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科大学中俄医学研究中心代谢疾病研究所
-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2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5味有毒中药的心血管毒性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21年
- 随着中药应用的不断增加,其所具备的对因治疗、满足个体化用药需求的特点得以体现,在现代药理学对中药有效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推动下,中药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然而,随着中医药的发展和临床应用的普及,其毒性与临床不良反应逐渐引起人们重视。大多数中药材均具有心血管系统毒性,且临床预后较差,这也是多种中药过量使用导致中毒死亡的主要因素。因此,深入研究中药材的心血管毒性,寻求有效防治手段,对于中医药现代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在《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中,将洋金花、生附子、砒霜、生天仙子、红粉、生草乌、生马钱子、蟾酥、生千金子、雪上一枝蒿、生川乌、雄黄、轻粉、水银、斑蝥定义为毒性中药。本文就这15味中药的心血管系统毒性以及解毒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后期该毒性中药的安全应用和临床有效治疗提供参考。
- 陈昭颖张勇
- 关键词:中药心血管毒性中毒解救
- 川乌心血管系统毒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9年
- 川乌为乌头的母根,化学成分复杂,具有多种功效,但毒性较强,心脏毒性是其主要毒性之一。乌头碱作为主要致毒成分,通过强烈兴奋迷走神经和引起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急剧变化,进一步引起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细胞器变性、DNA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等,最终引起心脏损伤。此外,乌头碱也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临床上可通过采用及时并彻底清除毒物,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血液净化等措施来治疗川乌中毒。了解川乌心血管系统毒性,毒理机制及应对策略对于川乌的临床应用有较大的意义。
- 简思刚刘鑫张勇
- 关键词:川乌
- 腹腔黏连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研究现状
- 2017年
- 腹腔黏连是纤维结缔组织将腹膜与腹腔器官、腹膜之间、腹腔器官之间异常连接的一种病理现象,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然而腹腔黏连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为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脉管壁受损和腹膜间皮层损害、炎症反应、缺血缺氧、免疫反应。目前临床采用的各种治疗方法如:手术方式的改进,放置生物膜屏障及治疗药物均效果不佳、局限性大。了解腹腔黏连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分析现有研究治疗利弊对于发现新的药物靶点和有效的治疗措施有重要意义。
- 刘鑫李婧白雪张勇
- 关键词:腹腔黏连炎症反应缺血缺氧免疫反应