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磊

作品数:129 被引量:849H指数:20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0篇期刊文章
  • 29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1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3篇小麦
  • 53篇旱地
  • 46篇土壤
  • 46篇秸秆
  • 39篇地膜
  • 36篇地膜覆盖
  • 36篇膜覆盖
  • 34篇冬小麦
  • 31篇水分
  • 22篇土壤水
  • 20篇春小麦
  • 18篇土壤水分
  • 17篇马铃薯
  • 15篇土壤温度
  • 15篇温度
  • 13篇地冬
  • 13篇水分利用
  • 13篇旱地冬小麦
  • 11篇覆膜
  • 11篇干物质

机构

  • 129篇甘肃农业大学
  • 11篇兰州城市学院
  • 3篇甘肃省农业科...
  • 3篇甘肃省工程咨...
  • 3篇通渭县惠农农...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甘肃省政府投...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甘肃民族师范...
  • 1篇甘肃省农牧厅
  • 1篇通渭县农业技...

作者

  • 129篇常磊
  • 107篇柴守玺
  • 62篇程宏波
  • 34篇黄彩霞
  • 27篇杨德龙
  • 26篇杨长刚
  • 21篇韩凡香
  • 15篇刘媛
  • 14篇栗孟飞
  • 14篇马军民
  • 11篇逄蕾
  • 7篇陈玉章
  • 7篇兰雪梅
  • 6篇李辉
  • 6篇包正育
  • 6篇赵德明
  • 6篇李瑞
  • 5篇陈菁菁
  • 5篇张淑芳
  • 5篇李博文

传媒

  • 14篇麦类作物学报
  • 13篇甘肃农业大学...
  • 11篇干旱地区农业...
  • 6篇应用生态学报
  • 4篇生态学报
  • 4篇生态学杂志
  • 4篇核农学报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 3篇中国沙漠
  • 3篇草业学报
  • 3篇灌溉排水学报
  • 2篇林业机械与木...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气象
  • 2篇草地学报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甘肃农业科技

