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翠莲
- 作品数:8 被引量:87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级星火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填闲作用吸收棚室菜田土壤氮能力的研究
- 本研究以华北平原传统的棚室蔬菜轮作体系作为研究对象,在蔬菜休闲期采用种植深根型填闲作物及其根层调控措施的田间原位修复技术,进行为期一年、三年填闲试验和短期示范试验。通过分析不同填闲作物种类、组合修复措施及修复时间对N03...
- 任翠莲
- 关键词:填闲作物
- 文献传递
- 填闲种植对棚室菜田累积氮素消减及黄瓜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在中国集约化蔬菜种植区,传统的高水肥投入导致土壤氮素大量累积,致使氮素淋洗到土壤深层或进入地下水,造成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种植填闲作物可控制和减少土壤深层硝态氮的累积,因此,本研究探讨不同填闲作物种类对消减土壤剖面累积硝态氮及下季作物生长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填闲作物种类。【方法】以华北平原传统棚室黄瓜菜田为对象,在蔬菜休闲期通过种植深根型填闲作物,利用其根系发达、生长迅速、吸氮量大的特点,促使土层中硝态氮大量消耗,以消减土壤剖面根层NO3--N累积和降低土壤剖面NO3--N淋失。以此为目标,设置甜玉米、苋菜、甜高粱及休闲田间小区试验,采集测定土壤、植株及根系样品,分析不同填闲作物的消减效果。【结果】在这3种填闲作物中,甜玉米的生物量和吸氮量最大,整体根长密度大于其它填闲种类。从对土壤剖面NO3--N的消减能力来说,甜玉米的消减能力最高。2008、2009及2010年,甜玉米对0—200 cm土层土壤NO3--N的消减量分别为153.8、605.7和56.3 kg·hm-2。3年休闲期后,第一季前茬休闲处理的黄瓜产量、生物量及吸氮量均最高,在产量、吸氮量上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第二季、第三季,前茬休闲的产量、生物量和吸氮量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填闲作物的种植并没有对黄瓜产量造成影响,并且黄瓜收获后土壤NO3--N含量明显降低。氮素表观平衡中0—200 cm土层,甜玉米-黄瓜的氮素亏缺量较大,说明甜玉米能显著降低土壤NO3--N的残留。种植填闲作物能够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甜玉米、苋菜与甜高粱可分别为农民带来39 467、497和16 522元/hm2的净收入。【结论】棚室菜田夏季种植填闲作物不仅可以消减土壤剖面根层NO3--N累积,而且对下茬黄瓜产量未造成显著影响,黄瓜收获后土壤NO3--N含量也会明显降低;在设施蔬菜轮作体�
- 彭亚静郝晓然吉艳芝王琳任翠莲巨晓棠张丽娟
- 关键词:填闲作物黄瓜
- 控释尿素对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被引量:24
- 2012年
- 以夏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比较分析不同氮水平下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的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土壤硝态氮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控释尿素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相同氮水平下,控释尿素处理的籽粒产量较普通尿素的均有所增加,其中氮水平为75%处理的增产幅度最大,100%的处理次之,50%的最小,其增产达5.7%~28.9%。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的氮素表观损失量均随施肥量增加而升高,与对照不施氮处理差异显著。N肥利用率与N肥农学效率则表现为75%>50%>100%,且控释尿素处理有高于普通尿素处理的趋势,其中75%控释尿素处理的N肥利用率及N肥农学效率分别高达24.1%和17.4kg/kg。土壤剖面NO3--N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控释尿素在夏玉米的2个氮素利用关键期(大喇叭口和抽雄)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均高于普通尿素,说明控释尿素在夏玉米氮素关键期能维持较高的水平以满足作物对于N素的需求,其中以75%控释尿素处理表现最好。本试验条件下,控释尿素75%的施氮水平是提高夏玉米产量、降低土壤硝态氮淋失的合理施氮量。
- 任翠莲马银丽董娴娴张丽娟吉艳芝
- 关键词:控释尿素玉米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土壤硝态氮
- 设施番茄、黄瓜施氮污染的生化防控与植物修复关键技术
- 张丽娟李博文吉艳芝郭艳杰杨志新齐爱勇陶晡马理李成王小敏屈平刘树庆冯万忠聂文静杨威张琳王琳任翠莲尹兴由学辉苏翠花李劲松
- 课题研究明确了设施番茄、黄瓜DCD与氮肥配施的适宜用量、适宜温度、DCD持效期,创建了设施番茄和黄瓜施氮损失的生化抑制技术,可降低氮素损失31.0%以上,提高氮利用率9.0%以上。明确了设施菜田施用DCD对氮淋失、N<,...
