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涛

作品数:30 被引量:125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结核
  • 7篇手术
  • 7篇气管
  • 7篇切除
  • 6篇切除术
  • 6篇麻醉
  • 5篇体温
  • 5篇外科
  • 5篇肺通气
  • 4篇胸腔
  • 4篇神经阻滞
  • 4篇双腔气管导管
  • 4篇七氟烷
  • 4篇外科手术
  • 4篇肺切除
  • 4篇氟烷
  • 3篇胸腔镜
  • 3篇胸腔镜手术
  • 3篇术后
  • 3篇体温变化

机构

  • 30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市结核病...
  • 2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30篇刘涛
  • 19篇刘伟
  • 14篇陈玢
  • 13篇史志国
  • 10篇李凌海
  • 9篇王春
  • 7篇高广阔
  • 4篇翟文婷
  • 3篇岳文涛
  • 3篇刘志东
  • 2篇于霞
  • 2篇宋艳华
  • 1篇尹春琳
  • 1篇韩毅
  • 1篇马靖
  • 1篇王天龙
  • 1篇王东信
  • 1篇耿万明
  • 1篇王玥
  • 1篇马正良

传媒

  • 8篇结核病与胸部...
  • 6篇中国防痨杂志
  • 3篇国际麻醉学与...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北京医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4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1
  • 1篇2010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源Dickkopf-1原核表达产物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Dickkopf-1(DKK-1)自身抗体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RT-PCR方法获得DKK-1 cDNA,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0a(+)/DKK-1,亲和层析方法纯化蛋白,SDS PAGE电泳及Western blot鉴定,应用间接ELISA方法对38名键康志愿者和9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 DKK-1自身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DKK-1自身抗体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为34.0%,特异性为84.2%;DKK-1自身抗体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无远处转移存在相关性(P=0.006);DKK-1自身抗体和肿瘤标志物痛胚抗原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癌胚抗原与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细胞角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鳞状细胞癌抗原进行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结论 该研究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0a(+)/DKK 1.并建立检测DKK-1自身抗体的ELISA方法.DKK-1自身抗体可能成为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治疗中一种有用的肿瘤标志物.
刘涛岳文涛刘志东王玥马丽张丽娜
关键词:DKK-1自身抗体非小细胞肺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保护性肺通气模式在结核性毁损肺全肺切除术麻醉中的价值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通气和呼气末正压通气(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结合压力控制通气(pressure controlled ventilation.PCV)对结核性毁损肺(tuberculous destroyed lung,TDL)患者全肺切除术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 OLV)呼吸力学、肺内分流(Qs/Qt).PaO2和术后肺部感染等的影响。方法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接受择期开胸全肺切除手术的TDL患者为研究对象,共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0LV期间潮气量6 ml kg.OLV开始即刻给予PCV通气?然后给予7 cm H20( 1cm H20=0.0098 kPa)的PEEP通气;对照组OLV期间潮气量8 ml/kg。记录0LV前(T1)、0LV开始后30 min(T2)及全肺切除术后5 min (T3)时气道峰压(Ppek)和平台压(Pplat);T1、T2、T3和术后6 h(T4)抽取动静脉血,测血气指标pH、PaC02和PaQ,并计算Qs/Qt值;术后第1天、第7天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计量资料组间比较,若方差齐,采用t检验,若方差不齐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均以P<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T2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pek明显降低[观察组:(21.0 + 2.2) cm H:0;对照组:(22. 4±2. 2) cm H20;t=—2.446,P=0.021];T2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嗣明显降低[观察组:(19.7+2.2) cm H2O;对照组:(21.0+2.7) cm H20;t=-3.610,P = 0.001];T3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H明显降低[观察组:7.3±0.053;对照组,7.37±0. 047;r =- 3.000, P = 0.006];T2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aCQ明显升高[观察组:(44.0±2.2) mm Hg (1 mm Hg=0.133 kPa);对照组:(35.7±4.0) mm Hg;t=7.091 ,P=0.000];T2 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Qs/Qt明显降低[观察组:(21.4 + 5.4)%;对照组:(25.4±6.8)%;t=-0.256,p=0.020];T4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a02/FiO2明显升高[观察组:(181.2 + 29.0) mm Hg;对照组:(159. 1 ±25. 2) mm Hg;r =2.9384=
