为主的经济活动,而麦作农业的传入推动史前人类距今3600年前开始常年定居到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
张东菊董广辉王辉任晓燕哈比布强明瑞陈发虎
关键词:青藏高原史前考古
甘肃省水洛河、清水河流域2009年旧石器考古调查被引量:10
2011年
2009年6~7月在甘肃陇西盆地东部水洛河、清水河流域的旧石器考古调查共发现新地点16处;采集石制品200余件,动物化石60余件,其中大部分采自地层断面。石制品个体多较小,原料以脉石英为主,类型包括石核、石片、断块和石器等。剥片方法以硬锤锤击法为主,偶见砸击法;石器以小型为主,类型有刮削器、尖状器等。石器采用硬锤锤击法加工,以单向为主,存在少量两面加工者;毛坯以片状为主,显示了中国北方石片石器工业的特点。地层观察、石制品特征以及14 C测年结果表明,这些新地点时代应属于晚更新世晚期。
李锋陈福友高星刘德成张东菊王山
关键词:旧石器晚更新世晚期
甘肃苏苗塬头地点石制品特征与古环境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苏苗塬头地点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东北部,埋藏于章麻河二级阶地的典型马兰黄土中。经剖面清理和地表采集,2002和2004年在该地点共获得石制品2318件,本文以集中分布区出土(2166件)和地表采集(48件)共2214件石制品为主要研究对象。该批石制品以石片、碎片和碎屑为主,有少量石核和工具。剥片技术以砸击法为主,锤击法为辅,鲜见第二步加工。石制品原料主要为来自现代河床或阶地底部砾石层的脉石英。炭屑加速器质谱(AMS 14C)年代测试和多环境代用指标分析显示,苏苗塬头为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地点,人类活动主要发生于气候干冷的末次盛冰期(约距今2.4—1.8万年),反映了古人类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张东菊陈发虎吉笃学L BartonPJ Brantingham王辉
关键词:环境变化末次盛冰期
甘肃省徐家城旧石器遗址发掘简报被引量:14
2012年
徐家城遗址主要埋藏于水洛河右岸第二级阶地上覆的马兰黄土中,出土石制品5500余件、动物化石近600件,并筛选出大量碎屑(石/骨)等。遗址共有分4个文化层,包括第5,第4C,第4B和第4A文化层;各文化层石制品类型与技术相近,反映了中国北方石片石器技术传统的特征。石制品以中、小型为主,包括搬入石材(7.1%)、石核(2.6%)、石片(24.6%)、断块(12.6%)、碎块/片(49.4%)、石器(3.2%)和无法分类者(0.4%);石器类型以边刮器、尖状器为主,石锥、砍砸器为重要类型,凹缺器、端刮器、锯齿刃器等较少且不典型。石器毛坯选择以片状为主,绝大多数为单面加工,加工程度较低。主要文化层第4B、第4C层为原地埋藏,据地貌、地层分析和AMS-14C年龄测定,推断其年龄在约36ka-43ka BP(未校正)之间。
李锋陈福友王辉刘德成王山张东菊李罡张晓凌高星
关键词:石制品晚更新世晚期
陇西黄土高原东南部地区末次冰期以来C_3/C_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及其区域性剖面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9
2013年
相对黄土高原东部地区而言,处于六盘山以西的陇西黄土高原,其末次冰期以来陆地生态系统中C_3/C_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的研究,不仅已开展研究工作的剖面数量相对较少,所得到的结果也不如黄土高原东部地区那样一致。本文对陇西黄土高原东南部边缘区的张家川剖面末次冰期以来的黄土/古土壤地层进行总有机质碳同位素的分析测试,得到的结果表明该剖面全新世古土壤的总有机质碳同位素相对末次冰期马兰黄土更为偏正,这一结果与黄土高原东部地区数个剖面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表明该区域末次冰期向全新世转化过程中,C_4植物相对丰度有一定程度的上升。进一步将张家川剖面的研究结果与陇西黄土高原其他几个研究剖面进行了对比,发现陇西黄土高原末次冰期以来陆地生态系统中C_3/C_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情况要比黄土高原东部地区更加复杂,很可能在该区域内部还存在一些地区之间的差异,该区域东部和南部地区全新世相对于末次冰期C_4植物相对丰度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而该区域西北部地区则很可能末次冰期至全新世都以C_3植物占绝对优势。由于大量现代C_3植物的研究结果表明,其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主要响应于降水量的变化,因此,来源于C_3植物为绝对优势植被的黄土有机质碳同位素很可能是一个潜在的古降水量的指示器,陇西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序列的有机碳同位素研究还值得进一步加强。