年份

  • 11篇2024
  • 15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10篇2019
  • 10篇2018
  • 4篇2017
  • 16篇2016
  • 11篇2015
  • 9篇2014
  • 10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1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水分条件下源库调节对小麦营养器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籽粒千粒重的影响被引量:17
2013年
以抗旱性有显著差异的两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在干旱胁迫(DS)和正常灌溉(WW)条件下,研究了源库调节对小麦营养器官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和籽粒千粒重(TGM)的影响.结果表明:缩库处理显著增加了小麦各营养器官WSC含量,且正向促进WSC的相对转运;减源处理反之.源库调节WSC含量及其相对转运量/率的效应为:干旱胁迫显著高于正常灌溉,抗旱品种(陇鉴19)显著高于水分敏感品种(Q9086),缩库处理对WSC含量的影响强度显著高于减源处理,穗下节和倒二节普遍高于倒三节、叶鞘和叶.减源处理下,陇鉴19的总WSC相对转运率的强势器官主要为叶鞘、穗下节和倒二节,而Q9086主要表现在倒二节和倒三节;两小麦品种果聚糖相对转运率的强势器官均为叶鞘、穗下节和倒二节.减源处理使陇鉴19和Q9086的TGM在干旱胁迫下分别下降27.3%和31.7%,在正常灌溉下分别下降25.3%和12.1%.缩库处理的WSC含量及其相对转运与TGM的相关系数显著大于减源处理;干旱胁迫处理显著高于正常灌溉处理,不同器官中WSC总含量和果聚糖含量与TGM普遍表现出较高的相关系数(r2>0.900);小麦WSC含量及其相对转运与TGM关联度较为密切的器官主要集中在叶鞘和穗下节.在干旱胁迫条件下,WSC总含量有关性状与TGM表现出较高关联度,而在正常灌溉条件下,蔗糖和葡聚糖有关性状与TGM普遍表现出较高关联度.源库关系对小麦不同营养器官WSC及籽粒千粒重的调节易受水分环境、基因型和营养器官位置的显著影响.
李丽杨德龙栗孟飞常磊程宏波柴守玺李唯
关键词:小麦源库调节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千粒重
一种覆膜间除草打捆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作物栽培与耕作中的除草打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覆膜间除草打捆装置。其特点是包括支架,所述的支架上端设置有手柄,支架下端设置有除草铲,拉力杆安装在支架中部前方,支架中部后方通过第二活动铰安装有打捆手,...
王芳柴守玺黄彩霞常磊李瑞李兴凯王波白有帅
文献传递
秸秆带状覆盖对旱地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运的影响
2023年
为筛选适合西北旱作区冬小麦的秸秆带状覆盖种植模式,在播量均为225 kg·hm^(-2)条件下,设置露地条播(CK)和3种秸秆带状覆盖(SM)种植模式(分别用SM4、SM5和SM6表示,种植带分别种植4、5和6行小麦),比较不同秸秆带状覆盖种植模式下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与CK相比,秸秆带状覆盖显著提高了冬小麦开花前干物质积累量,增幅为17.8%~26.0%,且表现为SM5>SM6>SM4;促进了开花期和成熟期干物质在叶片和颖壳+穗轴中的分配,其中SM5的增幅均最大(开花期分别为15.8%和27.8%;成熟期分别为34.0%和40.0%)。同时,秸秆带状覆盖显著促进了开花前叶、茎鞘和颖壳+穗轴的干物质转运,并使花前干物质积累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增加14.3~16.3个百分点,且增幅表现为SM4>SM6>SM5。秸秆带状覆盖下小麦籽粒产量较CK增加了3.8%~7.3%,产量增幅表现为SM5>SM4>SM6。由此可见,秸秆带状覆盖种植能促进西北旱作区冬小麦干物质的积累和产量形成,在本试验条件下以SM5模式表现最好。
王彦萍马建涛柴雨葳程宏波李亚伟杨佳佳常磊柴守玺
关键词:冬小麦干物质积累
旱地小麦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生物量对覆盖方式的响应被引量:4
2020年
为探究不同覆盖方式对小麦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设置3种处理方式[玉米秸秆带状覆盖(SM)、地膜覆盖(PM)、露地(CK)],研究了秸秆带状覆盖的覆盖带(SMd)、种植带(SMu)、PM及CK小麦拔节期-蜡熟期土壤水分、温度、pH及生物学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对土壤具有调温保墒、提高pH的作用,促进土壤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但抑制了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土壤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分别高于CK 3.50%、6.71%,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分别低于CK 3.70%、6.49%,其中MBC、MBN含量和MBC/MBN较CK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秸秆带状覆盖可提高土壤SCW和pH,降低土壤温度,且对SMd的影响大于SMu。SMd和SMu因为土壤水温及pH的不同导致两者间微生物特性存在差异,SMd的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较CK降低,碱性磷酸酶活性提高,MBC含量和MBC/MBN分别较CK提高37.19%、27.33%;SMu土壤的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高于CK 7.58%、14.09%、10.32%,脲酶活性降低,MBC、MBN含量分别较CK提高15.26%、21.66%,MBC/MBN则低于CK13.67%。秸秆带状覆盖的降温保墒作用可能有利于增加微生物特别是真菌菌群及其活跃程度,提高小麦种植带土壤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对促进土壤中C、N元素的转化具有积极作用。
宿兵兵程宏波程宏波柴守玺李瑞常磊柴雨葳李瑞
关键词:小麦根际土壤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种植密度对西北地区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为探讨种植密度对西北灌区及旱地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基本苗下的小麦产量和农艺性状指标差异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无论是灌区还是旱作区,种植密度对籽粒产量影响最明显,且对灌区小麦的影响大于旱作区。影响产量高低的主要直接因素是单位面积穗数,其次是穗粒数,千粒质量最稳定。种植密度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大于耗水量,且旱作区大于灌区。种植密度对单株生物产量的影响大于收获指数,生物产量与收获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