史志国宋艳华李凌海翟文婷刘涛陈玢
关键词:肺切除术肺通气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膝关节结核手术的效果比较
2017年
目的观察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膝关节结核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择期行膝关节结核手术的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A组)与蛛网膜下腔阻滞组(B组),每组20例。记录两组术中不同时间点,即阻滞前(T0)、阻滞后5min(T0)、15min(T2)、30min(T3)血压变化、心章情况,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和持续时间。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内各时点参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参数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阻滞后,B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下降[SBP:T0为(133±14)mmHg(1mmHg=0.133kPa),T1为(108±9)mmHg,T2为(113±15)mmHg,T3为(116±15)mmHg(F=13.442,P=0.000);DBP:T0为(77±8)mmHg,T1为(68±5)mmHg,T2为(67±9)mmHg,T3(66±8)mmHg(F=8.264,P=0.000)]。阻滞后,A组患者各时间点SBP、DBP均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T1时SBP为(134±20)mmHg(与B组比较,t=-5.519,P=0.000),DBP为(78±10)mmHg(与B组比较,t=3.848,P=0.000);T2时SBP为(133±19)mmHg(与B组比较,t=3.701,P=0.001),DBP为(79±10)mmHg(与B组比较,t=3.101,P=0.004);T3时SBP为(130±23)mmHg(与B组比较,t=2.398,P=0.022),DBP为(80±10)mmHg(与B组比较,t=-4.898,P=0.000)]。阻滞前后,两组心率(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T0为(74±9)次/min,T。为(73±10)次/min,T2为(74±6)次,min,T3为(74±14)次/min(F=0.015,P=0.998);B组:T0为(73±9)次/min,T1为(73±9)次/min,T2为(72±5)次/min,T3为(74±13)次/min(F=0.093,P=0.964)]。A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
王春刘伟李凌海高广阔翟文婷史志国刘涛
关键词:结核膝关节坐骨神经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和可视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比较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普通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和可视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用于开胸手术单肺通气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需行开胸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普通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和可视双腔气管导管插管。比较两组双腔气管导管定位时间及观察插管应激的血流动力学反应。结果可视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组气管导管定位时间比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普通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组短,定位及术中管理便捷;可视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组插管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反应与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普通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组也没有差异。结论可视双腔气管导管定位时间短,定位准确,易于术中管理。但是仅有左侧双腔一种类型,应用范围存在一定局限性。
李凌海史志国刘涛王春陈玲
关键词:单肺通气纤维支气管镜
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患者术中体温变化及术后相关指标分析
2025年
目的观察分析成人开胸手术与胸腔镜手术术中不同时间点体温变化的特点及术后相关指标变化。方法回顾性选取北京胸科医院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202例择期胸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胸腔镜组102例和开胸组100例。入室后测量核心体温,患者入室(T_(0))、麻醉诱导(T1)、进胸(T_(2))和手术进行30 min(T_(3))、60 min(T_(4))、90 min(T_(5))、120 min(T_(6))及关胸(T_(7))时的鼻咽温,术后3 d体温变化,术前及术后1 d C-反应蛋白(CRP)水平、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结果开胸组患者低体温发生率为79.00%(79/100),最低体温为33.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总输液量>2000 mL(OR=24.441,95%CI:2.936~203.481,P=0.003)和入室体温较低(OR=0.001,95%CI:0.001~0.071,P=0.002)是开胸组患者术中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胸腔镜组低体温发生率为60.78%(62/102),最低体温为34.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5.146,95%CI:1.621~16.340,P=0.005)和入室体温较低(OR=0.003,95%CI:0.001~0.044,P=0.001)是胸腔镜组患者术中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开胸组患者术后1 d CRP水平及白细胞计数高于胸腔镜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体温存在时间效应(F=198.725,P<0.01)和交互效应(F=4.166,P=0.030)。术后体温存在时间效应(F=9.090,P<0.01)和交互效应(F=11.688,P<0.01)。结论总输液量>2000 mL和入室体温较低是开胸组患者术中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60岁和入室体温较低是胸腔镜组患者术中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胸腔镜手术比较,开胸手术围术期体温下降程度更大,术后体温波动更大。