张晓贾鑫饶志国董广辉张东菊
关键词:有机碳同位素C3C4植物
泛第三极地区环境变化与丝路文明的兴衰
2018年
丝绸之路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史前至汉代是丝绸之路的萌芽期,这一时期,古代文明首先在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中国北方出现。随着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以及晚全新世气候的改善,距今4 000年以后,新疆等地的文化得到快速发展,而农业技术的交流与革新最终促使来自黄土高原的先民在距今3 600年以后永久定居到青藏高原。这些农牧混合定居点的出现,为丝绸之路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我国汉代(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是丝绸之路开通和兴起的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3~5世纪),丝绸之路受政局动荡的影响而时断时续,位于欧亚大陆两端的罗马帝国和汉帝国相继分裂,但中亚地区楼兰、焉耆、龟兹等古国兴起,丝路沿线文明仍有所发展。公元6~9世纪,气候相对湿润,唐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兴起,丝路沿线古文明达到空前繁荣,丝路发展和跨大陆文化交流也达到了鼎盛阶段。公元10~12世纪,由于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南移和海上丝路的开辟,陆上丝路的重要性逐渐降低。13世纪,年代际湿润多雨的时期促使蒙古帝国兴起,又使得陆上丝路一度有所复兴。公元1453年,横跨欧亚大陆的拜占庭帝国灭亡,取而代之的奥斯曼帝国阻断了亚洲和欧洲的联系,成为导致丝绸之路西段文化与中国交流中断的重大事件,欧洲各国被迫通过开辟新航路获得更多的贸易机会,进而促进了地理大发现(公元15~17世纪)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蓬勃发展。至公元1539年,边患频仍加上小冰期气候的影响,明王朝国力衰减,随着嘉峪关的关闭和“闭关绝贡”政策的实施,丝绸之路东段的文化交流趋向低谷,传统丝绸之路全面走向衰落。
陈发虎安成邦董广辉张东菊
关键词:古代文明环境变化魏晋南北朝时期兴衰两河流域
中国北方史前箭镞演化及其影响因素
2023年
史前投射类工具的研究对理解史前人群的狩猎行为、生存策略及生业模式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史前投射类工具的主要组件——箭镞为研究对象,对中国北方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至青铜时代箭镞的时空分布、形态演变、数量和材质变化等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对影响其变化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显示,相对比较原始的石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开始零星出现,旧石器晚期的“广谱革命”和细石叶压制技术为宽厚型石镞在中国北方区域性发展提供了驱动力和技术支持;新石器时代,相对窄薄型的石镞和骨镞迅速扩散至整个黄河流域及东北的大部分地区,两者主体地位先后发生转换,且在7000~5000a BP期间数量达到最多,这可能与狩猎(渔猎)采集生业模式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变化、人口基数变化及磨制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存在密切联系;青铜时代,大量青铜镞出现,箭镞总数再次回升且分布范围扩散至西北地区,而青铜冶炼技术的出现和群体间战争冲突可能是形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显示,箭镞始终是史前人类生产生活工具组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受技术发展、生业模式演变等影响,箭镞的形态、功能及其流行性等在不同阶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此,对史前箭镞的系统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史前人类社会的生业模式和经济发展过程.
姚娟婷夏欢李婷蔺东鹏李源新申旭科王建张东菊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