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涛

作品数:24 被引量:105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直肠
  • 6篇阴茎
  • 6篇直肠癌
  • 6篇勃起
  • 6篇肠癌
  • 5篇细胞
  • 5篇淋巴
  • 5篇腹腔
  • 5篇腹腔镜
  • 4篇低位直肠
  • 4篇低位直肠癌
  • 4篇淋巴结
  • 4篇淋巴结清扫
  • 4篇结肠
  • 4篇勃起功能
  • 4篇勃起功能障碍
  • 3篇动脉
  • 3篇氧化氮
  • 3篇一氧化氮
  • 3篇直肠肿瘤

机构

  • 23篇北京大学第一...
  • 4篇北京协和医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西藏自治区人...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 1篇北京老年医院

作者

  • 23篇刘涛
  • 12篇辛钟成
  • 11篇李维仁
  • 10篇汪欣
  • 9篇张峻岭
  • 9篇吴涛
  • 9篇陈国卫
  • 9篇崔万寿
  • 8篇姜勇
  • 8篇武颖超
  • 7篇左帅
  • 6篇巩艳青
  • 6篇孙烈
  • 6篇周峰
  • 5篇李广永
  • 4篇王鹏远
  • 4篇万远廉
  • 4篇袁亦铭
  • 4篇张建
  • 3篇白光一

