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新卫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宜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高校
  • 4篇创业
  • 3篇大学生
  • 3篇地方高校
  • 2篇女大学生
  • 2篇就业
  • 1篇大学精神
  • 1篇大学生创新
  • 1篇大学生创新创...
  • 1篇守望
  • 1篇批判性
  • 1篇象牙
  • 1篇象牙塔
  • 1篇校风
  • 1篇校风建设
  • 1篇校园
  • 1篇校园建设
  • 1篇教育
  • 1篇就业工作
  • 1篇就业压力

机构

  • 5篇宜春学院
  • 2篇南昌大学
  • 1篇宜春职业技术...

作者

  • 7篇余新卫
  • 2篇肖红伟
  • 1篇刘新坤
  • 1篇张远丰

传媒

  • 3篇宜春学院学报
  • 1篇学术交流
  • 1篇企业经济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地方高校女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对策探讨
鼓励女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减轻我国地方高校女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一个重要举措。同时,对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增强女性的社会竞争能力,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创业政策的出台、创业...
余新卫
关键词:地方高校女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就业压力创业教育
文献传递
校风建设与和谐校园建设被引量:1
2009年
当前,高校正面临以规模扩张和硬件建设为主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以质量、效益和软件建设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的主要时期。校风建设是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校园,必须遵循人本主义原则,一切教育教学工作应以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校风建设是培养和熏陶学生的重要育人环境,良好的校风,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本文探索微观层面的高校校风建设的价值与策略,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余新卫
关键词:校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三深三合"服务模式探析--以宜春学院为例
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来,各高校已经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重要的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宜春学院在地方政府支持下,积极探索适合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模式,总结、提炼出了"三深...
余新卫
关键词:创新创业大学生
对地方高校培养创业型人才的再认识被引量:2
2009年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社会各行各业呼唤创业型人才。社会对创业型人才的巨大需求,必然要求地方高校深入探讨和实践如何培养创业型人才的问题,这是新时代赋予地方高校的一项重要使命,也是地方高校迫切需要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探讨了创业型人才的内涵特征、重要意义及其培养策略,以求教于大方。
肖红伟余新卫
关键词:高校创业型人才
守望象牙塔:大学批判性之重构
2012年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人才培养的应用性、服务的社会性,加之体制的行政性使大学游走在世俗的边缘,由此,导致大学批判精神的式微。处在新世纪的大学面临着如何把高等教育大国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新的发展目标。重构大学批判精神成为实现这一新的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对于大学精神家园意蕴的"象牙塔",在大学批判精神重构中,选择精神的守望是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重要途径。
余新卫
关键词:大学精神象牙塔
地方高校女大学生创业意识调查及其培养策略被引量:12
2011年
地方高校女大学生创业意识及其培养策略问题,是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中的关键内容,也是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对这一问题作进一步的深入探讨,不仅能满足时代发展的理论需要,而且能更新地方高校教育思想观念,创新教育理论。本文以宜春学院为例,对地方高校女大学生创业意识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一些地方高校女大学生大多都有较强的创业意愿,但真正进行创业时又存在犹豫动摇、不敢行动、自信心不足、经验能力欠缺、融资渠道不畅等现象。对此,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就如何培养地方高校女大学生创业意识,从政府和高校层面提出了一系列培养策略。
余新卫肖红伟
关键词:地方高校女大学生创业意识
高校就业工作激励模型初探
2010年
为充分调动高校各教学院(系)及全校教职工参与就业工作的积极性,破解就业工作难题,作者理清毕业生人数、就业人数、就业率、校总就业率、生均奖励值1、综合排名、综合排名系数、生均奖励值2、专业数、某专业前一年和当年的就业率、全校就业率及生均奖励值3等因子之间的关系,然后以最优化最平衡为原则综合各方面情况建立就业奖励数学模型,再通过编程由计算机给出就业奖励最优化方案,以期探索和研究高校就业工作奖励模型和就业工作激励模式。本文通过对高校就业工作的阐述和思考,并科学建立高校就业工作奖励模型,来增进社会和高校全员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
刘新坤张远丰邓伟蓉余新卫
关键词:就业工作高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