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庆林

作品数:55 被引量:180H指数:8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0篇手术
  • 18篇腹腔
  • 18篇腹腔镜
  • 17篇小儿
  • 11篇缺血
  • 11篇先天
  • 11篇先天性
  • 11篇儿童
  • 10篇再灌注
  • 10篇缺血再灌注
  • 10篇灌注
  • 9篇外科
  • 8篇再灌注损伤
  • 8篇灌注损伤
  • 7篇手术治疗
  • 7篇缺血再灌注损...
  • 6篇外科手术
  • 5篇鼠肝
  • 5篇切除
  • 5篇结肠

机构

  • 55篇苏州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首都儿科研究...
  • 1篇首都儿科研究...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第五中...
  • 1篇盐城市妇幼保...

作者

  • 55篇孙庆林
  • 28篇顾志成
  • 15篇汪健
  • 13篇吴缤
  • 10篇张锡庆
  • 9篇朱锦祥
  • 9篇朱杰
  • 7篇陈建雷
  • 6篇甄允方
  • 4篇王兴东
  • 4篇李龙
  • 4篇朱雪明
  • 4篇黄顺根
  • 3篇黄柳明
  • 3篇邱小强
  • 3篇朱振伟
  • 2篇朱丽均
  • 2篇吕金星
  • 2篇刘维明
  • 2篇严向明