传媒

  • 6篇中国男科学杂...
  • 4篇北京大学学报...
  • 3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结直肠肛门外...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9
  • 6篇2011
  • 6篇2010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种植自体脂肪干细胞的可吸收性细胞支架移植行兔阴茎增粗术的安全有效性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自体脂肪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ADSC)种植可吸收性细胞支架对小阴茎增粗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45只雄性成年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单纯Maxpol-T移植组(B组)和种植自体ADSC的Maxpol-T移植组(C组)。静脉麻醉后取腹膜后脂肪组织,体外分离、鉴定和扩增ADSC并种植于可吸收性细胞支架Maxpol-T后,移植入兔阴茎皮下深筋膜和白膜之间。术后6个月评估阴茎增粗的效果及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ADSC培养后流式鉴定结果CD34(+),CD90(+),CD105(+),CD133(+),CD13(-),CD45(-)。移植术后6个月,三组均未发生支架排斥及炎症反应,A组无明显组织再生变化(P〉0.05),B组阴茎直径较A组无明显差异(P〉0.05),C组阴茎直径较A组和B组增粗效果显著(P〈0.001)。局部组织病理学结果可发现增生组织及新生血管。结论应用自体ADSC种植可吸收性细胞支架后植入成年新西兰白兔阴茎皮下,可安全有效地增生阴茎皮下局部组织,无明显排斥和炎症反应。
崔万寿巩艳青金哲刘涛李维仁李广永周峰白光一刘京高喆珠辛钟成
关键词:干细胞阴茎
成人梅克尔憩室炎3例并文献复习
2019年
梅克尔憩室炎又称先天性回肠末端憩室,在胚胎发育早期,卵黄管位于中原肠与卵黄囊之间,其后逐渐萎缩、脱落被吸收,退化不完全可形成脐窦(肠端闭塞、脐端开放)、梅克尔憩室炎(肠端未闭、脐端闭塞),在小儿消化道畸形中,梅克尔憩室炎的发病率为2%~3%,各年龄段均可出现症状,其中48%~60%发生于4岁以内,成人发病率低于4%。因憩室的形态特点及憩室内弥生组织的存在引发炎症反应及其他并发症。本病属于少见病,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多见于儿童梅克尔憩室炎病例分析。本文收集2008年1月—2018年8月的3例成人梅克尔憩室炎炎病例,通过临床资料分析及文献复习,探讨本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
谢淼刘涛王鹏远
关键词:成年人术前诊断
直肠肛管血管丛异常在痔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研究进展
2022年
在美国,痔是第三常见的门诊胃肠道诊断,每年有近400万门诊和急诊就诊,常见症状表现为便血、肛门坠痛不适、肛周肿物等[1]。痔的发生被认为是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无法具体评估每种因素在痔发生过程中所起作用的比例大小,所以关于痔的发病机制存在多种观点[2-3]。有观点认为,痔是一种外周血管性疾病。直肠肛管血管丛(anorectal vascular plexus,AVP)即直肠肛管移行区域的黏膜下血管丛,具有防止肠液溢出肛门的机械性自制作用,因痔患者的AVP通常位于病灶黏膜下,其又被称为“痔血管丛”或“直肠海绵体”,在内镜下常表现为迂曲扩张的血管团[4-5]。
陈泽洋汪欣王鹏远陈国卫吴涛刘涛
关键词:血管丛直肠肛管常见症状黏膜下
淫羊藿次苷Ⅱ对大鼠阴茎海绵体压力、平均动脉血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淫羊藿次苷Ⅱ是淫羊藿中提取分离的单体,为了解淫羊藿次苷Ⅱ对阴茎性功能障碍(ED)的疗效,通过体内试验观察其对阴茎海绵体压力和平均动脉血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麻醉下游离大鼠左侧颈总动脉和左侧阴茎海绵体,分别插管与电生理仪连接;游离左侧海绵体神经(CN),采用电生理仪刺激器连接双极电极刺激;检测不同浓度的淫羊藿次苷Ⅱ在刺激CN后对阴茎海绵体压力(ICP)和平均动脉血压(MAP)影响,淫羊藿苷、西地那非、罂粟碱作为对照组。同时观察可溶性环鸟苷酸(sGC)抑制剂H-[1,2,4]噁二唑[4,3-A]喹喔啉(ODQ)、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N~ω硝基-L-精氨酸(LNNA)及一氧化氮生成抑制剂亚甲蓝(methylene blue,MB)对淫羊藿次苷Ⅱ(10^(-4)mol/L)诱发ICP/MAP变化的影响。结果 4组药物均剂量依赖性显著提高ICP(P<0.01),淫羊藿次苷Ⅱ、淫羊藿苷和西地那非对MAP无显著影响(P>0.05),而罂粟碱浓度达10^(-4)mol/L后,即可显著降低MAP(P<0.01)。在受试浓度下,LNNA、MB和ODQ可显著抑制淫羊藿次苷Ⅱ诱发的ICP变化(P<0.01),对西地那非诱发的ICP变化无影响(P>0.05)。结论淫羊藿次苷Ⅱ和淫羊藿苷呈剂量依赖性地提高大鼠阴茎勃起功能(ICP),淫羊藿次苷Ⅱ效价强度为淫羊藿苷的2.44倍,对平均动脉血压没有显著影响,其机制可能与增强阴茎海绵体NO-cGMP通路的活性有关。
张建刘涛覃新程李维仁崔万寿巩艳青辛钟成
关键词:一氧化氮环GMP阴茎勃起
老年大鼠睾丸间质细胞形态及睾酮合成功能变化的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衰老对睾丸问质细胞的形态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青年(3月龄)及老年(24月龄)清洁级雄性SD大鼠各10只,麻醉后取血清检测总睾酮浓度,取睾丸组织用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形态学变化,并用电镜观察睾丸间质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原代睾丸间质细胞,并用LH刺激睾酮分泌后用Westernblot比较青年组和老年组睾丸间质细胞类固醇合成快速调节蛋白fsteroidogenicacuteregulatoryprotein,STAR)表达水平的差异,并用ELISA法检测其睾酮分泌的差异。结果HE染色显示老年大鼠睾丸呈老年退行性改变,电镜下观察到老年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线粒体水肿,线粒体嵴消失。老年大鼠血清睾酮水平显著低于青年组(P〈0.05)。原代培养的睾丸间质细胞无论LH刺激与否,老年组细胞上清中睾酮浓度及StAR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青年组(LH刺激时P〈0.01,无LH刺激时P〈0.05)。结论衰老造成的睾丸间质细胞线粒体水肿及LH诱导的StAR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与其睾酮合成能力降低密切相关。