常鑫李凌海陈玢魏碧玉刘涛王春高广阔沈珊珊刘伟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开胸手术体温变化围术期低体温平均动脉压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和可视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比较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普通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和可视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用于开胸手术单肺通气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需行开胸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普通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和可视双腔气管导管插管。比较两组双腔气管导管定位时间及观察插管应激的血流动力学反应。结果可视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组气管导管定位时间比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普通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组短,定位及术中管理便捷;可视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组插管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反应与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普通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组也没有差异。结论可视双腔气管导管定位时间短,定位准确,易于术中管理。但是仅有左侧双腔一种类型,应用范围存在一定局限性。
李凌海史志国刘涛王春陈玢
关键词:单肺通气纤维支气管镜
七氟烷对结核分枝杆菌体外抑菌效果的评价
2025年
目的:探究临床常用镇静、镇痛和肌肉松弛剂对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检测5种临床常用镇静剂(包括吸入用的七氟烷和静脉用的丙泊酚)、镇痛剂地佐辛和肌肉松弛剂(罗库溴铵和阿曲库铵)对MTB标准株H37Rv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 concentration,MIC)。对具有较好体外抑菌活性的七氟烷通过菌落形成单位(CFU)计数方法观察不同浓度处理后MTB的菌落数量变化。制备痰菌悬液模拟痰液环境,观察七氟烷在4 h内的抗结核活性;使用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验证4 h内七氟烷的细胞毒性。结果:丙泊酚、地佐辛、罗库溴铵和阿曲库铵对MTB均无明显的体外抑菌活性,仅七氟烷在体外对H37Rv有抑菌效果,MIC值为1.25%。进一步发现,3%、6%、9%浓度七氟烷处理8 h MTB的菌落计数(log10CFU)分别为3.086±0.196、4.165±0.083和4.162±0.1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489±0.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30,P=0.003);9%七氟烷处理48 h MTB的菌落计数(log10CFU)为3.000±0.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77±0.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3.300,P<0.001)。在痰菌悬液中,用9%七氟烷处理2 h和4 h可产生明显的抗MTB活性,MTB菌落计数(log10CFU)分别为5.846±0.384和5.947±0.28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MTB菌落计数(log10CFU)分别为6.264±0.150和6.331±0.1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173和6.091,P值分别为0.025和0.006)。并且CCK-8实验发现,0~9%浓度七氟烷处理THP-1细胞4 h内均可维持细胞存活率在(81.033±3.190)%以上。结论:七氟烷具有良好的体外抗MTB活性,在模拟痰液环境中保持短时间杀菌的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张超于霞黄海荣刘伟刘涛
关键词:分枝杆菌结核微生物敏感性试验体外研究七氟烷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膝关节结核手术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膝关节结核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择期行膝关节结核手术的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腰丛一坐骨神经阻滞组(A组)与蛛网膜下腔阻滞组(B组),每组20例。记录两组术中不同时间点,即阻滞前(To)、阻滞后5min(T1)、15min(T2)、30min(T3)血压变化、心率情况,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和持续时间。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内各时点参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参数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y。