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娄凡

作品数:57 被引量:150H指数:7
供职机构:昆明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9篇儿童
  • 12篇睡眠
  • 11篇睡眠呼吸
  • 9篇睡眠呼吸暂停
  • 9篇综合征
  • 9篇阻塞性
  • 8篇通气
  • 7篇低通气
  • 6篇低通气综合征
  • 6篇睡眠呼吸暂停...
  • 6篇睡眠呼吸暂停...
  • 6篇阻塞性睡眠
  • 6篇阻塞性睡眠呼...
  • 6篇先天
  • 6篇先天性
  • 6篇颈部
  • 6篇呼吸暂停低通...
  • 6篇畸形
  • 5篇手术
  • 5篇阻塞性睡眠呼...

机构

  • 45篇昆明市儿童医...
  • 5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昆明市妇幼保...

作者

  • 47篇娄凡
  • 33篇马静
  • 22篇张铁松
  • 12篇高映勤
  • 11篇林建云
  • 11篇曾文娟
  • 11篇王美兰
  • 10篇李正才
  • 10篇刘睿清
  • 7篇毛志勇
  • 6篇高燕
  • 5篇孙美华
  • 4篇李霞
  • 4篇江茹
  • 4篇赵丽萍
  • 4篇陆涛
  • 4篇高丽
  • 3篇郭亚丽
  • 2篇阮标
  • 2篇庞雪晶

