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萍
- 作品数:21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离子色谱法测定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物中Y群及W135群多糖含量
- 2016年
- 目的:利用离子色谱法即高效阴离子交换柱层析—脉冲安培检测法( HPAEC-PAD),测定ACYW135脑膜炎球菌多糖蛋白结合物中Y群和W135群多糖含量的方法,并加以验证。方法将ACYW135脑膜炎球菌多糖蛋白结合物中Y群和W135群多糖用三氟乙酸( TFA)水解为特异性单糖(葡萄糖、半乳糖),并去除水解液中残留的TFA,用HPAEC-PAD分析检测,用PA10糖分析柱分离单糖,电化学检测器测定葡萄糖及半乳糖含量,用Chrome-leon色谱工作站记录并分析数据。对上述方法进行专属性、准确性、重复性验证,确定该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结果 Y群和W135群多糖在TFA2.5 mol/L(终浓度)、90℃、4 h可完全水解为葡萄糖、半乳糖。对照品葡萄糖及半乳糖在0.10-60.00μg/mL 范围内,质量浓度和色谱峰面积呈较好的线性关系, r 均大于0.99,回收率为87.94%-109.8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0%-2.00%,检出限为0.05μg/mL(信噪比3∶1),定量限为0.10μg /mL(信噪比10∶1)。结论离子色谱法可同时检测脑膜炎球菌多糖蛋白结合物中Y群和W135群糖含量,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快速,干扰小,重现性好,适用于对相关疫苗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 王晶于旭博赵阳孔素娟刘爱萍袁菲吴兵谭小梅谢贵林
- 关键词:多糖含量
- 间苯二酚显色法测定唾液酸含量的影响因素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间苯二酚显色法测定唾液酸含量的影响因素,保证试验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5版(三部)规定的唾液酸含量测定方法,分析单糖和二糖、载体蛋白质、不同溶液及化学试剂对该方法测定结果的影响;比较加热时间、加入有机相后的放置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选用的不同单糖和二糖中,蔗糖对试验的影响最大,低中高浓度时吸光值分别为0.065、0.196、0.420;其次是核糖,3种浓度的吸光值分别为0.037、0.113、0.187;高浓度的半乳糖、葡萄糖和乳糖的吸光值在0.02左右,对试验结果有一定影响,低浓度时对试验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N-乙酰甘露糖胺在低中高浓度时对结果均无影响。破伤风类毒素、重组绿脓杆菌外毒素A、小牛血清白蛋白、白喉类毒素对检测结果无影响,在500μg/m L质量浓度时吸光值均在0.008以下。选用的不同溶液对试验均无影响。选用的化学试剂中乙醇、低浓度的碳二亚胺以及己二酰肼对试验结果均无干扰,丙酮和脱氧胆酸钠均会对试验造成较大影响。反应液的吸光值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吸光值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第一小时内吸光值下降9%左右。结论在质控过程中,这些外源物质及操作过程对唾液酸含量测定结果有一定影响,应严格按照质量控制标准执行操作。
- 孔素娟于旭博袁菲王晶刘爱萍李阿妮吴兵谢贵林
- 关键词:唾液酸分光光度法影响因素
- W135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物的制备及其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比较不同活化试剂、不同载体蛋白质及不同免疫程序对W135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物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溴化氰(CNBr)和1-氰基-4-二甲基氨基吡啶-四氟硼酸盐(CDAP)为活化试剂,以己二酸二酰肼(ADH)为连接臂制备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group W135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PSW135)衍生物;以碳二亚胺(EDAC)作为缩合剂,将多糖衍生物分别与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 toxoid,TT)、白喉类毒素(diphtheria toxoid,DT)和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recombin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exotoxin A,r EPA)3种蛋白质共价结合,制备6种PSW135蛋白质结合物;比较4针免疫程序(0、2、4、8周)和3针免疫程序(0、4、8周)对结合物在小鼠体内免疫原性的影响。结果两种活化试剂均能对多糖进行有效活化,且不会破坏多糖的抗原性;制备的6种结合物在小鼠体内均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原性,且具有显著的剂次加强效应;采用间隔2周的3针免疫程序和2.5μg/只的免疫剂量,不同类型的活化试剂和载体蛋白质对结合物的免疫原性无显著影响,但以DT为载体蛋白质的结合物的免疫加强效应要弱于以TT和r EPA为载体的结合物;延长免疫间隔时间可显著提高结合物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结论初步建立了适用于W135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的结合工艺,并为结合物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候选免疫程序。
