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满刚

作品数:71 被引量:360H指数:12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风味
  • 10篇香肠
  • 7篇蛋白氧化
  • 7篇中式
  • 7篇中式香肠
  • 6篇肉制品
  • 6篇食品
  • 6篇教学
  • 5篇脂肪氧化
  • 5篇发酵
  • 4篇淀粉
  • 4篇脂肪
  • 4篇杀菌
  • 4篇啤酒
  • 4篇课程
  • 4篇肌原纤维
  • 4篇肌原纤维蛋白
  • 4篇风味物质
  • 4篇感官
  • 4篇肠衣

机构

  • 66篇扬州大学
  • 3篇广西大学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江南大学
  • 2篇江苏省农业科...
  • 2篇扬州大学广陵...
  • 2篇上海农林职业...
  • 2篇南京商业学校
  • 1篇临沂大学
  • 1篇温氏食品集团...
  • 1篇江苏雨润肉类...
  • 1篇如皋市坝新肠...
  • 1篇江苏联众肠衣...
  • 1篇华宝食用香精...
  • 1篇江苏万力生物...
  • 1篇江苏雨润肉食...
  • 1篇如意情生物科...

作者

  • 71篇吴满刚
  • 56篇葛庆丰
  • 53篇于海
  • 17篇汪志君
  • 15篇吴雪燕
  • 9篇汪淼
  • 9篇张培培
  • 6篇尹永祺
  • 6篇周晓燕
  • 5篇蒋栋磊
  • 4篇崔保威
  • 4篇王敏
  • 4篇庄涛
  • 4篇管泳宇
  • 3篇方维明
  • 3篇郭明亮
  • 3篇陈洋洋
  • 3篇唐俊
  • 2篇孙芝兰
  • 2篇徐为民