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阻滞后,B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下降[SBP:T0为(133±14)mmHg(1mmHg=0.133kPa),Tl为(108±9)mmHg,T2为(113±15)ramHg,T3为(116±15)1TimHg(F=13.442,P=0.000);DBP:T1为(77±8)mmHg,T1为(68±5)mmHg,T2为(67±9)mmHg,L为(66±8)mmHg(F=8.264,P-0.000)]。阻滞后,A组患者各时间点SBP、DBP均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T1时SBP为(134±20)mmHg(与B组比较,t=5.519,P=0.000),DBP为(78±10)mmHg(与B组比较,t=3.848,P=0.000);T2时SBP为(133±19)mmHg(与B组比较,t=3.701,P=0.001),DBP为(79±lO)mmHg(与B组比较,t=3.101,P=0.004);L时SBP为(130±23)mmHg(与B组比较,t=2.398,P=0.022),DBP为(80±10)mmHg(与B组比较,t=4.898,P=0.000)]。阻滞前后,两组心率(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T。为(74±9)次/min,T1为(73±10)次/min,T2为(74±6)次/min,T3为(74±14)次/min(F=0.015,P=0.998);B组:T0为(73±9)次/min,T1为(73±9)次/min,T2为(72±5)次/rain,T3为(74±13)次/min(F=0.093,P=0.964)]。A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
王春刘伟李凌海高广阔翟文婷史志国刘涛
关键词:结核膝关节脊柱坐骨神经
舒更葡糖钠对老年肺结核患者肺叶切除术后罗库溴铵血药浓度及肌松恢复的影响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评价舒更葡糖钠对老年肺结核患者肺叶切除术后罗库溴铵血药浓度和肌松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日至2022年7月5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行全身麻醉下肺结核肺叶切除术的老年患者68例,采用计算机生成随机序列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在排除观察组4例、对照组3例后,最终纳入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进行分析。使用0.6 mg/kg罗库溴铵麻醉诱导,术中用罗库溴铵维持4个成串刺激计数(train of four stimulation count,TOFC)为0。术毕当4个成串刺激计数中第2个肌颤搐(T_(2))再现时,观察组给予2 mg/kg舒更葡糖钠拮抗肌松,对照组给予0.05 mg/kg新斯的明+0.025 mg/kg阿托品拮抗肌松。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T_(2)、肌松拮抗后5 min和30 min时罗库溴铵的血药浓度;记录从T_(2)分别恢复到4个成串刺激比值(train of four stimulation ratio,TOFR)=0.7、0.8和0.9的时间;记录肌松拮抗前及拮抗后1、2、3、5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肌松拮抗后5 min和30 min,观察组罗库溴铵血药浓度分别为(82.9±13.9)μg/ml和(68.1±9.9)μ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6.1±19.7)μg/ml和(44.0±16.0)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37、7.046,P值均<0.001)。观察组TOFR恢复到0.7、0.8、0.9的时间分别为(2.0±0.9)min、(2.5±1.1)min和(3.9±2.8)min,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7.3±3.6)min、(10.2±5.1)min和(15.8±7.8)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829、-8.087和-7.878,P值均<0.001)。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拨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2.1±5.4)min、(15.5±6.6)min和(7.1±2.1)d,对照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拨管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7.4±7.3)min、(19.5±7.0)min和(8.6±3.4)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15、-2.295和-2.065,P=0.002、0.025和0.043)。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使
张鑫刘涛史志国翟文廷陈玢刘伟
关键词:老年肺切除术神经肌肉阻滞罗库溴铵
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支气管镜检查麻醉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2
2021年
目的观察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支气管镜检查麻醉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接受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组采用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_(0))、麻醉后(T_(1))、气管镜插入声门时(T_(2))、检查过程中(T_(3))的SBP、DBP、心率、SpO_(2)、苏醒时间、Steward苏醒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T_(0)时SBP、DBP、心率、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1)、T_(2)、T_(3)时SpO_(2)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_(1)、T_(3)时SBP、DBP、心率均高于对照组,T_(2)时SBP、DBP、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teward苏醒评分及不良反应(头晕、恶心)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支气管镜检查麻醉术中循环呼吸平稳、术后苏醒快、可控性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玢马正良刘涛王菲刘伟
关键词:丙泊酚舒芬太尼支气管镜检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