- 王晶张海红孔素娟袁菲李阿妮刘爱萍刘芳蕾吴兵谢贵林
- 关键词:免疫程序
- 肺炎球菌多糖衍生物中吡啶硼烷残留量核磁共振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建立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方法检测肺炎球菌多糖衍生物中吡啶硼烷残留量的方法。方法:建立1H-NMR检测方法:脉冲程序为水峰压制,温度为298 K(25℃)。具体参数设置如下:中心频率约为4.7 ppm左右;图谱宽度为7 211 Hz;采样时间为2.272 s;弛豫延迟时间为2 s;扫描次数为512次;信号经傅里叶转换后加入1.0 Hz的窗口函数,检测结果使用Topspin 3.0软件进行处理。并验证该方法的专属性、检测限及耐用性。结果:该方法检测结果显示溶剂对所测组分无干扰;吡啶硼烷与肺炎球菌多糖衍生物有各自明显的特征峰,两者混合之后信号无交叉重叠,并都可以明显检测到各自的信号,说明方法专属性良好。吡啶硼烷浓度在1%~0.01%范围内均可以明显检测到Py-BH3信号,且S/N良好。最终最低检测限定为0.02%。改变试验温度化学位移及信噪比未发生明显变化,方法显示耐用性良好。结论:建立的1H-NMR检测方法检测肺炎球菌多糖衍生物中吡啶硼烷残留具有极高的专属性和耐用性,可用于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中吡啶硼烷残留量的测定。
- 李阿妮胡浩朱衍志罗树权于旭博吴兵刘方蕾刘爱萍赵志强谢贵林
- 关键词:核磁共振
- 1型肺炎球菌多糖结合化学特性及结合物免疫原性探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1型肺炎球菌多糖的氨基、羧基和羟基的结合反应活性,制备1型肺炎球菌多糖-蛋白质结合物,并研究其抗原性和免疫原性。方法:将天然多糖降解,用EDAC直接缩合法验证多糖分子上氨基的反应活性。采用EDAC缩合法,利用降解多糖分子上的羧基与破伤风类毒素己二酸酰肼衍生物(TTAH)的氨基和肼基缩合,以CDAP活化降解多糖的羟基,并与破伤风类毒素(TT)或TTAH直接结合,纯化结合物并对结合物抗原性和免疫原性进行分析。结果:天然多糖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由4.175×105g·mol-1降为8.917×104g·mol-1,其结构、特异基团含量和抗原性未改变;降解多糖与EDAC混合后,相对分子质量未增加;3种方法制备的结合物,其多糖抗原性未发生变化,免疫原性显著高于天然多糖(P<0.05),3针免疫后Ig G抗体水平均有剂次加强效应,呈T细胞依赖型免疫应答。不同方法制备的结合物,免疫原性无显著差异。结论:采用本研究的方法,可降解1型肺炎球菌多糖并保留天然多糖特性;多糖分子上的氨基无结合反应活性,羧基和羟基有结合反应活性;EDAC缩合法与CDAP活化法所制备结合物,赋予了多糖典型的T细胞依赖型抗原的特征,不同方法及制备的结合物免疫原性无显著差异。间隔剂在本研究中对结合物免疫原性无影响。
- 胡浩朱学喆李献林罗树权李阿妮刘佳刘爱萍赵志强谢贵林
- 关键词:免疫原性
- 18C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TT结合物中多糖片段长度对其免疫原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研究18C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破伤风类毒素(TT)结合物中多糖片段的大小对其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采取乙酸水解多糖,Sephacryl S-300(XK-50)柱纯化多糖片段,ADH法制备结合物,免疫小鼠,检测血清的ELISA抗体滴度、亲和力以及调理吞噬能力。结果得到重复单位数分别为27、25、19、12、10、9和8的多糖片段。与TT制备的结合物在小鼠体内均能诱导产生IgG型抗体,并存在加强免疫效应,表现出T-细胞依赖型抗体免疫反应。随着链长度的缩短,血清GMT有增加的趋势,但只有8RUPn18C-TT与27RUPn18C-TT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当吞噬率为50%时,血清的稀释倍数分别为35.10、39.60、45.71、104.71、117.00、145.50和478.60。此趋势与抗体滴度呈正相关,但各组间亲和力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较短多糖片段制备的结合物免疫原性高,血清GMT高,调理吞噬能力也强。
- 乔瑞洁陈晓航张勇任克明孔素娟张轶刘爱萍沈荣谢贵林朱家鸿
- 关键词:肺炎球菌结合物免疫原性
- 人肺炎球菌参考血清09CS中11个血清型抗荚膜多糖的抗体IgG含量的定值被引量:4
- 2014年
- 对人肺炎球菌参考血清09CS中11个肺炎球菌血清型(2、8、9N、10A、11A、12F、15B、17F、20、22F、33F)的抗荚膜多糖抗体IgG含量进行定值。方法用WHO推荐的标准检测人血清中抗肺炎球菌荚膜多糖抗体IgG定量ELISA方法,以国际标准血清89SF为标准,对此11个血清型抗荚膜多糖抗体IgG含量进行定值;以暂定的09CS的定值为标准检测12份WHO校正血清、16份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LIBP)质控血清和89SF,对定值的准确性进一步验证。结果以09CS的定值为标准检测的12份WHO校正血清和16份LIBP质控血清的11个血清型抗荚膜多糖抗体结果,与以89SF为标准检测的结果,均具有良好的直线相关关系(r≈1.00,P<0.05);以09CS的定值为标准检测的89SF的11个血清型抗荚膜多糖抗体的新值与其原定值比较,各血清型的误差均<20%。结论实验完成了人肺炎球菌参考血清09CS中的11个血清型抗荚膜多糖抗体IgG含量的准确定值。