李维仁刘涛李广永周峰巩艳青高喆珠崔万寿白光一辛钟成
关键词:莱迪希细胞睾酮
筋膜导向的腹腔镜侧方淋巴结清扫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筋膜导向的腹腔镜侧方淋巴结清扫(LLND)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1年8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69例,女31例;年龄为58(32~85)岁。患者均行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以筋膜为导向行LLND。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4)随访情况。采用电话、门诊、病案复查等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生存、疾病进展、肿瘤复发和转移情况。生存时间为手术日期至死亡时间或末次随访时间。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8月。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结果(1)手术情况:100例患者中,44例行新辅助治疗,56例未行术前治疗。100例患者均行腹腔镜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其中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60例(单侧LLND 49例、双侧LLND 11例),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20例(单侧LLND 16例、双侧LLND 4例),全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12例(单侧和双侧LLND各6例),Hartmann术5例(单侧LLND 3例、双侧LLND 2例),后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3例(单侧LLND 2例、双侧LLND 1例)。患者手术时间为258(200~325)min,术中出血量为100(50~200)mL。19例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同时行回肠保护性造瘘术。3例患者术中因淋巴结侵犯闭孔神经致剥离时损伤(未离断)。100例患者中,12例(行全盆腔脏器切除术患者)切除输尿管腹下神经筋膜,88例保持输尿管腹下神经筋膜完整。(2)术后情况:100例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拔除尿管时间为4(3~7)d,住院时间为11(9~15)d。26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3)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00例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肿瘤最大径为4.5(3.8~5.9)cm;肿瘤大体分型肿块型21例、溃疡型79例;肿瘤分化程度为�
刘涛汤坚强李华玉张峻岭汪欣
关键词:直肠肿瘤侧方淋巴结清扫术腹腔镜检查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评价左结肠动脉、肠系膜下静脉解剖位置分型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7
2022年
目的:通过多层CT血管成像技术(MSCTA)回顾性分析左结肠动脉(LCA)与肠系膜下静脉(IMV)的解剖位置分型、IMV回流变异情况及IMV于根部以上水平的分支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9月至2021年11月92例患者(其中左半结肠癌8例、乙状结肠癌25例、直肠癌59例)的腹部CT增强扫描结果,并进行血管重建与术后录像复习。其中男56例,女36例,中位年龄63(54,72)岁。分别记录肠系膜下动脉(IMA)的分型、LCA/IMV分型及LCA、IMV至IMA根部的距离,IMV的回流汇入位置,IMV于根部以上的分支数量。通过卡方检验分析患者各指标之间与LCA/IMV解剖位置分型的相关关系。结果:MSCTA技术准确判断肠系膜动脉分型情况及LCA与IMV的位置关系准确率达98.91%。其中95.65%(88/92)的病例存在LCA,4例患者LCA缺如;1例患者IMV属于边缘型,85.06%(74/87)的IMV行走于LCA后方,余者走行于前方。IMA根部距LCA的距离平均为(30.11±11.85)mm,距IMV的距离平均为(24.77±10.36)mm。于IMA根部水平LCA走行于IMV外侧者最多,占37.50%(33/88),其次为交叉型(30.68%,27/88)、远侧型(17.05%,15/88)与内侧型(13.64%,12/88)。IMV、LCA边缘型最为少见,仅占1.14%(1/88)。LCA内侧型中,IMV距IMA根部的距离远于其他各型(P<0.05)。LCA远侧型中,LCA距IMA根部的距离远于其他各型(P<0.05)。IMV汇入脾静脉是最常见的回流模式,占55.43%(51/92);34.78%(32/92)的IMV汇入肠系膜上静脉;6.52%(6/92)的IMV汇入SMV与脾静脉交汇位置;3.26%(3/92)的IMV汇入空肠第一支静脉。IMA根部水平以上IMV有2个分支的最多,占51.09%(47/92);1个分支者次之,占25.00%(23/92);3个及以上分支者占20.65%(19/92);0个分支仅占3.26%(3/92)。单因素分析显示,LCA/IMV解剖位置分型与患者性别、身高、体重、BMI、IMV回流方式、IMV与LCA的前后关系等均不相关。结论:MSCTA技术能准确判断IMA、LCA与IMV的解剖位置分型。肠系膜下动、静脉血管解剖变异形式多样,LCA/IMV解剖
张峻岭刘树蓉郭小超吴涛陈国卫王鹏远姜勇武颖超孙烈刘涛左帅汪欣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肠系膜下静脉
