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小奇

作品数:85 被引量:430H指数:12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8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 6篇文化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2篇水稻
  • 11篇诱虫
  • 11篇诱虫灯
  • 11篇虫灯
  • 10篇苹果
  • 9篇风扇
  • 7篇食心虫
  • 7篇昆虫
  • 6篇玉米
  • 6篇坡面
  • 6篇小食心虫
  • 6篇教学
  • 6篇虫体
  • 5篇导流片
  • 5篇桃小食心虫
  • 5篇种群
  • 5篇二化螟
  • 4篇稻水象
  • 4篇稻水象甲
  • 4篇水稻品种

机构

  • 84篇沈阳农业大学
  • 8篇大连嘉禾新能...
  • 7篇辽宁省农业科...
  • 7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中国中化集团...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兰州大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宁夏农林科学...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84篇王小奇
  • 14篇杨雪清
  • 10篇丁秀云
  • 6篇田有文
  • 5篇黄峰
  • 5篇高萍
  • 5篇孙富余
  • 5篇田春晖
  • 4篇封洪强
  • 4篇王洪平
  • 4篇吕芳
  • 4篇程怡
  • 3篇刘志恒
  • 3篇方红
  • 3篇董辉
  • 3篇于凤泉
  • 3篇李志强
  • 3篇潘德斌
  • 3篇王菊平
  • 3篇李嘉