传媒

  • 14篇食品与发酵工...
  • 10篇食品工业科技
  • 5篇食品科学
  • 5篇美食研究
  • 4篇食品与机械
  • 4篇扬州大学学报...
  • 3篇中国调味品
  • 3篇食品科技
  • 2篇肉类研究
  • 2篇农产品加工
  • 2篇农产品加工(...
  • 1篇工业微生物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食品工业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食品与生物技...
  • 1篇科技视界
  • 1篇轻工科技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6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9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10篇2014
  • 9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研究性教学在“食品物性学”中的实际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食品物性学"是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是研究力学(流变学)、热学、电学特性等物理性质的一门科学,对学生的理论综合和实践动手能力要求很高。结合笔者实验室对本科生及研究生实验能力与理论能力的培养,以淀粉在肌原纤维蛋白凝胶中的作用方式为物性研究起点,结合该领域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方法,以具体实验为例,为食品物性学的教学研究提供更多参考。
吴满刚陈洋洋庄涛卞君杰于海葛庆丰
关键词:食品物性学教学
不同抗氧化剂及其复配对天然肠衣色泽品质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以天然肠衣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抗氧化剂及其复配剂对肠衣脂肪氧化与肠衣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丁基羟基甲苯(BHT)、V_E和异V_C钠的复配在抑制脂肪氧化和肠衣色泽保护上效果显著,均优于单一抗氧化剂。运用混料设计方法对抗氧剂配方进行优化,将复配试验中各成分的含量限定在0.005%~0.01%内,建立了各成分比例与肠衣色差率(K_(△E))间的回归模型,复配结果表明:经0.005%BHT、0.01%V_E、0.005%异V_C钠处理后,肠衣K_(△E)最小,护色效果最为明显。
葛庆丰崔保威于海吴满刚王捷汪志君
关键词:天然肠衣脂肪氧化色泽品质
乳酸菌在发酵肉制品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发酵肉制品因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发酵肉制品在加工、储藏和运输过程中易受诸多因素影响,引发多种食品安全问题。乳酸菌作为一类天然发酵剂,是发酵肉制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产品的品质和安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新型乳酸菌发酵剂在提高发酵肉制品的感官特性、食用安全性和益生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乳酸菌在发酵肉制品中应用及提高发酵肉制品的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陈磊刘瑞吴满刚于海葛庆丰
关键词:乳酸菌发酵肉制品感官特性安全性益生特性
鹿茸菇富硒工艺及营养成分分析
2024年
为探究硒处理对鹿茸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亚硒酸钠、纳米硒及硒代氨基酸为硒源,将不同浓度的硒源添加到培养基中进行鹿茸菇富硒栽培,测定不同硒源及硒浓度处理下鹿茸菇的生长状况、产量、总硒含量、有机硒占比以及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低浓度(0.5~4.0 mg/kg)硒处理,鹿茸菇生长良好且产量提高;而高浓度(8.0~64.0 mg/kg)硒处理会抑制鹿茸菇的生长,产量降低。另外,采用在培养基中添加硒代氨基酸(2.0~4.0 mg/kg)的方式,可获得硒含量和有机硒占比高的鹿茸菇。采用硒处理可提高鹿茸菇中的蛋白质含量和16种氨基酸总量,但是对脂肪、粗纤维、总糖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试验结果为富硒鹿茸菇的深入研究以及大规模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杨健刘勇赵诚宁吴满刚
关键词:富硒硒源栽培
茶树菇护色与保护多糖工艺研究
2016年
采用漂烫和护色剂浸泡联合应用的方法对茶树菇原料进行护色,在不改变口味的前提下,以多糖含量为指标,对温度、时间和用油量进行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确定茶树菇速食制品的最优加工条件.结果表明,先用100℃热烫茶树菇1 min可钝化其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再用0.2%Ca Cl2溶液浸泡30 min,可降低褐变程度.最佳保护多糖含量的熟制优化工艺条件为:炒制温度为100℃,炒制时间为4 min,用油量为3 m L.
朱晶晶于海蒋云升吴满刚葛庆丰刘溪袁洋赖宏刚
关键词:多糖正交试验护色
曲霉型豆豉后发酵过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作者就曲霉型豆豉在其后发酵阶段中微生物总数与酶活性、还原糖与脂肪及挥发性风味物含量、总酸与氨基酸氮等品质指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为微生物总数下降,蛋白酶活性下降,纤维素酶活力下降,还原糖含量下降,脂肪含量下降,总酸含量上升,氨基酸氮含量上升,挥发性风味物中脂类、酸类、吡嗪类物质增多,而烃类、酮类物质发生降低。表明微生物直接作用于豆豉的发酵过程,改变其内在组成、品质风味。
管泳宇于海葛庆丰吴满刚汪志君
关键词:豆豉曲霉菌数酶活
啤酒对红烧老鹅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8
2019年
为探究啤酒对红烧老鹅品质的影响,采用色差仪和质构仪分析了啤酒对红烧老鹅色泽及质构的影响,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HS-SPME-GC-MS)技术分析了啤酒对红烧老鹅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啤酒后对鹅肉的a*值和b*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而L*值则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啤酒的鹅肉粘附性、胶粘性和弹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硬度和咀嚼性无显著变化(p>0.05);添加啤酒后鹅肉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增加6种酯类(辛酸乙酯、乙酸异戊酯、己酸乙酯、癸酸乙酯、乙酸乙酯和乙酸苯乙酯)、2种醇类(乙醇、糠醇)和1种烯烃类(罗勒烯)。添加啤酒的鹅肉水分含量和pH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粗脂肪含量和烹饪损失率则无显著变化(p>0.05)。
周惠健周瑞铮吴满刚葛庆丰周晓燕于海
关键词:啤酒色泽挥发性风味物质
思维导图在“食品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2年
针对“食品化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创新性地将思维导图引入“食品化学”课程教学设计、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下复习4个环节中,以期适应食品专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及应用型食品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王庆玲唐紫薇刘瑞于海葛庆丰吴满刚
关键词:思维导图食品化学教学方法教学设计
豆豉发酵中的乳酸菌复合诱变及产酸条件优化被引量:5
2014年
采用紫外和亚硝基胍复合诱变对筛选自豆豉的乳杆菌进行诱变处理,以期获得高产酸菌株。以最佳诱变条件筛选得到突变菌株的产酸度较原菌株提高了36.4%,且菌株能够保持较好的遗传稳定性。进一步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菌株产酸进行优化,并建立数学模型,得到最佳产酸条件为培养温度41.72℃、接种量3.65%(V/V)、培养时间18.57h。该条件下,产酸率模型的预测值为11.25°T/h,实际得到的产酸率值为11.2°T/h,预测值与实验值拟合良好。
吴满刚管泳宇吴雪燕于海葛庆丰汪志君
关键词:豆豉乳酸菌复合诱变紫外诱变产酸率
不同干燥处理方法对鸡肉丁的干燥效果被引量:15
2019年
分别采用热风干燥法(hot air drying)、真空冷冻干燥法(vacuum freeze drying)和微波-热风耦合干燥法(combined microwave and hot air drying)干燥鸡肉,探究3种不同干燥方法对鸡肉丁的干燥曲线、色泽和水分活度、微观结构、复水性、复水后鸡肉丁质构特性和感官评定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后鸡肉色泽与水分活度明显优于其他2种干燥方式;环境扫描电镜(en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ESEM)观察结果表明,干燥后样品微观结构均发生一定程度收缩,真空冷冻干燥收缩最小,微观结构清晰饱满,与未经干燥样品的微观结构最为接近;真空冷冻干燥后的鸡肉复水时间最短,复水率最大,复水后真空冷冻干燥样品表现出良好的质构特性与感官品质,其次为微波-热风耦合干燥,热风干燥效果最差。
吴满刚王俊山段立昆王家豪刘瑞葛庆丰葛庆丰
关键词:鸡肉热风真空冷冻微观结构质构特性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