- 王欣茹刘方蕾于旭博范锋锋刘爱萍吴兵胡浩王晶赵志强谢贵林
- 关键词:定值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多价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结合物对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多价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结合物对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分别用单一载体(破伤风类毒素)和混合载体(破伤风类毒素和白喉类毒素)作为多糖结合物的载体蛋白,制备5~9价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结合物,免疫NIH小鼠,采用间接ELISA法测定免疫小鼠血清中抗荚膜多糖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多价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结合物的免疫效果优于相应的单价结合物;随着结合物配制价数的增高,小鼠的免疫应答能力趋于下降;多价结合物中使用两种载体能缓解此现象,但载体含量过高时,依然会抑制免疫应答。结论多价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结合物免疫小鼠后,随着载体剂量的增高,会出现载体诱导的表位抑制现象,使小鼠的免疫应答反应减弱。两种载体蛋白同时使用能缓解此现象。
- 任克明陈晓航张轶刘爱萍陈美华王剑虹沈荣
- 关键词:结合物破伤风类毒素白喉类毒素免疫应答
- 2种14型肺炎球菌多糖-蛋白结合物的制备及免疫原性比较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以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 toxoid,TT)和己二酸二酰肼(adipic acid dihydrazide,ADH)衍生的TT(TTAH)分别作为载体蛋白制备14型肺炎球菌多糖-蛋白结合物,比较2种结合物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方法: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EDAC)作为缩合剂,介导TT与ADH反应,制备TTAH衍生物,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sulfonic acid,TNBS)法测定TTAH的-AH衍生率;将14型肺炎球菌多糖(PS14)水解并用1-氰基-4-二甲基氨基吡啶四氟化硼(CDAP)活化后直接与TT或TTAH结合,结合物经Sepharose 4 FF层析柱纯化后收集分配系数(KD)<0.2的样品并除菌过滤作为结合物原液,并对其生化指标、血清学特异性和小鼠免疫原性进行检测。结果:2种结合物原液游离糖含量均在1%以内,多糖回收率分别为PS14-TT:33.80%及PS14-TTAH:29.15%。与A组(多糖组)相比,2种结合物B组(PS14-TT)和C组(PS14-TTAH)能够诱导更高的抗PS14抗体水平(P<0.001)并具有剂次加强效应;与C组相比,B组能够诱导更高的抗PS14抗体水平且差异显著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结合物免疫3针后C组抗TT抗体水平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无剂次加强效应,而C组有剂次加强效应。结论:PS14-TT在小鼠体内诱导了较高的抗PS14抗体水平及较低的抗TT抗体水平,是较理想的多糖蛋白结合疫苗。
- 刘爱萍任珍芸刘佳王欣茹王玺李阿妮李燕婷胡浩吴兵谢贵林
- 关键词: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破伤风类毒素免疫原性
- CDAP活化制备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原液的稳定性试验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评价以1-氰基-4-二甲氨基-吡啶四氟硼酸( CDAP )活化制备的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原液的稳定性。方法以变通的现有工艺为基础,选取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原液连续3批样品,分别放置于(37&#177;2)℃、(25&#177;2)℃,和2~8℃三种温度下,根据稳定性试验原则定期取样并进行主要指标的检测,评估原液的稳定性。结果 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原液于2~8℃保存18个月,(25&#177;2)℃保存20周,37℃保存7天,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质量标准的要求。结论在2~8℃之下,施行变通的工艺, 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原液可稳定存放18个月。
- 萧在澜徐永浩刘佳孔素娟刘爱萍王媛冯琪瑢刘方蕾吴兵于旭博袁菲谢贵林
- 关键词: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