传媒

  • 13篇临床耳鼻咽喉...
  • 8篇中国耳鼻咽喉...
  • 6篇中国耳鼻咽喉...
  • 2篇云南医药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眼耳鼻喉...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第十四届全军...
  • 1篇2012年全...
  • 1篇国际数字医学...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8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鼻部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特点分析
2021年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鼻部横纹肌肉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收集昆明市儿童医院2013年6月~2019年8月16例鼻部横纹肌肉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胚胎型12例,腺泡型4例,I期3例(单纯手术治疗),Ⅱ期3例(手术+化疗),Ⅲ期10例(5例活检+化疗,5例活检+化疗+放疗)。随访时间6个月~6年,其中Ⅱ期1例,化疗后复发,予以手术切除肿瘤后二次化疗;Ⅲ期1例,化疗后病灶局限,行手术治疗,术后继续放化疗,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肿瘤原发于鼻腔及鼻前庭,病灶较局限,可行手术切除,再行放化疗。肿瘤原发于鼻咽部及鼻窦,可行活检确诊,待放化疗使病灶局限后再行手术治疗。
曾文娟马静明澄娄凡李正才毛志勇
关键词:儿童鼻肿瘤横纹肌肉瘤
59例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SLC26A4基因突变频率及新发突变位点分析
2023年
目的:研究云南地区前庭导水管扩大耳聋患儿SLC26A4基因突变位点频率,报道SLC26A4基因新发突变位点,进一步明确SLC26A4基因突变谱,探讨SLC26A4基因的双等位、单等位基因突变与内耳CT表型的关联,为耳聋的临床和基因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2016年8月至2021年9月昆明市儿童医院耳鼻喉科390例人工耳蜗术后患儿颞骨CT检查结果,对59例发现前庭导水管扩大的患儿进行对SLC26A4基因Sanger测序,并将行颞骨CT检查的患儿按照基因检测结果分为SLC26A4双等位基因突变组(纯合突变和复合杂合突变)、单等位基因突变组,分析与内耳CT表型的关联,并对新发位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390例人工耳蜗植入患儿中,发现前庭导水管扩大患儿59例,其中48例(81.4%)检测出SLC26A4基因突变,其中SLC26A4双等位基因突变46例,包括纯合突变16例,复合杂合突变30例,SLC26A4单等位基因突变2例;11例(18.6%)前庭导水管扩大患儿未检测到SLC26A4基因突变。在48例可检测到SLC26A4基因突变的前庭导水管扩大耳聋患儿中,共检出36种SLC26A4基因突变,突变位点以c.919-2A>G最为常见,其次常见位点为c.1174A>T、c.2168A>G。检测发现3个突变位点为国际上尚未报道的突变,分别为c.312_322delATATGCCCTAC2例,c.304+3A>C1例,c.100C>T1例,突变类型分别为移码突变、剪切突变、无义突变,突变位点均经Sanger测序证实。48例前庭导水管扩大患儿颞骨CT检查,大前庭水管综合征(enlargedvestibularaqueductsyndrome,EVAS)合并Mondini畸形33例,单独EVAS15例,未见单独Mondini畸形。结论:伴SLC26A4基因突变的前庭导水管扩大耳聋患儿以c.919-2A>G突变最常见,发现3种SLC26A4基因的新变异;CT检查联合基因检测发现,一部分前庭导水管扩大患儿与SLC26A4单等位基因突变或未检测到SLC26A4基因突变相关,提示有待研究EVAS的其他致病机制。
苏栋娄凡黄锐李霞林垦李果马静
关键词:SLC26A4基因大前庭水管综合征MONDINI畸形基因突变
儿童多导睡眠监测与体质指数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对582例2.5~10岁儿童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得出AHI,同时测量其身高及体重,得出体质指数(BMI)。按AHI从0~6次/h以每增加1次/h为一组分为6组,与正常同年龄段同性别儿童BMI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男性儿童在AHI≥2,女性儿童在AHI≥1时,BMI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当AHI≥2时,患儿的生长发育与正常儿童相比出现明显异常。
刘睿清林建云娄凡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阻塞性儿童多导睡眠监测体质指数
CT在儿童颈部包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探讨CT在儿童颈部包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经临床、超声及病理检查确诊为颈部包块的56例患儿的CT检查结果。所有患儿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56例中炎性包块34例(淋巴结炎及反应性增生23例,感染性病变并脓肿形成9例,淋巴结结核1例,慢性软组织炎症1例);14例先天性病变(淋巴管瘤7例,甲状舌管囊肿3例,脂肪瘤1例,血管瘤3例);新生物肿瘤6例(毛母质瘤1例,梭形细胞瘤1例,淋巴瘤3例,鼻咽癌并左侧淋巴结转移1例);其他疾病2例(坏死结节伴多核巨细胞反应1例,假性动脉瘤1例)。结论:CT检查在儿童颈部包块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张林娄凡孙祥
关键词:颈部包块儿童
婴幼儿颈面部淋巴管畸形治疗方法的探讨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 探讨婴幼儿颈面部淋巴管畸形的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确诊的46例婴幼儿淋巴管畸形的临床资料,男26例,女20例;年龄9个月~4岁,中位数1.8岁,治疗前行影像学检查,了解肿块位置、大小和毗邻.结果 46例中28例大囊型患儿采用Ⅰ期手术,完整切除7例,绝大部分切除21例;10例微囊型和8例巨大瘤体(最大径≥10 cm),包绕颈动静脉,采用低浓度平阳霉素注射,12例明显消退,6例消退不明显(2例微囊型,4例巨大型)半年后Ⅱ期手术切除.术后愈合良好,术后2例出现面神经下颌缘支和副神经损伤,致口角偏斜和右上肢抬举无力,康复治疗好转.结论 手术治疗是淋巴管畸形的有效治疗方法,为避免并发症发生,对于微囊型及特别巨大的淋巴管畸形可给予穿刺抽液后注射平阳霉素,无效时予Ⅱ期手术切除.
马静毛志勇娄凡林垦张铁松
关键词:淋巴管瘤耳鼻喉外科手术硬化疗法