黄彩霞赵德明柴守玺常磊蔺阿荣
关键词:小麦栽培水分利用效率耗水量
一种单行免放苗地膜穴播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行免放苗地膜穴播机,包括机架(8)、固定于机架(8)上部的种箱(6)、一葫芦头(9),葫芦头(9)通过主轴(10)固定在机架(8)下部,机架(8)下部固定连接地轮(1),输种管(2)上端通过排种盒(...
常磊王凤山包正育逄蕾马军民柴守玺杨长刚黄彩霞王爱琴程宏波杨德龙
文献传递
秸秆带状覆盖对旱地冬小麦土壤温度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为探明秸秆带状覆盖对西北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冬小麦土壤温度和产量的影响,以露地不覆盖为对照(CK),设置秸秆带状覆盖4行(SM1)、秸秆带状覆盖5行(SM2)、黑膜覆盖(PM1)和白膜覆盖(PM2)共5个处理,利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覆盖处理冬小麦土壤温度及产量相关指标的异同。结果表明,与CK相比,秸秆覆盖处理(SM1、SM2)显著降低了冬小麦全生育期0~25 cm土层温度,返青期和灌浆期降温幅度最大,平均降温2.0℃;越冬期降温幅度最小,平均降温0.1℃;上层土壤(0~10 cm)的降温幅度大于下层土壤(15~25 cm),SM1降温效应大于SM2。地膜覆盖在不同生育时期存在增温和降温的双重效应,成熟期增温幅度最大,较CK增加2.4℃;灌浆期5 cm土层降温幅度最大,降低1.8℃;无论增温还是降温,PM1效应均高于PM2。覆盖处理一天中,表层土壤温度以中午14:00变化最大,晚19:00次之,早7:00变化最小,且中午14:00均表现为降温效应;秸秆覆盖降温效应(4.9℃)大于地膜覆盖(0.8℃)。覆盖降低土壤有效积温,地膜覆盖有效积温显著高于秸秆覆盖。秸秆覆盖平均增产9.6%,SM2增产率高于SM1;地膜覆盖显著增产(20.8%),PM2增产率高于PM1。产量三要素中,穗粒数受温度影响最大,与各生育时期0~25 cm土层土壤温度、阶段土壤有效积温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综合考虑土壤温度、土壤有效积温、产量、千粒重和穗数等,SM2处理更有利于旱地冬小麦产量的形成。
张乾赵德明朱有虎李亚珍马菊花马建涛常磊杨永胡亮亮王龙龙张钰泽黄彩霞
关键词:地膜覆盖土壤温度冬小麦
秸秆带状覆盖对旱地冬小麦农田土壤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2019—2020年在黄土高原雨养条件下以不覆盖露地(CK)和地膜覆盖(PM)为对照,设置3种秸秆带状覆盖处理:SM3(覆盖带50 cm,种植带35 cm,播种3行),SM4(覆盖带50 cm,种植带50 cm,播种4行)及SM5(覆盖带50 cm,种植带70 cm,播种5行),研究了不同带幅秸秆带状覆盖对冬小麦农田土壤特性、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带状覆盖较CK和PM显著降低土壤0~20 cm土层土壤容重4.49%~7.07%,增加土壤孔隙度4.41%~7.28%,且>0.25 mm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增加5.30%~5.31%,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4.55%~7.21%,平均重量直径(MWD)提高6.45%~60.31%,平均几何直径(GMD)提高8.73%~20.57%,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6.06%~6.15%。地膜覆盖对土壤各特征指标影响较小。秸秆带状覆盖处理较CK提高小麦籽粒产量5.07%,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2.04%。3种秸秆带状覆盖处理中,SM3处理对土壤各特征指标影响最大,SM5处理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的基础上,对小麦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提升表现出较大优势。因此,SM5处理(覆盖带50 cm,种植带70 cm,播种5行)是适宜于西北半干旱区冬小麦种植的“绿色高效”措施。
叶元生黄彩霞柴守玺常磊马建涛马菊花李亚珍
关键词:土壤特性土壤有机碳冬小麦田
玉米整秆带状覆盖量对旱地冬小麦土壤水分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0
2016年
为明确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雨养条件下,玉米整秆带状覆盖适宜的秸秆覆盖量,以露地种植为对照(CK),研究了4种覆盖量(T_1:6 750kg/hm^2,T_2:9 000kg/hm^2,T_3:11 250kg/hm^2,T_4:13 500kg/hm^2)对旱地冬小麦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覆盖量较CK显著增产12.1%~23.3%,提高水分利用效率13.4%~26.8%。产量与单位面积穗数呈显著正相关(r=0.937),整秆带状覆盖较CK可显著(除T_3)提高单位面积穗数10.4%~19.0%,以T_2单位面积穗数最高。全生育期0—200cm土层平均含水量4种覆盖量均显著高于CK,较CK高0.7~1.0个百分点,以T_1土壤水分状况最好。4种覆盖量可显著改善灌浆前0—200cm土壤墒情,但从灌浆期开始0—90cm土壤含水量普遍不如CK。4种覆盖量间,以T_2全生育期0—60cm土壤墒情最好,且其增产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效果也最显著。
李守蕾杨长刚李福柴守玺宋亚丽李博文常磊韩凡香程宏波尚艳
关键词:覆盖量土壤水分旱地冬小麦
基于双向电泳结合质谱分析燕麦种子萌发过程蛋白的变化被引量:4
2012年
为分析燕麦(Avena sativa L.)种子蛋白质在萌发过程中的变化,探求燕麦种子吸胀萌发的机理。采用双向电泳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的方法对燕麦品种白燕2号种子吸涨萌发0h和25h的蛋白质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燕麦种子蛋白在吸水萌发25h后18个蛋白点的表达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蛋白质点经质谱分析并搜索NCBI数据库,有10个蛋白点得到明确鉴定,其中7个蛋白质点表达量在燕麦种子萌发后下降,3个表达量增加。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包括12s球蛋白、种子贮藏球蛋白和醇溶燕麦蛋白-3等蛋白。这些蛋白表达量的变化与燕麦种子萌发进程有关,为进一步从蛋白质水平来探索燕麦种子萌发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霞霞曹坳程柴守玺李徐智明常磊
关键词:燕麦萌发双向电泳质谱种子蛋白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