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水稻
  • 4篇水稻二化螟
  • 4篇二化螟
  • 2篇稻螟
  • 2篇稻螟蛉
  • 2篇有效积温
  • 2篇幼虫
  • 2篇起点温度
  • 2篇积温
  • 2篇发育起点
  • 2篇发育起点温度
  • 1篇稻蝗
  • 1篇稻田
  • 1篇幼虫空间分布...
  • 1篇越冬
  • 1篇越冬幼虫
  • 1篇滞育
  • 1篇滞育解除
  • 1篇中国林蛙
  • 1篇中华稻蝗

机构

  • 8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市人大常委会
  • 1篇辽宁省农业科...
  • 1篇天津动植物检...

作者

  • 8篇封洪强
  • 4篇李桂兰
  • 4篇丁秀云
  • 4篇王小奇
  • 2篇钟诚
  • 1篇关天舒
  • 1篇刘培友
  • 1篇宋婷婷
  • 1篇王庆华
  • 1篇刘大军

传媒

  • 7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辽宁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01
  • 1篇2000
  • 6篇199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辽宁省水稻二化螟各虫态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被引量:12
2000年
1992~ 1993年 ,通过室内、外人工饲养 ,明确了水稻二化螟 (ChiloSuppressalisWalker)在辽宁省单季稻地区不同温度下各虫态的历期及发育速度、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一代卵的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 88.8± 3.6日度和 11.6± 1.9℃ ;一代幼虫的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 490 .0日度和 12 .9±3.3℃ ;一代蛹分别为 96 .9± 1.3日度和 12 .7℃。
李桂兰封洪强刘培友关天舒
关键词:水稻二化螟历期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
辽宁省水稻二化螟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6
1999年
1992~1995年,通过室内外人工饲养及田间调查研究,明确了二化螟在辽宁省每年发生两代,但少数个体仅发生1代;同时明确了二化螟的生活史与害虫的为害盛期,第1代幼虫为害盛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中旬,第2代幼虫为害盛期为8月中旬至收获期;观察了二化螟的若干生活习性。
李桂兰封洪强刘培友
关键词:二化螟生物学特性
沈阳地区稻田节肢动物种类调查被引量:4
1999年
1996年在农大、汪家、大庙3块实验地进行调查,调查发现沈阳地区水稻害虫15种、天敌昆虫51种、蜘蛛20种,基本明确了沈阳地区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为沈阳地区稻田生物群落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郭玉人李森杨莹封洪强王小奇丁秀云
关键词:节肢动物稻田群落
稻螟蛉幼虫空间分布型的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在第3,4代稻螟蛉幼虫盛发期,测定了田间幼虫空间分布格局。其水平分布属于聚集分布中的奈曼分布,垂直分布幼虫多集中在稻株中上部叶片。
李桂兰钟诚封洪强王泽民
关键词:稻螟蛉幼虫空间分布型
水稻二化螟耐寒性的研究被引量:19
1999年
水稻二化螟越冬幼虫在普通低温-15(30d),-20(4,6,8,10d),-23(4d),-25℃(4d)下的死亡率分别为3.33%,6.67%,13.33%,23.33%,26.67%,30%,56.67%;田间越冬初期、中期、后期由低温引起的死亡率分别为0,4.85%,9.96%。越冬幼虫能耐受一定的强低温-28(90min),-30(30min),-32℃(10min)。不同时期越冬幼虫的耐寒性有很大差异,其过冷却点在翌年3月中旬以前呈上升趋势,3月中旬以后又逐渐下降。不同地理纬度区越冬幼虫的耐寒性也有差异,表现为过冷却点随地理纬度的升高而上升。首次提出二化螟在越冬期间通过耐冻和避冻两种策略来越冬。
王小奇李朝飞封洪强丁秀云王庆华
关键词:二化螟耐寒性水稻越冬幼虫
水稻二化螟滞育解除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1999年
通过室内试验对二化螟的滞育解除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食料对二化螟的滞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不表现在化蛹率的提高,而在于缩短供试幼虫的群体临界化蛹前期。越冬幼虫在滞育解除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可以通过主动吸收或直接饮水两种方式获得,水分对滞育解除的促进作用不仅表现在越冬幼虫化蛹率的大幅度提高,而且表现在有水条件下越冬幼虫群体临界化蛹前期的明显缩短,但水分不是二化螟滞育解除的先决条件。在二化螟滞育解除过程中,有效积温法则是起作用的,初步求得滞育解除的起点温度为12±2.7℃、有效积温为409.5±95.8d℃。一化性和二化性的二化螟越冬幼虫在滞育解除方面的差异仅表现在群体临界化蛹前期的长短上,一化性CC品系的群体临界化蛹前期显著长于二化性PL品系。
王小奇李朝飞刘大军封洪强丁秀云曲辉
关键词:二化螟滞育解除水稻
稻螟蛉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和过冷却点的研究被引量:5
1999年
在恒温条件下测定了稻螟蛉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试验表明:在14,19,24,28,32℃恒温处理下,全世代发育历期分别为56.750,41.179,32.696,22.986,16.334d。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9.39℃。有效积温为395.31d℃;测定了各虫态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其越冬蛹的过冷却点为-27.65℃、结冰点为-22.56℃,证实了稻螟蛉可以蛹态在沈阳地区越冬。
钟诚李桂兰封洪强
关键词:稻螟蛉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过冷却点
中华稻蝗人工饲养技术初探被引量:1
2001年
根据中国林蛙取食的特点 ,提出以中华稻蝗替代或部分替代黄粉虫作为中国林蛙饵料的设想 ,并对其人工饲养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3龄前饲以活体狗尾草优于水稻 ,而3龄后则相反。活体植株饲养累积死亡率呈S型 ,而剪叶饲养的累积死亡率呈J型。
封洪强丁秀云王小奇宋婷婷
关键词:中华稻蝗人工饲养中国林蛙饵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