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热科学与能源工程系

作品数:8 被引量:6H指数:2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文化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篇氢能
  • 2篇课程
  • 2篇教学
  • 2篇合金
  • 2篇储氢
  • 2篇储氢合金
  • 1篇载氧体
  • 1篇示范课
  • 1篇示范课程
  • 1篇思政
  • 1篇探究性
  • 1篇能量转换
  • 1篇热处理炉
  • 1篇轴承钢
  • 1篇脱碳
  • 1篇孪生
  • 1篇课程创新
  • 1篇课程教学
  • 1篇课程教学设计
  • 1篇空气调节

机构

  • 8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宝钢特钢韶关...

作者

  • 1篇苏庆泉

传媒

  • 1篇冶金动力
  • 1篇高等工程教育...
  • 1篇工业加热
  • 1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制冷与空调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面向新工科建设“五维并举”的“能量转换与利用”课程教学设计、创新与实践被引量:3
2023年
“能量转换与利用”是能动、新能源和储能专业学生的一门课程。主要讲述能量转化与利用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常见能源热备和转换系统的节能评价方法,典型前沿能量转换与利用技术,是一门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并举的课程。基于当前“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课程基本概念、原理不易理解,方法难以掌握;教学中以知识讲授为主,教学氛围单一;学生在课堂外学习不足,教学效果受到限制;欠缺学以致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有限等,我们采取了“五维并举”的教学创新,包括:以基础理论为核心、学科前沿为素材,重构课程内容;以课程思政为引领、师生交流为导向,丰富教学活动;以现代技术为手段、内驱自学为目标,开发教学资源;以实践理论为原则、创新竞赛为途径,引导学以致用;以多元评价为抓手、师生互评为主线,完善教学评价。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反馈,发现教学创新模式受到了学生认可,不仅提升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还促进了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成效明显。
张欣茹姜泽毅蒋滨繁包成张欣欣
关键词:课程创新
储氢合金研究进展
氢能作为21世纪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清洁能源,其开发与应用一直是我国能源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围绕氢能的研究主要分为氢气的制备,运输,储存与应用等几个方面,其中,氢气的储存能力关系到氢气能否被高效利用,是限制氢能大规模发展和产...
刘兆森米万良
关键词:氢能储氢合金
储氢合金研究进展
氢能作为21世纪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清洁能源,其开发与应用一直是我国能源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围绕氢能的研究主要分为氢气的制备,运输,储存与应用等几个方面,其中,氢气的储存能力关系到氢气能否被高效利用,是限制氢能大规模发展和产...
刘兆森米万良
关键词:氢能储氢合金
不同加热温度下轴承钢脱碳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轴承钢在现代工业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轴承钢在生产过程中的脱碳现象会造成其使用性能下降,硬度和耐磨性降低,对其性能造成严重影响。针对轴承钢的脱碳过程开展研究工作,设计并搭建了实验平台,实验过程炉内水分含量为0.3%,轴承钢温度为700~1 200℃,保温时间为40 min,通过对实验结果分析得到了轴承钢表面脱碳层厚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所做工作将为轴承钢的实际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提升提供指导。
蒋国强莫杰辉孙应军苏福永
关键词:轴承钢表面脱碳
加热炉二级优化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
2018年
针对宝钢特钢韶关有限公司大棒1#加热炉二级优化控制系统开展研究工作,开发了钢坯加热过程数学模型,实现了大棒1#加热炉物料及温度跟踪、工艺查询及修改、历史数据查询和钢坯详细温度记录等功能模块,所开发的二级优化控制系统可对钢坯加热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为提高钢坯加热质量及节能降耗做出贡献。
蒋国强张宝华陈建洲苏福永
“空气调节”探究性教学实践被引量:1
2021年
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切实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需面对的问题。高年级专业课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创新能力尤为关键。基于“空气调节”专业课,结合作者在探究性教学示范课程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实例,本文介绍了课程改革的理念、具体内容、实施措施、评价方法等几个方面,并对教学效果的学生反馈进行了分析,该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实现了预期目标。
童莉葛高婷尹少武刘传平王立
关键词:教学改革
数字孪生技术在热处理炉中的应用
<正>~~
豆瑞锋
反应压力对Ni基与Cu-Fe基混合装填载氧体还原性能的影响
2018年
提出将CH4重整融入载氧体还原反应过程的固定床化学链燃烧新工艺,将Ni基载氧体与Cu-Fe基载氧体混合作为装填载氧体,考察了反应压力对其低温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固相载氧体转化率和气相CH4转化率均随压力升高而增大,工作温度下限从0.1 MPa下的600℃降至0.9 MPa下的525℃,900℃下20次循环的压力损失在0.9 MPa下较0.1 MPa下增加快,但载氧体性能未劣化,也未出现明显的积碳和烧结.
田强车立新丁斌石书强苏庆泉
关键词:化学链燃烧工作温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