结直肠憩室病55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结直肠憩室病患者多数无临床症状,易被忽视;但其并发症如憩室炎、憩室出血甚至憩室穿孔对患者危害极大。本研究旨在分析结直肠憩室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以为临床诊治憩室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的方法。纳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于2009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经CT、肠镜、消化道造影或经手术证实的结直肠憩室病5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排除伴有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长期服用免疫抑制性药物者、伴有慢性肝、肾功能衰竭者和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分析指标包括患者性别、发病年龄、临床症状、病变部位、治疗方案以及转归。结肠憩室炎分级参照世界急诊外科学学会(WSES)制定的标准分为5级,0级为单纯性憩室炎;1~4级为复杂性憩室炎。结果554例结直肠憩室病患者中,男性358例(64.6%),中位年龄63岁。191例(34.5%)伴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其中113例(20.4%)慢性便秘和腹胀,78例(14.1%)为慢性腹泻和腹痛。有406例患者经结肠镜检查发现,465例经CT检查发现,25例经消化道造影检查发现,3例为术中发现。其中多发憩室339例(61.2%),单发憩室215例(38.8%)。病变位于结肠424例(76.5%),其中升结肠者205例(37.0%);结直肠多部位118例(21.3%),直肠12例(2.2%)。憩室直径中位数7 mm,其中≥30 mm者78例(14.1%)。49例(8.8%)表现为急性憩室炎,其中13例为单纯性,36例为复杂性。36例复杂性憩室炎中,男性29例(80.6%),发病前反复发作腹痛伴发热27例(75.0%);9例并发乙状结肠穿孔,8例并发乙状结肠或直肠上段憩室膀胱瘘,均予以手术治疗;另有19例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其中男性18例,病变位于升结肠者11例;13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4例内镜下止血,2例手术。结论结直肠憩室病以男性多见,CT和结肠镜为主要诊断方法。复杂结肠憩室炎的症状与憩室位置有关,除采
张峻岭滕贵根吴涛陈国卫王鹏远姜勇武颖超孙烈刘涛左帅潘义生汪欣
关键词:结肠镜
参苓白术颗粒治疗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双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评价参苓白术颗粒治疗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单中心、有效性检验临床试验设计。2019年12月—2022年6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及中西医结合科收集110例因直肠癌接受低位前切除手术,且术后出现LARS的患者。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10例患者按照双盲法原则,通过SAS 9.2软件生成随机表,随机分成治疗组(55例)、对照组(55例)。两组患者均于术后第10天开始治疗,治疗组口服参苓白术颗粒,对照组口服安慰剂颗粒,连续治疗30 d。患者服药前、服药第15天及停药后第1天进行中医症状分级、徐忠法评分、LARS评分。结果110例患者中107例纳入全分析集进行疗效分析,其中治疗组55例,脱落1例(违背方案1例);对照组55例,脱落2例(失访1例、违背方案1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LARS评分分别为33.0(31.0,36.0)和34.0(32.0,37.0),中医症状分级2~3级的患者在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占92.73%和90.57%,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0 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LARS评分分别为21.0(19.8,23.0)和26.0(22.0,28.0),中医症状分级2~3级的患者在治疗组占比下降至33.33%,对照组为66.0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参苓白术颗粒改善直肠癌术后患者大便质地水样或稀溏症状起效最快,治疗30 d后,参苓白术颗粒能够明显改善直肠癌术后患者食欲、大便质地、腹胀腹痛及嗳气症状。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徐忠法评分分别为3.0(2.0,4.3)和4.0(2.0,4.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0 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徐忠法评分分别为7.0(6.0,8.0)和6.0(5.0,7.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苓白术颗粒可以在短期内改善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患者的LARS症状。
丰硕叶晖武颖超陈国卫吴涛姜勇刘涛左帅张学智张峻岭汪欣
关键词:参苓白术颗粒
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被引量:15
2011年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定义,阴茎勃起硬度不足以插入阴道或维持时间不足以圆满完成性交,且发生频率超过50%时可诊断为勃起功能障碍(ED)。大量研究表明,ED的发生除了同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抽烟、酗酒、肥胖、精神紧张和缺乏锻炼有关外,与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关系尤为密切。糖尿病引起的ED是渐进性的,是糖尿病后期最常见的合并症,表现为阴茎勃起硬度下降,随之出现晨勃次数减少,手淫和性交时同样发生勃起障碍。
刘涛李维仁辛钟成
关键词: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内皮功能紊乱性腺功能减退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