一种智能过敏原点刺实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过敏原点刺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分析模块、基托、点刺器;所述控制分析模块连接点刺器,连通与点刺器的控制电路以及点刺液通路,所述基托承载患者手臂,设有结果图像采集的高清摄像头,所述点刺器的点刺...
高映勤马静王美兰娄凡 林垦 祖金艳 肖洋 邵华高燕 明澄 黄锐 毕先云 邓瑶孙美华李正才高丽 戴溪 马秀丽曾文娟毛志勇
文献传递
鼻咽通气管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肥胖儿童术后应用的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鼻咽通气管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肥胖儿童术后管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3例扁桃体肥大伴腺样体肥大的重度OSA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38例和B组15例,均使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切除肥大的扁桃体和腺样体,A组留置鼻咽通气管,B组不留置鼻咽通气管,术后均转至SICU监护观察。记录患儿术后24 h内的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oxygen saturation,LSaO_(2))、SICU留观时间、脱氧时间及血气分析结果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术后24 h,A组LSaO_(2)为(91.66±1.77)%,B组为(89.8±2.93)%;A组SICU留观时间为(60.97±15.49)h,B组为(80.93±24.26)h;A组脱氧时间为(42.32±10.21)h,B组为(55.8±18.35)h,以上指标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t=2.29、2.96、2.69,P均<0.05)。术后12 h、24 h,PO_(2)及PCO_(2)比较,A组异常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6 h、48 h,A组异常率低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重度OSA肥胖儿童术后留置鼻咽通气管,可有效预防呼吸道阻塞或窒息的发生,缩短患儿SICU留观时间,是重度OSA肥胖儿童术后气道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
祖金艳娄凡明澄林垦高映勤马静
儿童颈部淋巴结病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的儿童颈部淋巴结病变的临床特征,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方法:收集经淋巴结活检确诊的73例颈部淋巴结病变的患儿资料,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的颈部淋巴结病变患儿的性别构成、年龄分布、淋巴结特征及临床表现。结果:73例颈部淋巴结病变患儿中,良性疾病组男性发病小于女性,恶性疾病组男性发病大于女性,两组性别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疾病组在学龄期占比最大(27.4%),恶性疾病组在学龄前期(21.9%)和学龄期(20.5%)占比大,两组均在婴幼儿期和青春期占比较小,两组组内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病理类型中,73例患儿以淋巴结炎性反应性增生占比最大,为35.6%(26/73),主要在学龄期发病;其次为霍奇金淋巴瘤,占比20.5%(15/73),主要在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发病。恶性疾病组的淋巴结平均最大横径值大于良性疾病组(P<0.05)。良性疾病组的淋巴结主要分布于Ⅰ、Ⅱ、Ⅲ区,恶性疾病组的淋巴结主要分布于Ⅱ、Ⅲ、Ⅳ、Ⅴ区,两组间肿大淋巴结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儿童颈部淋巴结病变在性别构成、年龄分布、淋巴结大小及分布上存在差异,儿童颈部淋巴结病变有其自身特点。
娄凡张铁松明澄马静王美兰曾文娟
关键词:儿童颈部淋巴结病病理学
儿童气道异物误诊37例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小儿气道异物误诊原因,提高气道异物的诊断水平,降低误诊、漏诊率。方法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中37例气道异物误诊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并列举4例典型病例。结果 37例患儿均在全麻硬性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异物吸入史者仅9例,无异物吸入史28例;声门异物10例,总气管内异物7例,左侧支气管异物11例,右侧支气管异物9例。结论提高看护人员及医师对儿童气道异物特点的认识是降低误诊率、死亡率的关键,重视异物吸入史,可疑病例应详尽影像学检查是避免误诊的重要举措,必要时应尽早行支气管镜检查明确诊断。
祖金艳马静高映勤娄凡林垦李正才
关键词:儿童气道异物误诊
儿童颈部单中心型Castleman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儿童颈部单中心型Castleman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病理表型、治疗和预后,以期提高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对Castleman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横断面分析2015年7月-2020年6月在昆明市儿童医院经病理诊断为Castleman病、肿物在颈部的6例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其影像学和病理特征,探讨其发生机制。结果:6例Castleman病患儿中,男5例,女1例。组织病理学:透明血管型5例,混合型1例。透明血管型中观察到一致的病理特征是:萎缩的生发中心伴淋巴细胞削减、增生的套细胞呈同心圆状排列、大量的血管增生,且在滤泡间区高内皮小静脉的增生占据主导地位。2例患儿表现出生发中心双胞胎/花椰菜形多胞胎的同时,观察到“棒棒糖”外观的形成。所有患儿均接受了病灶完整手术切除治疗,随访中位时间48(26,84)个月,预后良好。结论:儿童颈部单中心型Castleman病大多数延迟确诊,多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病理类型以透明血管型为主,外科手术治疗整体预后良好。
毕先云黄锐明澄娄凡谢余澄杨恒马静
关键词:CASTLEMAN病头颈部肿瘤儿童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