- 关键词:
- 关键词:番茄黄瓜土壤调理剂
- 根层调控措施对甜玉米-黄瓜设施蔬菜轮作体系土壤硝态氮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以甜玉米作为填闲作物,探讨不同的根层调控措施对消减土壤剖面累积硝态氮及下茬黄瓜生长的影响。【方法】在华北平原传统棚室蔬菜的休闲季种植甜玉米,针对甜玉米设置添加土壤调理剂和秸秆还田2种根层调控措施,以甜玉米传统种植作为对照,进行田间小区试验。试验于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进行,共3次甜玉米-黄瓜轮作,6季作物。每年6月初至9月底种植甜玉米,10月初至次年1月底扣棚育黄瓜苗,当年2月初种植黄瓜。在甜玉米季,共3个处理,随机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为4 m×2 m,小区间隔0.3 m,区组之间布设1 m的保护行。【结果】甜玉米种植季,调理剂处理的玉米籽粒产量最高,2008、2009和2010年的产量分别为6.2、7.4和7.9 t·hm-2;土壤调理剂和秸秆还田2种根层调控处理的甜玉米总吸氮量高于传统种植。秸秆还田和调理剂处理能够促进20—60 cm土层根系的生长发育,促使根系吸收更深层的土壤养分。2种根层调控措施均能降低土壤剖面NO3--N的累积,尤其对100—200 cm的作物根区NO3--N的消减能力更强,NO3--N消减趋势大致为:调理剂>秸秆还田>传统种植。3季黄瓜种植季,不同前茬处理的黄瓜产量、生物量和吸氮量差异均不显著;3季平均土壤NO3--N在0—200 cm土层的残留量为秸秆还田<调理剂<传统种植。3个轮作季后,传统种植、调理剂和秸秆还田处理在0—200 cm土层的氮素盈余量分别为1 911.6、1 966.3和1 930.2 kg·hm-2,调理剂处理显著高于传统种植。【结论】在硝态氮高累积的设施土壤上,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加入土壤调理剂和适当的秸秆还田对100—200 cm的作物根区土壤剖面NO3--N的消减能力更强。填闲作物种植第二年对下茬黄瓜土壤NO3--N的消减作用最为明显。土壤调理剂和秸秆还田措施能够显著提高甜玉米对土壤剖面NO3--N的消减能力,减缓土壤NO3--N的淋失,提高经济效益。
- 郝晓然彭亚静张丽娟王琳巨晓棠吉艳芝任翠莲
- 关键词:设施蔬菜
- 填闲作物消减蔬菜生产棚室土壤硝态氮潜力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为了明确填闲作物对棚室蔬菜土壤NO3^--N的消减潜力,揭示不同填闲作物消减土壤剖面累积NO3^--N的特征,并为探索阻控棚室蔬菜土壤氮素淋溶损失机制及预防地下水污染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华北平原传统的棚室蔬菜轮作体系作为研究对象,在蔬菜休闲期采用种植深根型填闲作物甜玉米、甜玉米+牛膝间作和白菊花的田间原位修复技术。结果表明:甜玉米和甜玉米+牛膝处理的总含氮量和吸氮量较高,分别为20.11、19.62 t·hm^-2和240.34、287.56 kg·hm^-2,显著高于白菊花的5.81 t·hm^-2和57.13kg·hm^-2;根长密度和根干重均随土壤剖面深度的加深而降低,其中白菊花处理的根长密度与根干重在0~30 cm土层显著高于其他处理,30 cm土层以下的根干重在各处理间无差异,根长密度在数值上表现为间作甜玉米〉甜玉米〉白菊花〉间作牛膝;甜玉米对土壤剖面0~200 cm土层的消减量高达907.87 kg·hm^-2,显著高于白菊花的891.16 kg·hm^-2和甜玉米+牛膝间作的879.93 kg·hm^-2。因此,在蔬菜作物轮作的间歇期,种植填闲作物能有效地降低硝态氮在土壤中的累积,控制土壤剖面硝态氮向下淋溶。
- 尹兴汪新颖张丽娟倪玉雪任翠莲巨晓棠吉艳芝
- 关键词:棚室蔬菜填闲作物
- 填闲作物吸收棚室菜田土壤氮能力的研究
- 本研究以华北平原传统的棚室蔬菜轮作体系作为研究对象,在蔬菜休闲期采用种植深根型填闲作物及其根层调控措施的田间原位修复技术,进行为期一年、三年填闲试验和短期示范试验。通过分析不同填闲作物种类、组合修复措施及修复时间对NO_...
- 任翠莲
- 关键词:填闲作物
- 文献传递
- 潮褐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氮肥后效及去向研究被引量:41
- 2012年
- 【目的】在华北平原地区,研究肥料氮在两个轮作季四茬作物中的后效和去向。【方法】采用田间微区15N示踪试验,前茬设置5个氮素水平:0、75、150、225、300 kgN.hm-2(表示为N0、N75、N150、N225、N300),副处理为小麦品种:科农9204和河农822,共计10个处理。【结果】在该试验条件下,后三茬作物均能吸收利用第一茬冬小麦残留在土壤中的15N标记肥料。第二茬夏玉米、第三茬冬小麦和第四茬夏玉米对残留15N的利用率分别为6.5%—14.1%、0.9%—2.9%和1.2%—1.6%。四茬作物的叠加利用率显著高于氮肥当季利用率,N75、N150、N225和N300处理叠加利用率分别是53.8%、58.7%、58.6%和55.8%(第一茬为河农822小麦品种);60.0%、61.3%、60.9%和55.2%(第一茬为科农9204小麦品种)。经过四季作物种植后,土壤剖面中仍有22.3—96.2 kgN.hm-2的氮素残留,残留率为22.1%—32.8%,累积总损失量可达9.3—55.3 kgN.hm-2,损失率为8.9%—18.6%。【结论】在小麦当季,高施氮量条件下肥料主要残留在土壤中,后茬作物可以吸收土壤残留氮肥。土壤中15N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茬口的增多有垂直向下运移的趋势,第一茬作物品种间无显著差异。
- 董娴娴刘新宇任翠莲吉艳芝巨晓棠张丽娟
- 关键词:冬小麦夏玉米氮肥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