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诊疗研究所
- 作品数:3 被引量:26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红美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靶向免疫治疗对晚期肝癌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内镜治疗后再出血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既往靶向免疫治疗停用后是否增加晚期肝癌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内镜治疗后的再出血风险。方法采取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20年3月1日至2022年3月1日因上消化道出血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晚期肝癌患者,均经内镜检查诊断为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并行内镜下治疗。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出血前是否接受靶向免疫治疗,分为靶免组和非靶免组;随访观察6个月,评价患者再出血和生存情况。结果共纳入55例患者,其中24例既往接受靶向免疫治疗,31例未接受过靶向免疫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分布、病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靶免组年龄小于非靶免组,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非靶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17)。靶免组和非靶免组患者的6个月再出血率(20.83%vs 22.58%,P=0.269)、6个月病死率(45.83%vs 29.03%,P=0.1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的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发现,Child-pugh分级是影响晚期肝癌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6个月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HR=2.64,P=0.009)。结论靶向免疫治疗停药后不增加晚期不可切除肝癌患者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后的再出血率。Child-pugh分级是晚期肝癌患者出血后6个月生存的影响因素,且肝功能越差,生存期越短。
- 王慧珊房晔姜思雨黄晓铨马丽黎陈世耀
- 关键词:食管和胃静脉曲张出血
- 四种增强放大内镜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诊断价值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被引量:23
- 2015年
- 目的评价肾上腺素增强的放大内镜(ME—EPI)、冰醋酸-靛胭脂增强的放大内镜(ME—AIM)、靛胭脂增强的放大内镜(ME-IDC)和窄带成像增强的放大内镜(ME-NBI)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将在4家医疗中心通过普通白光内镜(WLE)筛查出的3059名患者(3097处局灶性胃黏膜病变)分为3组,分别进行ME-EPI(1094处病变)、ME—AIM(873处病变)、ME-IDC(1130处病变)检查,内镜评估依据VS诊断标准,以活检组织的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评价不同色素放大内镜对早期胃癌诊断的准确性。同时,对每组色素放大内镜患者分别进行配对的ME-NBI观察,评价每种色素放大内镜与ME-NBI对早期胃癌诊断的准确性。结果在3059名患者的3097处病变中,有205处病变经活检组织病理诊断为早期胃癌。ME-EPI、ME—AIM、ME—IDC对早期胃癌诊断的准确性分别为98.2%、99.0%、98.4%,在各组中,配对的ME—NBI诊断早期胃癌的准确性分别为98.0%、99.0%、97.4%。与ME.NBI相比,ME-EPI和ME—AIM对早期胃癌诊断的准确性升高或持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E—IDC诊断的准确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色素放大内镜是一种准确、简便、安全、价格低廉的早期胃癌诊断方法,ME—NBI的诊断效率并不优于色素放大内镜。
- 于航杨爱明陆星华周炜洵郭涛舒慧君姚礼庆何利平王邦茂
- 关键词:早期胃癌色素放大内镜窄带成像技术
- 经胃内镜肝囊肿开窗术治疗肝囊肿1例被引量:3
- 2011年
- 本例患者肝囊肿位于肝左叶,我们采用经胃镜胃壁切开、腹腔内超声内镜明确诊断和解剖关系、肝囊肿开窗引流、缝合胃壁切口,最终获得预期效果.应用自然腔道内镜下手术(NOTES)处理肝囊肿,为肝囊肿处理提供了新的可供选择的手段,为NOTES处理诸多争议积累了一份证据.
- 陈世耀曾晓清马丽黎高虹王剑周平红徐美东王萍王红美姚礼庆
- 关键词:肝囊肿开窗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