传媒

  • 10篇中华小儿外科...
  • 9篇苏州大学学报...
  • 4篇中国血液流变...
  • 4篇临床小儿外科...
  • 3篇中国微创外科...
  • 3篇中国医学创新
  • 2篇苏州医学院学...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华医学写作...
  • 1篇中国航天医药...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7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5篇2001
  • 1篇2000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藜芦醇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致肠黏膜通透性改变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肠缺血再灌注致肠黏膜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RES治疗组。假手术组仅分离肠系膜上动脉(SMA)而根部不夹闭。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和RES治疗组均用无损伤血管夹夹闭SMA根部,分别立即经阴茎背静脉注射9 g.L-1盐水、RES(20 mg.kg-1),45 min后放松血管夹形成再灌注。各组大鼠均于制模后6 h采集静脉血和回肠标本。检测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及小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水平,应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检测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率,HE染色法观察肠组织病理损伤情况。结果肠缺血再灌注6h后,RES治疗组DAO及IFABP水平与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比较显著减少[DAO:(1 650±1 150)U.L-1 vs(2 920±1 520)U.L-1;IFABP:(845.12±123.86)μg.L-1 vs(1 443.76±174.62)μg.L-1,Pa<0.05],但二组较假手术组[(630±150)U.L-1,(26.76±4.86)μg.L-1)]均显著增加(Pa<0.05)。假手术组大鼠肠绒毛顶部、固有层和黏膜下层只有少量散在分布的凋亡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大鼠肠黏膜凋亡阳性细胞数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66.63±1.71)%vs(9.60±1.76)%,P<0.05],分布范围从绒毛顶部扩大到中、底部,固有层和黏膜下层,细胞凋亡亦明显加重;RES组大鼠肠黏膜细胞凋亡率[(46.72±1.50)%]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P<0.05)。结论 RES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有关。
陈建雷孙庆林
关键词:白藜芦醇缺血再灌注肠黏膜通透性
腹腔镜辅助下13例小儿美克尔憩室切除
2008年
目的介绍腹腔镜辅助下美克尔憩室切除术的方法和体会。方法13例患儿在腹腔镜辅助下行美克尔憩室切除术,11例患儿有间歇性腹痛或便血史,2例行腹腔镜探查时发现,6例99mTc扫描,显示肠腔有放射物聚集。结果13例均经腹腔镜辅助下完成,平均手术时间40min,术后48h肠蠕动功能恢复,术后第3天进食流质,随访6个月~3年,无1例复发。结论腹腔镜辅助下美克尔憩室切除术,可充分发挥腹腔镜下探查的优势,减少剖腹探查的盲目性,创伤少、恢复快、术后疼痛轻、切口美观,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吴缤孙庆林顾志成
关键词:美克尔憩室腹腔镜小儿
结肠完全分离的全结肠重复畸形一例
2010年
患儿:男,3d,因呕吐3d入院。系试管婴儿,胎龄245d(35周).剖宫产出,出生体重2.4kg,生后无胎粪排除,进食有呕吐,外院摄片示:十二指肠后未有充气,拟“上消化道闭锁”收住院。术中见十二指肠第二段隔膜闭锁,肝脏分7~8叶且主体位于左侧腹腔,未探及脾脏.小肠肠管细小,无气体,回肓部始全结肠重复,主肠管系膜完整。止于肛门,重复肠管管径细小,肠系膜缺如,但肠管血供良好。末端止于膀胱后壁与直肠之间,两肠管在回盲部相通,同肠距回盲部15cm处有梅克尔憩室,予切除重复结肠及梅克尔憩室,行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术。患儿术后当天即自动出院,未能随访。
朱杰顾志成孙庆林
关键词:十二指肠空肠梅克尔憩室侧侧吻合术试管婴儿出生体重
小儿粘连性肠梗阻34例手术治疗分析被引量:2
2000年
分析 34例小儿粘连性肠梗阻的病因、临床表现、手术所见 。
黄顺根汪健孙庆林朱锦祥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儿童外科手术
Fas/FasL、Bcl-2基因在急性阻塞性黄疸肝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2003年
目的 研究Fas/FasL、Bcl- 2基因在急性阻塞性黄疸肝细胞凋亡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SD大鼠 30只 ,随机分为 3组。A组为假手术组 ,B、C组为实验组 ,结扎胆总管 ,B组饲养 7d ,C组饲养 14d。每组动物处置后观察肝细胞凋亡现象 ,检测肝细胞凋亡率和Fas、FasL、Bcl- 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1)电镜观察到B、C组肝细胞有典型的凋亡现象。 (2 )各组间的肝细胞凋亡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3)各组大鼠肝细胞中Fas均有阳性表达 ,阳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各组FasL、Bcl- 2阳性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C组高于B组。结论  (1)肝细胞凋亡率的升高是导致阻塞性黄疸肝损伤的一个重要机制。 (2 )Fas/FasL系统是阻塞性黄疸肝细胞凋亡的一个重要途径。 (3)Bcl-
沈伟孙庆林陈民张锡庆李德春
关键词:阻塞性黄疸FASFASLBEL-2
十二指肠前门静脉1例被引量:1
2006年
吴缤孙庆林甄允方顾志成
白细胞介素-6和中性粒细胞凋亡在婴幼儿手术应激中的作用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探讨婴幼儿重大手术后血浆中白细胞介素 6 (IL 6 )水平对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凋亡的影响以及两者在手术应激时对机体的影响。方法 ①选取 35例择期手术患儿 (1~ 3岁 ,平均 2 .8岁 ) ,参照手术应激评分标准[1] 分为大手术组和小手术组 ,检测患儿术前与术后血浆中IL 6水平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 ;②采用 percoll非连续梯度密度沉降法获人外周血PMN ,置于不同浓度的人重组白细胞介素 6 (rhIL 6 )的RPMI 16 40培养基中培养 2 4h ,用流式细胞术 (FCM)进行DNA凋亡分析。结果 ①发现术后血浆中IL 6水平大手术组 (12 1.0± 2 7.3) pg/ml明显高于小手术组 (33.5± 15 .9) pg/ml,且外周血中PMN大幅上升 ;②在体外实验中 ,随着IL 6浓度的升高 ,PMN的凋亡率逐渐下降。结论 IL 6通过延迟PMN的凋亡 ,参与机体手术应激后的“升白”过程 。
吕金星汪健谢炜邱玉华孙庆林顾志成朱锦祥张锡庆张学光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炎症介导素类中性粒细胞凋亡婴幼儿手术应激
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治疗小儿阑尾炎38例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 探讨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治疗小儿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自2009年1月至2013年2月我们对38例阑尾炎患儿采取经脐部单部位切口(脐部正中置入10 mm Trocar,脐左及脐右分别置入5 mm Trocar)完成手术操作.结果 38例患儿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及改变手术方式病例,平均手术时间为41.2(30~50)min,住院时间(4~7)d,平均5.3 d,术后随访1~3个月,无切口感染、腹腔残余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脐单部位腹腔镜小儿阑尾切除术安全有效,技术可行,值得推广.
朱振伟孙庆林顾志成朱杰吴缤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外科手术阑尾炎儿童
腹腔镜在小儿腹腔囊性肿块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评价腹腔镜辅助切除小儿腹腔囊性肿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38例腹部囊性肿块患儿,年龄23-163个月,采用三Trocar技术,腹腔镜辅助下对腹腔囊性肿块予以手术治疗。结果:大网膜囊肿2例,肠重复畸形5例,肠系膜囊肿8例,卵巢畸胎瘤23例。38例手术操作均在腹腔镜辅助下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35-80 min,术后3-7 d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出现。结论: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腹腔囊性肿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术后切口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
朱杰孙庆林顾志成朱振伟吴缤陈建雷
关键词:腹腔囊肿腹腔镜小儿
肠缺血再灌注肠P-选择素表达与肠损伤的关系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肠血管内皮细胞P-选择素蛋白的表达及P-选择素单克隆抗体在抗肠损伤方面的作用。方法夹闭肠系膜上动脉制作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小肠P选择素表达的变化,同时检测肠组织、血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变化。结果血DAO活性在再灌注60min时达高峰(1.27±0.19)u/ml;肠组织中DAO活性假手术组(1.12±0.14)u/mgpro,再灌注60min组为(0.50±0.13)u/mgpro,P<0.01。血MPO活性假手术组为(46.16±6.19)u/l,再灌注30min达高峰(148.83±22.80)u/l,P<0.01,小肠组织P-选择素蛋白表达显著;而在再灌注同时给予P-选择素单克隆抗体治疗,再灌注30min,血MPO活性可见明显降低为(70.17±17.70)u/l。结论肠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肠血管内皮细胞P-选择素表达上调,可能在介导中性粒细胞聚集、活化并导致早期肠黏膜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应用P-选择素单克隆抗体可有效地防治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顾志成刘维明孙庆林王兴东季正华张志德
关键词:P选择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P-选择素肠损伤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