传媒

  • 15篇沈阳农业大学...
  • 6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植物保护
  • 4篇辽宁农业科学
  • 4篇应用昆虫学报
  • 3篇昆虫学报
  • 3篇中国植保导刊
  • 3篇中国生物防治...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河南农业科学
  • 2篇农药
  • 2篇高等农业教育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教师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新农业
  • 1篇玉米科学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0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11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8
  • 6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2
  • 2篇2001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桃小食心虫总RNA的有效提取与β-actin基因的克隆被引量:2
2014年
根据桃小食心虫幼虫、蛹、成虫3种虫态各自形态及生理特点,克服了幼虫和蛹的几丁质、糖含量较高,成虫鳞片较多的特点,探讨3种虫态总RNA的提取方法;设计该物种β-actin基因的简并引物并对其产物克隆测序。结果表明:提取获得的RNA可以满足RT-PCR等后续试验需要;β-actin基因在桃小食心虫幼虫、蛹、成虫3种虫态中表达稳定;首次获得了桃小食心虫的β-actin基因序列(Genbank:KJ002793)。
王恩华王小奇李辉贾向风王翔宇
关键词:桃小食心虫RNA提取RT-PCRΒ-ACTIN基因
大豆田中食蚜瓢虫的空间分布图式的研究被引量:1
1991年
七星瓢虫、异色瓢虫、多异瓢虫和龟纹瓢虫是大豆蚜的主要天敌。它们幼虫的混合种群在大豆田中呈聚集分布,七星瓢虫幼虫的单种群也呈聚集分布,且这种分布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对这些瓢虫的幼虫进行调查时,采用棋盘式取样较好。
王小奇丁秀云黄峰
关键词:大豆蚜食蚜瓢虫分布型天敌
玉米、水稻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及应用
王小奇傅俊范王文航刘志恒朴春树田春晖马辉曹远银薛春生
该项目属于农业行业的植物保护技术领域。1.经过多年的研究,连续9年系统地监测了辽宁地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变化趋势及稻纹枯病动态变化趋势,建立了稻瘟病菌种群动态分布图,针对病原菌的动态变化规律,提出了品种合理布局防控病害的基...
关键词:
关键词:稻瘟病有害生物监测
喷施非嗜食植物汁液对温室白粉虱的影响被引量:8
2006年
温室白粉虱取食广泛,寄主繁多,但它也有非嗜食植物。非嗜食植物对温室白粉虱可能有很好的控制作用。研究了4种植物的汁液对温室白粉虱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植物的汁液对温室白粉虱都有很好的控制作用,使温室白粉虱落卵量减少65%以上。非嗜食植物次生物质在温室白粉虱的控制中会有良好的前景。
吕芳王小奇王菊平王海舟苗丽潘德斌
关键词:温室白粉虱植物次生物质
西花蓟马clip丝氨酸蛋白酶基因的鉴定与表达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本研究旨在鉴定西花蓟马的clip丝氨酸蛋白酶(clip-domian serine proteases,Fo CSPs)基因,分析其被球孢白僵菌侵染后的表达模式,为研究clip丝氨酸蛋白酶在西花蓟马先天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奠定基础。共鉴定出西花蓟马9个clip丝氨酸蛋白酶基因Fo CSPs,每个Fo CSPs编码的氨基酸序列都在氮端有一个发夹(clip)区域,在碳端有一个具有催化功能的丝氨酸蛋白酶区域,催化区域有3个保守的氨基酸,即组氨酸(His),天冬氨酸(Asp)和色氨酸(Ser)。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Fo CSP215与褐飞虱NITRY19位于同一进化支上,Fo CSP261和Fo CSP236与烟草天蛾Ms POAEO,斯氏按蚊Ag CLIP和金小蜂Nv SP16P聚为一支,其余6个Fo CSPs聚为一支,并与烟草天蛾5个Ms HPs聚成的分支汇合在一起。球孢白僵菌侵染后,成虫和若虫Fo CSPs的相对表达量均为上调表达,但程度不同。对于同一基因,在若虫体内的最高相对表达量高于成虫。总之,Fo CSPs可能参与到西花蓟马应对球孢白僵菌侵染的免疫反应中,是西花蓟马生物防治的潜在靶标。
赵倩倩于洁张吉良王小奇王海鸿
关键词:西花蓟马
辽南苹果园桃小食心虫为害当量函数的拟合与功能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桃小食心虫是北方果树最重要害虫之一,幼虫钻蛀果实并将虫粪排在果实内,造成果树产量和品质损失。由于其生活方式隐蔽,为害损失估计和防治难度大,目前以卵果率为防治指标,不利于果农掌握,生产上需要有简易防治指标,而这简易防治指标需要有理论和试验结果支持。将PEDIGO提出的为害当量理论引入到桃小食心虫为害能力分析,以性诱剂诱捕法监测苹果园桃小食心虫雄蛾量,以分期果实套袋法设置累积蛾量梯度,在果实采收期调查虫果率,对所得田间试验数据进行格式化和统计分析,用美国微软公司的Excel软件建立雄蛾累积量与果实被害率关系的数学模型,求得所建立数学模型的相关参数,确定了高拟合度的为害当量数学模型:IE=∑[(-0.0473i^6+1.3703i^5-15.484i^4+85.712i^3-239.25i^2+312.17i-140.56)×0.002X_i],并对模型的生物学意义进行评价,研究不同时间段桃小食心虫为害能力变化的规律与原因,研究结果不但可以准确估计桃小食心虫种群数量变化导致的总为害量,还可以支持用累积蛾量做防治指标,不仅简化了苹果园桃小食心虫防治指标的调查作业程序与方法,也为其他害虫预测预报和损失估计提供新的参考。
王洪平高萍王小奇林文忠
关键词:桃小食心虫
氟吗啉对家蚕的毒性和安全性评价被引量:9
2006年
研究了氟吗啉对家蚕的胃毒、触杀、熏蒸毒性,并进行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氟吗啉对家蚕2龄起蚕胃毒毒性的LC50为10548.4mg/L;对家蚕触杀毒性的结果为10000.0mg/L浓度以下对2龄起蚕没有毒性作用;对家蚕熏蒸毒性的结果为10000.0mg/L浓度以下对2龄起蚕没有毒性作用。与氟吗啉的推荐使用剂量100 ̄200mg/kg相比,氟吗啉对家蚕安全,对家蚕毒性为“低毒”。
杨海荣蔡磊明王小奇王捷
关键词:氟吗啉家蚕毒性安全性评价
0.003%芸苔素内酯水剂在葡萄上的应用被引量:12
2005年
两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0.003%芸苔素内酯水剂对巨峰葡萄具有明显的膨大作用,使用剂量为0.0261g a.i./hm2、0.0435 g a.i./hm2和0.1305 g a.i./hm2,分别于葡萄开花前12 d和盛花后14d两次喷药,增产率可达21.24%~26.87%,且对葡萄品质无不良影响.
周玉书朴春树仇贵生张平王小奇
温度对草小卷蛾发育的影响及其实验种群生命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温度对草小卷蛾Celypha flavipalpana Herrich-Schaffer种群动态和繁殖情况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在不同条件下(20~32℃,16L︰8D,RH=70%~80%)对草小卷蛾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系统研究,并于26℃下建立实验种群生命表和生殖力表。【结果】经统计分析,其卵、幼虫、蛹、成虫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4.30±2.43、6.45±1.57、11.01±1.78、12.40±2.7和9.48±2.19,有效积温(日·度)分别为45.05±8.88、492.01±42.48、107.53±13.63、65.51±12.39和671.86±94.19;实验种群趋势指数I〉1,次代种群数量呈12.13倍趋势增长,净增值率R0=15.85,世代平均周期T=39.99,内禀增长率rm=0.0691,周限增长速率λ=1.0715,种群倍增时间t=10.0331。【结论】在20~28℃,草小卷蛾各虫态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缩短,32℃下幼虫期和蛹期发育速率减慢,部分幼虫出现休眠状态;26℃下次代实验种群数量呈增长趋势。
王淼王小奇
关键词: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生命表生殖力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中国东北地区灰飞虱遗传变异及种群遗传结构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我国东北地区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种群遗传变异及种群遗传结构,阐明种群间遗传分化与基因流。【方法】利用9对微卫星引物对采自我国东北地区15个地理种群的375头灰飞虱样品进行测序与分析;利用GeneAlex6.51,GENEPOP4.0.9和STRUCTURE 2.3.4等软件分析灰飞虱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基因流及种群遗传结构。【结果】在所分析的375头灰飞虱个体中,各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a=6.898;总体上,灰飞虱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较高(平均观测杂合度Ho=0.548;平均期望杂合度He=0.582),各种群间基因流较低(Nm=0.660)。UPGMA聚类树、PCoA及STRCTURE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灰飞虱种群分为两分支:吉林(JL)和沈阳(SY2012,SY2013和SY2014)种群聚为一支;其余种群聚为一支。AMOVA分析结果表明,灰飞虱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种群内(87%),种群间变异水平较低(13%)。【结论】中国东北地区灰飞虱遗传多样性较高,不同地理种群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且基因交流较低,存在一定的种群遗传结构。
姜姗王兴亚王小奇
关键词:灰飞虱微卫星基因流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